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接亲
391中国人过年有一个传统,那就是破五。
所谓的破五指的是过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什么活都不能干。要到了正月初六才能干活。
说是初五迎接财神,接了财神之后才开始干活。其实这也是广大老百姓给自己的休息找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因为中国从古自今,普通老百姓就没什么休息的时间。农村不用说了,农忙的时候忙活田地,农闲的时候去地主家帮工,能赚多少是多少。就算是不赚钱,能管一张嘴都行。到了城里,那些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那更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上就不休息。也就是五月端午、八月中秋、正月春节三大节日休息一下。
其实全年无休,一直干到死才是中国古代老百姓的常态。也就是当官了才有每旬一次的沐休假。所以春节才是最重要的休息日。一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延续这一传统。
为什么张福的婚宴摆在初六?因为只有初六这天才能请到师傅来帮忙做饭做菜。按照曹家父母和张家父母的商议,现在曹文清和张福都属于有一定级别的人。应该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要搞婚宴大操大办和收份子钱那套陋习。
所以即便是老张家都存好了办婚宴的钱,但是老曹一家还是反对去大饭店搞酒席之类的。
“太铺张,太浪费。不如找个休息日,请当厨师的师傅来家里弄,这样还比较好。这样不花多少钱,也不容易被人诟病。张福还年轻,就已经是处级干部了,要多多响应国家号召才是。”这话一说,才算是把老张想要大操大办的心给熄了。老张的思维还属于普通小老百姓那种,想的还是大操大办风光有面那种。老北京人最讲究这个面子了。
也是老曹家的也是干部,知道轻重。小老百姓你大操大办没事,花了钱苦了自己得了面子,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干部不行。有的事情就是小老百姓做的,但是干部做不得。不过这次虽然老张家没有大操大办,但是也注定是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了。
因为今天从早上早开始,张祥家里就传来各种煎炒烹炸的香味。
初六一大早,胡同里的大家伙就陆陆续续的起床了。大家也一大早就闻到大院里张祥那边传来的香味。现在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虽然说也是建国后收缴封建贵胄的资产然后分给老百姓住的地方。但是现在的四合院还没变成后世的大杂院。
后世北京胡同里住的地方变成大杂院,很大原因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北京方面考虑到避震救灾的需求。
所以开放了在大四合院中央搭建应急救灾房条例。而这个条例一出,北京市住在四合院里的老百姓就疯了一样的把四合院的院子都给建满了。前院后院走道,只要能占的地都给占了。(当然,后来全算违建,虽然不拆,但是动迁不赔这部分搭建的房屋款)那是北京的四合院彻底变成大杂院的一个过程。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北京的住房规划不合理,很多人家房不够住。本时空要好多了,公租房出来之后缓解了北京住房紧张的问题。现在张祥他们一家住的四合院是带前后院的两进宅院,这里一共住了六户人家。张祥家人口多,当时分到的就是后院正房的位置。面积其实不算小,实际有八十多平米。就是这种老房子是按照一个院子来规划房屋功能的,单栋拆开来看就属于房屋规划不合理,没办法给张福弄新房。不过把前后院的院子空地用起来,摆上五六桌酒席是可以的。
这年头,大杂院里是一家结婚,全院帮忙。凳子不够,没关系有人借。桌子不够,没关系还是有人借。要把院子里张罗的红彤彤的看着喜庆,那是招呼一声全院能动的都动手了。
红灯笼挂起来,年前备好的细细缎带也缠在海棠树上。让冬天的海棠树也显得缤纷有质。
院子地上的雪也早就打扫干净了。今天张家的几个小鬼也神气活现的,他们指挥着院里的其他小孩帮着干活。当然,干活不是白干的。因为老张家的几个小鬼头手上可是握着一大把喜糖呢。
谁帮着干活,就给谁多几个喜糖,这些喜糖里还有巧克力。这可是好东西。几个小家伙现在神气活现的。而在大院子里,一个四十岁的中年厨师带着两个年轻的帮厨正在忙活。这厨师不爱说话,但是手艺真的是没得说。他还没开始做菜,但是周围街坊里懂做菜的人已经开始在夸赞了。“这师傅的刀工真细致诶!”“你瞧这小徒弟的肉馅打的,上浆起劲了嘿!瞧见没,都拉丝了嘿!真卖力气,这肉丸子指定好吃。”“哇,那个师傅是吧整个鸭子的骨头都取出来了吗?这鸭子皮都没破啊,就从鸭屁股那里取出来的?!”一阵阵的惊呼声传来。周围的街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
这师傅的做菜手艺哪里是二荤铺小饭馆可以比的啊。自己单位食堂的师傅与之对比都是相差甚远。
当然,除了关注糖果的小吃货们,还有关注师傅做菜的大吃货们之外。还少不了吃瓜群众们。
因为按照流程,张福要去接亲了。因为喜酒是在中午摆的。(注:北方冬天很多地方习惯在中午摆酒,因为气候因为寒冷。中午摆酒对大家都比较友好。后来是生活条件好了,才慢慢都晚上摆酒了。)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婚车巡游这种项目。穿着全套新衣服的张福就是在胸口别了个红花,红花上面写着个【新郎】的字样。他接亲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骑自行车去。当然,一个人去就显得气势太弱了。所以他还是叫了自己要好的同学和同事,凑了一个自行车队。大家伙一起去接亲。
“张福,等会儿新娘家要是堵门,你准备的喜糖够不够啊。”“对啊,张福,喜糖不够可敲不开门哦!”“张福你小子可真有本事啊。我们学校里最漂亮的校花被你给娶走了。”有人打趣道。
“哎呀,老天爷啊,你怎么让张福事业有成,还让他婚姻幸福呢?老天爷你一定是把我那一份分劈叉了吧,分给张福了。”还有同学在那里耍宝开玩笑。
对于张福来说,他今天准备的已经很充分了。面对同学们的说辞,他也丝毫没有分心。
只是把装着喜糖的袋子分给众人。“等会儿敲门你们记得撒喜糖。”不过张福的准备可能是白费了。因为他带着车队骑自行车到曹家楼下的时候,就见到曹文清正站在一辆天色蓝女士自行车(淑女车造型)旁边,而在她的身后则是一群和她一样的女伴。
堵门?在曹文清这里不存在的。曹文清结婚是因为喜欢张福这个人,幺蛾子什么的,她才懒得整呢。看见张福和他的车队过来。曹文清大笑一声:“张福过来!把喜糖都拿出来,分给周围的亲戚邻居,还有我的同事和小姐妹都要分到啊!要是带的喜糖不够,那就赶紧回去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