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可战之兵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二百九十二章可战之兵

“快一点,今天要把这些地里的秧苗都插上,明天还有二十亩地呢!”阮英在水田里弯腰低头的干活,汗水顺着他的额头砸在田里,汗珠在水田里砸出一圈涟漪。作为越南共和国(南越)二十三团的一名大头兵,阮英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因为每天的工作就和在老家农村差不多。只要种种地,空闲的时候养养鸭子和鸡,喂喂猪,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休息了。

根本没有其他老乡说的那么可怕。根本用不着每天拿着刀枪训练一两个小时,还被经常体罚,还有什么老兵把新兵各种玩弄之类的。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

阮英很感谢自己的连长,把自己掉到广治的边上帮着干农活。这对于自己这个干了十几年农活的农民来说生活可是太容易了。

阮英和他的战友们忙碌了一个上午,终于把今天上午要插秧的土地给弄好了。几十个战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相视一笑。

“这些土地种完了,然后就是那边那块了。种好了,今年又是大丰收啊。"阮英站在田梗上和自己的战友说道。越南是个好地方,一年三熟。越南多雨林,并且土地也肥沃,即便是没有特别优秀的良种,也能有不错的产量。

一年三熟,甚至是一年四熟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便是亩产赶不上中国那边现在开始搞的精根细作。但是人家比你多熟一次,产量上没有劣势。中国好不容易做到了亩产七八百斤,越南还是亩产四五百斤,但是人家一年收获三次,你气不气。

甚至于南越本身也有很多钾矿、磷矿,所以肥料也有。只要肥料撒的够,他们一亩地的年产甚至可以反超中国辛苦十年搞的那么多科研。“吃午饭了!吃午饭了!“炊事班的战友用小推车推来两大桶食物,招呼着正在种地的战友们前来吃饭。

刚刚还在田梗边上和战友吹牛打屁的阮英瞬间来了精神。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宿舍拿了自己的碗筷。然后冲到了小推车前面。

小推车上装了两个大木桶,一个木桶是米饭,另一个木桶里装的是越南特色菜:炒香蕉。在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有北方的部队到了福建,面对福建人民拥军送来的香蕉不知道是什么,又因为和福建本地人语言不通也不知道该怎么吃,最后全团炊事班长开会决定切片后用辣椒炒着吃。这个故事在中国炊事班圈广为流传。但是在东南亚这个地区,香蕉真的是炒着吃的。用椰子油和辣椒、柠檬一起炒着吃。香蕉用的是没有成熟的青色芭蕉。这种芭蕉在越南可谓是遍地都是,伸手就能摘到。是越南地区最便宜廉价的食材。在混合柠檬和辣椒的酸辣来盖过青芭蕉略带的苦涩味道,反而能激发一点点甜味。这种酸辣微甜的炒香蕉是越南人最常吃的东西了。

周围有战友抱怨道:“又是炒香蕉啊?!这个月已经吃了十次了吧。炊事班长能不能换点东西啊。”

“就这么点伙食费,我能怎么办?“炊事班长双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

就在其他战友抱怨的时候,阮英已经打了一大勺子炒香蕉盖在自己的米饭上。然后抱着碗就去田梗边上吃了起来。

辣椒柠檬炒香蕉,阮英吃的嘎嘎香。

正吃着,一名战友也抱着碗来到他的旁边,在他旁边的田梗上一屁股坐了下来。

“连长太抠门了。“这名也是来自农村的战友李明低声的骂到:“简直是最抠门的地主老财。我们乡下的地主老财在插秧的时候还知道给我们饭里加些鱼。”他骂骂咧咧的说道。越南靠海,拥有狭长的海岸线。虽然陆地上的猪牛羊和禽类肉制品少,但是海鱼是不缺的,而且价格也便宜。一些多刺的小鱼几乎是半卖半送。李明看着吃的嘎嘎香的阮英,他说道:“你就吃炒香蕉就这么香啊?”阮英一口咽下香蕉和米饭,他有些噎得慌,随即到田边的小溪趴下喝了口溪水,把米饭和香蕉都咽下去后才说到:“这香蕉和米饭也好吃啊。”

“切。"李明摆摆手:“你这个新兵什么都不懂。咱们二十三团在广治这边有八个连。没有一个连长和咱们连长这么抠门的。诺,你看到了这些田地了吗?“李明手指着田地,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从这儿到那儿全是咱们连长占下来的。咱们全连八十多个兄弟,再加上连长雇佣的本地农民,这些田地扣掉基本开销和打点上官的东西,每年连长最少能落下两万多公斤粮食进口袋。就给咱们兄弟吃这个。你都不知道这些粮食能换成多少好东西。”

说道这里,李明低声的和阮英说道:“你知道这些粮食都去哪儿了吗?”

阮英吃着炒香蕉,摇摇头道:“不知道。”“我和你说,都从髻港往北方大国拉去了。”“北方大国?哪啊?”“中国啊!你真蠢!现在中国闹灾,愿意出不错的价钱买粮食呢。这些粮食从幌港走私出口去中国,然后在拉回来各种好玩意儿。收音机、电视机之类的。要不然你以为连长家里的电视机是怎么来的。”

说道电视机,李明和阮英都是流露出羡慕的神色。连长有电视,还配了一个卫星锅,可以收看很多节目。如果这些手下的士兵干活卖力,就请其中最卖力的几个晚上去连长家的院子看电视吃肉罐头。这是顶好的奖赏了。“真羡慕啊。"阮英扒拉扒拉,把碗里的香蕉和米饭吃完了。随后又用碗在小溪里打了一碗水来顺顺喉咙。“要是能去四连那里干活就好了。”

“为什么啊?”“因为四连的驻地那个地方有钾矿啊!四连一百多号人全都在挖钾矿,然后一车车的运到髻港,跟着一起走私出海。中国人收钾矿的价格更高呢。四连连长又大方,挖矿的兄弟待遇又好,还可以拿到军饷之外的赏钱呢。可惜当时分连队的时候我没钱,没能活动到四连去。来了咱们这个最穷的连,就靠着种田赚点口粮。还要被连长克扣。”阮英听到这些话,他有些呆呆的。作为刚从农村乡下来的新兵,他压根不知道部队里的这些弯弯绕绕。还有这么多复杂的东西呢?不过阮英也老实,他说道:“在部队里队能吃饱饭就很好了,赚钱什么的我也不想。只要军饷能按时发就行。”“指着那点军饷发不了财的,伙计。"李明横铁不成钢,他们俩虽然不是同村,但是同乡。

“靠近幌港的部队,哪个不是想办法赚钱,上面的长官要赚,咱们下面的大头兵也要赚啊。"李明道。

阮英挠挠头:“但是我之前老乡说,咱们进了部队要训练,要摸枪。我们现在好像干的都是农民的活儿,这....…”“嗨!训练摸枪那是野战师的事情。咱们越南共和国(南越)就四个野战师,六个轻装师。咱们算老几啊?再说了,你以为野战师就不想着赚钱了?”李明摆摆手。阮英道:“但是万一北越打过来呢?咱们就距离十七度线五公里吧。之前不是有长官来视察训话的时候说咱们部队是什么十七度线的第一道守卫吗?我们...”"

“真傻,叫你守你就真守啊。连长赚了那么多钱,枪一开,他肯定先跑。你到时候跑不跑?问你,军饷重要还是命重要?”面对李明的话,阮英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是命重要,我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呢。”

“那就是了,别说北越不一定会打过来,就算是真的打过来了,你不会跑的吗?“

阮英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啊。“你和我算是同乡,咱们也是有福同享,我打算活动一下去四连去挖矿,你跟不跟我去?”

阮英一听,大喜过望:“当然跟着李大哥走!”

就在这些下头的小兵还在畅想着赚钱回家盖房子娶老婆的好梦时。上面的连长们已经慌了。小兵们消息闭塞,既没有电台给他们听,也没有报纸给他们看。他们就像是活在现代社会的原始人一样。毕竟连长、团长也不能让他们听电台看报纸让他们变聪明。

这些大头兵变聪明了,他们指挥谁去啊?但是能当上连长的就没有笨蛋。尤其是在南越这种伪政权里面,这些连长一个个都是人精。就像是李明他们的连长已经开始收东西准备跑路了。连长指挥着小三收抬金银细软,到时候跑起来方便。让小三先带着东西去髻港那边买下的房子那里等自己。“幌港那边有海军有空军,北越的军队肯定打不过去的。你去那里安全,到时候把屋子收拾一下,我缓几天就过去。“连长如此道。

连长的小三却忧心忡忡道:“可是你部队的士兵都没怎么训练过。我听说有人进来半年连枪都没摸过。要是北越打过来了,你怎么跑啊。要不然还是跟我直接走吧。”

“说的什么混账话。"连长不开心道:“打两枪再走,我还能有个说辞。直接走了,我去幌港是要上军事法庭的。你是要害

死我吗?”小三被连长骂的不敢吱声,只能暗中垂泪。连长看着小三雨带梨花的样子,又心软的说道:“不要担心。团里又不是只有我一个连。还有二连、三连、四连五连......他们又不会都和我连一样。再说了,就算是他们不堪,但是驻扎在这一线的又不是只有我们团。偌大的越南共和国,还没可战之兵了?你不要担心。我肯定能去髻港的。”听着连长这么说,小三才微微点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