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该涨涨了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四百零七章 该涨涨了

现在太古糖业的新任ceo戴维斯先生可真的是有点麻瓜了。美国马氏糖果向他们订购了15万吨原糖。以满足马氏集团下半年在欧洲的需求。

现在这个年代,物流体系也还不如后世那么发达。所以在年中的时候就开始为万圣节圣诞节这一类的节日储备糖果货物,这对于这些商家来说是属于正常行为。

如果真等到了过节的那个月才开始生产。那才是真正的傻瓜了。先不说生不生产的出来,就算是生产的出来,也没有时间把那些糖果铺到所有的商场去。

马氏糖果是太古糖业这些年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大客户。之前马氏糖果一直是向美国糖业精炼公司进行原糖购买的。

如果不是因为太古糖业这些年糖价便宜了。他们还真的不一定能争取到马氏糖果集团这样的优质大客户。

结果现在传来的消息,可是让他们太不利了。原本提供低价糖品的亚洲地区。居然把大量的炼糖厂都给关闭了。采用了从中国直接收购糖浆的方式来进行商业售卖。(当然其实董事会都知道,但是没有人说什么,因为董事会没有人能拒绝花花绿绿的钞票。)

从资本发展的角度来说,这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中国的糖既然那么便宜,中国愿意向自己大量供应这样的糖浆和糖制品。那么自己为什么还要费劲巴拉的去生产呢?

如果这个时候还要选择自己生产的话,那也未免太不够资本主义了。

从1955年开始,中国从香港开始少量向太古糖业供应糖浆。最开始的时候是作为一种外汇的补充。也是李锐在国际战略中布下的一个钉子。

这么多年下来。中国供应的大量便宜糖浆,已经彻底把太古糖业在亚洲的制糖能力给养废了。

赞美自由市场的大手,赞美资本主义的买办。

早不如买,买不如租。

自己生产不如从中国进口后贴牌再倒卖。戴维斯要抓狂了。他是从欧洲部直接提上来的CEO,他并不清楚亚洲部的情况。亚洲分部对太古糖业来说就是一个会下金蛋的金鸡。

这些年太古糖业的利润增长点都来自于亚洲。也是因为亚洲的增长太快了,仅仅看财报才让这位新上任的CEO口出狂言,要三年追平五年反超美国糖业精炼公司。

“必须要稳住亚洲的供货。十五万吨原糖如果不能按期给马氏糖果交付,我们将会赔偿一大笔违约金!他们早在年初就缴纳了订金了!”

戴维斯觉得头疼。

这种大宗物品的交易,都是要打提前量的。几十万吨的糖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出来的。

而亚洲出问题的话,那就不光是马氏糖果一家的问题,自己还有和瑞士雀巢、瑞士费列罗、意大利巴姆巴等公司。

戴维斯飞快的找人来统计太古糖业现在可以生产的糖产量。最后得出的结论不乐观。

“如果亚洲分部没有办法稳定供应糖的话,我们将会有差不多三十五万吨的原糖缺口。这三十五万吨的糖如果交不上货,按照条约我们可能需要赔付上三千万美元的违约金。”

戴维斯听到这个数,他整个人都像是丢了魂一样的倒下了。

1963年,太古糖业总市值才3500万美元啊!(注:本时空之中,因为通过倒卖中国糖浆,太古集团的资本规模实际上已经扩大了好几倍。元时空之中,太古集团在1963年资本规模不足一千万美元。)

如果要赔付这么多违约金,他们是要破产的啊!

“我们在非洲和南美的种植园与炼糖厂只能提供大约四十万吨的糖产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戴维斯的秘书说这话的时候心平气和。

毕竟只是秘书,领工资吃饭罢了。和你们CEO不一样,拿分红拿股份的。公司破不破产,对秘书关系不大。只是想要再找一份这么好的工作就很难了。

所以秘书忍不住提醒道:“总裁,看来你有必要去亚洲走一趟了。”

不需要秘书提醒,戴维斯都必须要去一趟亚洲了。再不去,不要说他的职业生涯了,可能他的人生都要完蛋了。

“帮我订一份机票,我需要马上去香港!”

………………

香港。

三十二岁的郭师年第一次来到香港。一开始来之前他还听忐忑的,因为听说广东地区说方言的很多,他又不会广东话。

来了香港之后发现这里说普通话的很多。

负责接待他的工作人员介绍道:“因为香港之前就有很多从北方逃难来的人。尤其是从前北京上海的达官显贵很多。他们带动的国语的发展。后来我们从内地来的基层干事也多了,基层架设了起来。”

“还有从内地来的老师,开始在街区里开小学、中学,所以现在香港说国语的很多了,就像我啊,我是香港本地的。你听我说国语是不是很标准啊。”

郭师年听到这话有点想要笑,因为接待的工作人员口音还挺重的,不过沟通已经没问题了。他还是点头赞许道:“挺标准的了。”

而郭师年来香港是带着任务来的。因为今年在计委会的组织下,中国糖业出口总公司成立了。

这是李锐吹响中国糖出海号角的第一步。

郭师年是作为先锋来香港打头站的,因为到今年六月份为止,之前江明同志和各国糖业公司签订的协议已经到期了。

是续签协议,还是做其他打算,郭师年都要先接触那些公司的人以后才能做出分析。

而在他见到目前中央在香港的孙代表,这位孙代表对他呵呵一笑道:“你的工作应该很好做。”

“为什么?”郭师年不解?

“因为商品化经济,这些糖业公司已经把他们在亚洲的制糖厂卖的差不多了。以太古糖业为例,他们原本在南越南、泰国、印度、孟加拉都有种植园和练糖工场。但是据我所知,到了今年,他们仅有泰国的工厂还在继续开工。其他的工厂已经关闭。”

“那些种植园也已经全部转手了。”孙代表给郭师年师派了一根烟。郭师年接过后主动给两人点火。

烟气弥漫中,郭师年有些不解:“他们关闭这些工厂,就是因为我们能供应低价糖?他们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不供应了,他们怎么办?”

孙代表吸了一口烟后淡淡道:“买办主义是这样的。从五五年到今年,整整八年时间,太古糖业赚的盆满钵满。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能有几个八年?”

“这些人在亚洲捞了八年,把他们下辈子的养老钱都赚到了。他们为什么要在乎八年后的问题?那都是别人的问题了。”

孙代表笑着看向郭师年:“你知道怎么办了?”

郭师年呵呵一笑:“知道了!”

就在第二天,郭师年就约谈了几个靠倒卖中国低价糖的国际糖商代表,并且给出了一个让他们足以吐血的条件。

这些人吐血没吐血不好说,反正戴维斯从飞机上下来,接到香港代表给他的信息时,他直接昏了过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