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紧迫感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一百六十章紧迫感

160

“要做好我们外出人员的安排工作啊。"新年前夕,主席就发表了重要讲话。

目前第一批近十二万的中国外出务工者已经奔赴各地了。后续还会有更多。这次是以国家为牵头,将这么多人送去国外务工了。

这些去外国务工的中国人其实是帮国家赚了外汇差价的。因为他们的收入即便是比国内高,但是也远远赶不上苏联这些国家的工人收入。

毕竟人家一个月二三百卢布,而现在卢布因为和黄金挂钩,又有中国商品支撑着,本时空的卢布很坚挺了。卢布和美元汇率差不多是一比一了。苏联一个建筑工人一个月最少要拿两百多卢布的工资。更不要说他们如果和中国的工人一样疯狂加班的话,他们的工资可能会飙升到三百卢布。

而中国工程队显然不要花这么多钱。而且苏联因为人口数量的不足,也不会担心出现大量的中国工程队在苏联境内工作。导致卷的苏联工人没有工作岗位的情况。

可以说现在两国是和则两利。但是主席在看过李锐提供的后世资料之后,他也是很担心那些出去务工的工人们,会变成所谓的人矿。把这些"人矿开采完了之后,就把他们当成一次性的耗材给丢弃了。

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所以毛主席在新年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几次【以人为本】。全国上下都要以人为本。

本时空之中的1958年浮年夸风是搞不起来了。因为计委搞起来了,陈云是主任,李锐是下面的副主任。整个组织的架构,还有其中的斗争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

不过总体来说,这次计委的成立,李锐算是占据了上风。因为就如一些人所忌惮的一样,支持李锐的人很多。尤其是从曙光

―出来的那些。

不知不觉之间,确实是成为了一股力量。毕竟要和其他人抗衡,也是要有自己的力量。

政治斗争,没有那么轻松的。

李锐已经碾过不少小角色了,现在要和一些其他的人斗争了。国家和政治、革命都是如此。有人就会有斗争。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着实现共产主义。有的人想的还是家天下,坐江山。

只不过本时空之中,以主席为代表的力量变得更大了。毕竟李锐不是白来的。

在本时空之中很多人受到了打击。但是有的人也蛰伏了起来。不露头,还能指挥的动。毕竟本时空之中有李锐开了挂之后,还是很有用的。

元时空的很多烂事在本时空都避免了。比如说地方财税自主性过大,导致地方对中央形成抗衡,让某些人可以成为某某天王等等。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没有经济打基础,什么狗屁天王,都是扯淡。

在朝鲜战争爆发伊始,主席就借着朝鲜战争的当口将财税权力收归中央统一调度。这也算是避免了很多事情。

最重要的就是让那些想要当坐地虎的人没那么容易成型。李锐这些年也算是挥舞着锄头疯狂挖墙脚。因为破晓基地一直在统筹安排国家的经济规划(虽然没有挂名,但破晓基地依靠预知挂和超强的算力,是实际上的国家建设和经济领域的规划者)。

有的人不好动,但是动一动你们的经济建设,而且还是隐秘的动一动,调动一下配置。总是有办法的。

这么多年的布置下来,总算是有些成果。

当然,李锐也要感谢有主席帮他遮风挡雨了。不然就他之前的小身板,死十次都不够的。

当然即便是搞了这么多,说一千道一万,李锐和主席所求的道路始终是少数人再走的。只能是多辛苦一下,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同路人一起前行。不过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能陪着他们这样走就是了。

能解决一部分是一部分吧。

不过即便是1958年没有浮夸风,但是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毕竟现在中国进口粮食的数量在李锐看来还不够。现在的全国粮仓储备的粮食并不够中国人吃一年。这就是备战备荒还不够啊!

没办法,即便是从印度、越南等地进口粮食。依旧还是有些少啊。毕竟现在全世界最大的产粮国还是美国呢。小麦、玉米之类的东西,美国产量是冠绝全球的。

和美国佬的配货制度中,美国佬愿意配货的粮食太少了。

而且到了1959年,除了少数盟友之外,中国肯定是没办法从国外进口到粮食的。毕竟那些家伙巴不得中国死的更加难看呢。他们只会希望中国的自然灾难更加强烈。

现在和美国佬做的生意当中,配货还能有化肥和设备。这是美国人觉得有利可图,而且他们现在不赚这个钱,等到中国化肥产业起来了,他们就赚不到了。

但是真等到三年自然灾害来了之后,他们肯定会把这全都砍掉的。所以未雨绸缪,各方面的建设都在加紧脚步。

就像是远在广东那边的袁隆平等人,他们接到了死命令,要求他们今年需要帮助更多的农民种植更多的新水稻。不仅仅是他们,全国范围内的其他农技站都或多或少的接到了这样的死命令。

与此同时,一起下发下去的还有更多的化肥。

因为现在在美国,中国商品换了个商标就开始在市面上大行其道了。当然,这其中的事情不能细细研究,不然的话很多美国大佬会找人谈话的。

就像是现在美国驻日本的军队,每次军舰回国的时候,里面都运载满了货物。有日本的,有中国的。这些货物甚至不需要过美国的关税。因为他们直接走军港回去。美国税务部门再牛逼,也查不到军队头上,除非他们想要在坐直升飞机的时候突然失事。

而这些换回来的外汇,也被变成了更多的食物。

很多局外人并不知道国家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接下来的准备。但是有些细心敏感的人已经有所察觉了。

就像是北京的张祥家,他家的老大张福已经毕业了,现在他在北京市的食品工业研究所工作。张富明显的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紧迫感压着全所的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