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因为下雨
北越141团终于抵达了十七度线附近了。虽然说越南媒体宣传的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北越部队的前进只能说是稀稀拉拉。不能指望北越部队有多么厉害,要是真的厉害,也不会在当年把爱笑的陈离气的笑不出来了。
141团在北越已经算是英雄团了,打过不少的硬仗。抗法援越时期也干过法国佬。所以也是自称为越南雄军。这开局第一仗,武元甲就交给141团,让141团担任先锋,先去撕开南越防线的口子。
在想象中,这应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是北越军队对南越伪军的一场致命打击,但是实际上上.......“啊,连长。这下过雨啊,很泥泞,根本走不动啊。”141团三营二连的上尉连长阮雄正在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一片地区前两天下了一场中雨,导致了道路难行。
越南在二三月份的时候雨水比较少,但也不是完全不下。这个时候的下一场中雨当然比不上雨季来临时延绵不断的大雨,或者是台风过境时的风暴肆虐。
但是你绝对可以相信越南的基础建设有多烂。在本事空之中,除了法国人留下的火车铁道线路之外,也就是中国帮着越南规划设计了一些新的道路线路。除此之外,越南大多数地方还是泥巴路。所谓的国道也大多就是夯实的黄土上铺一层碎石。这在现如今的越南已经算是高规格的道路了。但是大军行动,这种路很容易就走坏了。141团的行动大为受阻。
在141团的后面,有着中国和苏联的军事观察员,他们看着北越行进的速度,他们都大为摇头。(注:虽然苏联和中国都表示在美国介入战争前不会主动加入越南战争。但是这不代表中国和苏联对越南战争就不闻不问了,基本的军事观察员还是要派遣的。)
中方的观察员之一张参谋是上次抗法援越时期跟着陈离一起来过越南的老人了。他老神在在的,一点都不着急。
苏联的观察员谢里琴科政委却急的抓耳挠腮的:“你们在干什么啊。你们已经比预定攻击时间晚了整整两天了!你们现在还在磨磨唧唧的,还打不打仗了?“谢丽琴科才三十二岁,这个年纪在军队里当上团政委这个级别的军官,他算是少壮派了。而少壮派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着急,一着急就容易上火。虽然不是苏联打仗,但是谢里琴科看着越南人这样磨磨蹭蹭的,他嘴角都长泡了。他和张参谋在内的一众军事观察员来的时间其实很晚。
因为越南通气的时间很晚,中国和苏联派遣军事观察员的时间更晚。如果按照越南一开始的进攻预计,等着中国和苏联的军事观察员来到越南的时候,应该是前线部队已经打下了十七度线,乃至于攻下幌港的时候。到时候不仅是武元甲,还有黎笋,还有一众越南高官刚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两个大哥面前好好露脸。这样一来,越南接下来和苏联、中国的外交关系也能有更多的自主权。
毕竟中国和苏联也是会尊重一个东南亚强国的。(如果东南亚真有这样的强国的话。)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等到中苏两国的观察员到了,别说给两国观察员一点小小的越南军事震撼了。
越南的军队连十七度线都没到。
这下小小的震撼变成大大的笑话了。
越南方面的接待人员面露笑容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下雨嘛,肯定是道路难走。”苏联的观察员谢里琴科都想要骂人了。下雨道路难走,就五十公里走了两天都没到位?就算是冒雨前进,急行军五十公里一天也走到了。就算是慢一点,两天也到了。因为谢丽琴科知道,越南的部队大多是轻型步兵,重武器并不多。而越南方面的接待人员这嬉皮笑脸的模样,一点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这更让谢里琴科恼火。这打仗怎么能这么打?就在他要发火,准备去找武元甲之际,中方的张参谋拦下了他。张参谋都五十岁了,老沉持重。
最重要的是有过和越南人打交道的经验。他拦下了谢里琴科道:“谢里琴科同志,不要着急嘛。”
“我怎么能不着急,眼看着战机都要转瞬即逝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出征这么高调,南越伪政权肯定知道了。他们现在一定是调集重兵把守。”
谢里琴科看着帐篷外面还在淅淅沥沥下的小到中雨,他满面忧心之色:“美国这些年援助了南越上千门火炮,还有数个直升机中队。听说火箭筒和喷火器之类雨林战时的利器他们也准备了很多。”
“原本就该要打对方一个措不及防的。"谢里琴科满脸的不满。“嗨,万一对方也没反应过来呢?”张参谋笑眯眯的问到:“只要对方也没反应过来,那不就好了吗。”谢里琴科的脑袋都快炸了:“对方怎么可能反应不过来。都这么多天了。”张参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谢里琴科同志,事已至此,还是先吃茶歇吧。”
张参谋看了看表,果然下午三点半,越南准备的茶歇准时送达。咖啡、牛奶、茶、香蕉、芭乐、越南面包、风味咖喱鸡......“这....…”谢里琴科虽然已经吃过几次越南人的茶歇了,但是每一次都会被越南人的茶歇给震撼到。越南明明还挺穷的,茶歇搞的这么丰富,就算是他在莫斯科学习的时候大家搞聚餐也不过如此。“事已自此,先吃饭吧。“张参谋把一个夹着越南风味咖喱鸡的越南面包(三明治)递到谢里琴科手里。
年轻的谢里琴科能怎么办呢?只能先吃了,浪费食物是不好的。谢里琴科始终是不相信南越会反应不过来。就这个时候,南越的直升机中队起飞,然后对着北越的进攻部队进行低空扫射压制,都能造成很大的伤害。
东河,十七度线上南越的军事堡垒之一,也是二十三团的主要防守方向。
二十三团的对面,从北面来的北越141团在晚了预定时间两天又八个小时之后,终于抵达了预定的攻击地点。
“连长,还有雨,要不要打?“副连长问着阮雄。能这么问,就代表着副连长其实不想打。
实际上这一路上因为淅淅沥沥的小雨,很多人连行连军都不想走。但是阮雄已经接到上面的死命令了,今天必须要打下东河,所以他一擦脸上的雨水狠心道:“打!组织进攻!”在东河方向,一架美军的直升机正在盘旋着,作为美国的军事观察员,谢尔顿中校正在安全的位置,用望远镜观察着东河方向的战事。“稀稀拉拉的北越军队。“他摇头低声嗤笑道:“就这样,还想要打下东河?他们速度太慢了。问问,南越的炮团和装甲车到哪儿了。他们可以在这个时候给北越军队迎头痛击了。”谢尔顿的话问完没多久,就有副官汇报他:“中校,南越军队的炮团和装甲团还在营地里没有出来。”
谢尔顿不敢相信他的耳朵:“什么?!为什么?!”“因为.......他们说因为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