第一百五十一章政策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一百五十一章政策

151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北京中央的政治斗争他们是不懂的。

大概也就北京四九城里的一些热心建政的大爷们会在喝了两口小酒之后在胡同口指点天地。

但是大多数人对政治其实是不够敏感的。

其实这不是好事。李锐这些年主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利用各种现代的传播方式来让大家学习了解政治。

李锐和主席一样,不推崇所谓的愚民治国。

有的人认为,只需要少部分精英和高层知道原因了解政治就好了。就能管理好国家了。剩下的老百姓只需要按照上面的人吩咐去办事就好了。

他们想把人教育成只知道服从的机器。就像是所谓的[老实孩子]-样。

只要你“乖",只要你"老实”。至于你的个人想法之类的全都不重要。他们也完全的不在乎。

对于这种人,李锐是完全看不上的。

因为李锐从元时空的后世来,可是见识到了所谓的愚民治国的愚蠢。

某西方大国不是城乡二元化,而是精英与平民的二元化。

精英很聪明,卷的要死,甚至要吃"聪明药”(利他林、阿德拉等药物)去卷学习。(聪明药是一种兴奋剂,可以提高大脑活跃程度,增加记忆力、反应速度、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等等,副作用是一

旦停药会造成大脑功能衰退、多疑、敏感、抑郁、易怒等。该药确实有效,相应机构做过实验对照组,吃了药后的人对比没有吃药之前的反应速度和记忆力平均提升了接近百分之十五。尤其是注意力

集中这项尤为突出,可以让人在一-段时段间内高度集中精神完成一件复杂的事情。)

李锐在元时空可是看过这相关的纪录片的。英国剑桥、美国麻省理工这些顶级学府中,吃“聪明药"来卷学习的学生接近两成(还主要集中在白人群体)。

看过纪录片之后,李锐完全不相信所谓西方的快乐教育了。那些西方高层人才卷的比国内还要厉害。甚至于有的科学家都靠嗑药(很难界定利他林是否属于毒品)来集中注意力。

而在元时空后世西方某大国的普通平民教育就是一坨大便。

大便到能反噬自己的程度。

李锐可不想这样,还是大家都学学吧。愚民教育没什么好处,除了让少部分得利者可以更好的剥削之外,对普通人没有任何益处。

相反,只有普通老百姓学的越多,以后才能保证革命队伍有更多的新鲜血液。

主席也是支持如此的。就像是主席的诗歌里有那一句[神州六亿尽尧舜]。就是期盼中国广大土地上的老百姓都成为尧舜人杰。

老百姓要学会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去看待问题,去辩证问题,去解决问题。

当然,这些对于现如今的老百姓来说有点太难了。但是八年了,新一代的教育已经出了一些成果。

现在越来越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们,已经开始懂得很多东西了。

从小学一年纪开始就教授思想品德课,小学四年级就升为思想政治课。

如果这些东西被西方媒体报道的话,那肯定又要说中国对孩子洗脑了。

但是该做的事情就是要做。我们不给孩子们上思想教育和思想品德,难道等着你们西方大国给我们孩子上?

就像是现在的彭家村里的驻村干部,从中技毕业的杨静已经在村里干了--年多了。

她在彭家村的任期是五年。她和彭学武搭班子-起把彭家村搞得越来越好。

很大的原因就是即便是现在的中技学校,也有很强的师资团队。而且李锐下定决心,只要自己在一天,就不会改这个政策。

中国不仅仅需要真正有能力的大学生去搞科研和规划,更需要大量的初、中技学生扎根基层、中层去好好工作。

杨静就是第一批被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初中到中技全都是李锐搞得新教材培养的。

头脑也很灵活。现在的中技不是元时空后世那种被迫养"废物”的地方。(此废物指的是被在老师和部分家长眼中已经可以放弃的学生)

中技里面也有很好的思想政治课。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讲法,而到了中技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开始讲[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

把《毛选》《资本论》《国富论》以及从大航海时代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拆开了揉碎来讲。什么是阶级,什么是政治经济,什么是剥削的本质等等。再加上元时空大量优质的纪录片改成文字收入

进书中作为参考。

元时空的新中国可编写不出这样的教材。只能是七十年后有了互联网的海量资料支持才能写得出来这样的教材。

只不过这样的教材写出来,除了本时空的新中国敢用之外,没有任何地方敢用。就连老大哥的苏联工程师来了中国之后,读了中国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本之后都在惊呼[列宁要活过来了!]

杨静就是在这样的教材下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生。

她现在扎根在彭家村之后,和彭学武做了两个大的改革。

第一是开办村民食堂。

这个村民食堂并不是单纯的大锅饭。而是积分制购买。

因为现在彭家村已经是集体劳动的村庄了。大家的劳动都是统计工分,工分在收获的季节会变成粮食或钱发到村民手中。

杨静提出全村统--吃饭的提议。因为现在彭家村不管是妇女还是男性,反正壮劳力每天都积极参与劳动赚取更多的工分。能留在家里生火做饭的人不多了,多是老人和小孩。

既然这样,把村食堂搞起来。

杨静的理由也很简单。搞集体伙食比较省粮食,也节省燃料。投射到村民身上就是吃饭便宜了。比自己做还便宜。一家一户的做饭,每家都要烧柴,都要切菜做菜。远不如一一个大食堂做几百人的

饭菜节省。

村食堂不盈利,以维持成本开销为主。

村里给村民发饭票,饭票拿工分抵。吃不完的可以兑换成工分,不够吃的可以用工分多换一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