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二百六十章

就在美国红脖子破防的时候,远在中国的观众们也在看着这场直播。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电脑这东西好像有点远?但好像又不是特别远。因为在李锐主持的曙光厂项目中电脑不过是其中一个分支。

而这些能赚取超额利润的东西,李锐都会安排这些东西反哺国内。

就像是摩托车,就像是电脑等等。闪电摩托在全世界畅销之后,国内也在大力发展这一项目。

全国超过一百个城市成立了摩托俱乐部。用来培养国内的摩托驾驶员和机械相关人才。(元时空之中国家就搞过,59年之前,巅峰时期全国有五十多万摩托俱乐部成员,为新中国培养摩托驾驶员和相关机械人员)一直到现在1960年,全国在册记录的俱乐部成员已经突破了三百万。

这些人成为了城市短途交通的重要力量。

(三轮车在短途货运上的优势比面包车更明显,最重要是成本更低)而电脑也是如此。

想要让普通人买得起电脑,对于这个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太困难了。所以中星一号赚来的超额利润中有相当一部分用来补贴国内这方面的发展了。包括大学里面的计算机房的设立。各个单位机关需要的计算机。除此之外,还在全国三十个城市建立了计算机电脑俱乐部。

当然,加入这个俱乐部有一点准入门槛。

需要至少拥有初中以上学历,并且经过理论培训和考试之后才能进入。

毕竟这个年代电脑还是很贵的。

如果完全不设置门槛的话,在这个年代是不现实的。

而且电脑俱乐部里想要预约学习使用电脑,往往需要排队上半个月一个月,但至少也是给大家伙一个学习的机会。

这也算是一个好的事情了。

而除了这些之外,同时也管着教育部的李锐也开设了其他大量的俱乐部。这些东西都是反哺国内民众的。就像是张家的老三张寿就在北京市里面参加了电脑俱乐部。不过排机,他要排到一个月后才能使用一个半小时。

虽然有这么多的麻烦,但对于像张寿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极好的了。毕竟这已经是给普通人接触全球最先进科技的机会。

从后世来的李锐在这一点上和本时空的一些领导人还是不太一样的。有一部分领导人会觉得这样太浪费,在这件事上主席倒是支持李锐。

“东西生产出来不给我们老百姓用有什么意义呢?苏州的狮子林很漂亮,但是盖狮子林的工匠住过狮子林一天吗?我们解放了,把狮子林修了,然后开放给全苏州老百姓参观。这样狮子林的艺术价值才能最大化。在科技产业上也是一样的。”“不要害怕让我们的老百姓去接触,去使用。

只要好好保护就可以咯!”李锐在获得了一些其他中央领导的支持下,也把这些事情给推进了下去。李锐始终相信,只有发动广大群众,才能真的搞出创意无限的发明创造。而且赚钱不就是为了发展国家,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嘛。

衣食住行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同步搞,哪怕慢一点都没关系。

但是不能不搞。所以当中国的老百姓看着华沙方面正在直播的内容时。大家伙并没有出现太多羡慕的神色。

在大杂院里,老张一家和其他大杂院里的邻居们正在看着电视直播。

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奶香味木薯粉的味道。是有人在冲泡奶泡味木薯糊糊。“这波兰我看了这么久的直播了,感觉也没有多好啊。

感觉街面上啥都没有啊。

”正在喝奶味木薯糊糊的邻居王大爷如此评价道。

“还行吧。

至少人家波兰粮食不缺。你看咱们的记者同志之前在波兰的直播,人家的粮食店总是开着的。咱们这粮食都缺。

”在磕着炒黄豆的李大叔皱着眉说道。

在粮站工作的小李不乐意了:“说啥呢,老李你这说的好像国家亏了你的一样。这不是都在受灾嘛。南方几个省又是被水淹了呢。国家这不是从国外弄来了这么多粮食。你还有闲心磕黄豆呢。”“你知不知道就咱们国家现在受灾的程度,要是搁在十几年前民国的时候,你全家都饿死了!还有黄豆、土豆粉、木薯粉给你吃?你想瞎了心呢。

别才吃几天饱饭就不知道肚子多大了。”粮食站工作的小李是对粮食最敏感的。

因为他清楚知道各地粮食有多难收,工作会议上都是有讲的。国家有没有粮食,有多少粮食。

小李心里是清楚的很的。反正没有亏过老百姓就是了。今年很多受灾的地方不收粮了,让粮食自留救灾。

很多城市里吃的商品粮都是从苏联、东南亚等地弄来的。

还有从海南搞得各种救灾应急食品等等。这样势必会让普通人的这张嘴得不到什么满足。

毕竟前些年国家发展的好,大家吃的也好了。现在受灾了,食品肯定会有影响。再加上一些人也会说怪话。所以小李每次都会和人解释,向老李这种他都是直接,丝毫不客气。

小李这话一出,周边的邻居也是帮腔:“对啊,咱们受灾了。

不受灾不就好的多吗。电视新闻里都说了,波兰是个农业国家。整个国家都有大片的耕地,还有很多平原良田。

不受灾的话,粮食生产都能多到吃不完。

你这还要跟人比?”“你觉着波兰好,那你看波兰要是脱离了咱们社会主义体系,他们除了粮食还买得到啥?美国商场开业的时候,老百姓连瓶花露水都买不起。

”隔壁的赵大娘把香水和花露水花了等号。不过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在元时空后世有留学时花露水拿去法国给法国人闻一闻,法国人觉得花露水装在一个漂亮的瓶子里可以卖五十欧。这下把磕黄豆的老李给弄得不知道说啥了,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说道:“我不就随口一说嘛。”“同志,你的思想不坚定啊。”最后还是张祥出来打圆场,他哈哈笑着拍着老李的肩膀道:“困难是一时的,咱们可以过得去。你看,咱们的这些产品在波兰在欧洲那么受欢迎。

工厂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欧洲那些国家换粮食回来。

到时候还怕什么呢?”大杂院里的这些人都有着一种信心,一种坚定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好的信心。

哪怕现在国家遭受灾荒,但是大家伙却还能一条心。

越是在物资短缺的时候,越是要做好精神建设。而精神建设不是喊两句口号说几句空话。

而是要切切实实的让所有人都相信,给大家伙一个目标。

并且实现了这个目标,真的会对国家对人民,有巨大的神益。

这样的精神建设和教育才是整个新中国所需要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