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谋划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三百九十六章 谋划

396

张福都没有想过,自己这边才刚刚搞完代餐这件事,组织上居然任命他一个同样重要的事情。

搞奶茶,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但是这种简单仅限于最最基础款的那种。实际上要真的搞奶茶,以及后世的各种调配饮料,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比如说糖浆。六十年代国际市场上的糖浆产品还比较简单,多数是单纯的单一口味糖浆。不管是玉米糖浆还是果脯糖浆还是蔗糖糖浆,其本身基本上只提供基本的甜味。而像后世那种花里胡哨的糖浆口味,在这个时代还不多。什么焦糖口味、海盐口味、薄荷口味、黄油啤酒口味、莓果口味、接骨木花口味等等。后世的糖浆口味细细一分,市面上卖的怕是能有上百种。而这还仅仅只是市售口味。还有一些是部分商家独有的,签署了独家供货协议的。把这一部分算上,那数量就更多了。

人类真的是一种非常嗜好甜食的生物,把糖都已经玩出花了。后世人很多习以为常的甜品,其实在几十年前根本不寻常,若是在往前推个百年,怕是皇帝老儿都没如此丰富口味不同的甜食供给。而这些糖浆的研制和生产,才是开启人类现代饮食尤其是甜食方面大跨步前进的原因。

科技的力量体现在方方面面。张福现在接下的任务就是搞糖浆。

奶茶粉这东西好搞,他已经搞出了零到一的成果了,那么后面的一到十就不难了。

搞糖浆,这才是张福真正的挑战。

有实际生产经验,有研发能力。张福确实是最好的人选。很多糖浆其实李锐这边都有配方,只不过后世可以公开的糖浆配方都不够完美。就像是某个品牌的糖浆,在后世一升装的要卖一百元一瓶。同类的其他国产糖浆两升也卖不到一百。因为一百一升的那个牌子口味更好,杂味也更少。其他便宜的牌子的糖浆有杂味。

一百一瓶的那个算是九十分的话,其他牌子的糖浆只能算是八十到八十五分。虽然也不错,但终究是差一点。

张福要做的就是去研究研究那九十分的糖浆。毕竟公开的资料都是八十分的糖浆。最后这点进步就靠张福这样的人去推进了。当然除了糖浆之外,还有相对应的其他技术产品。都让张福进行抓总研究。张福58年去的海南,1963年的春节回的北京。

在海南搞了五年的代餐食品,功劳和苦劳都有了。现在让他回来也是应有之意。当然,那些八十分的糖浆该生产也生产,毕竟糖浆产业升级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对于本时空的国际对手来说,这些八十分的糖浆就已经足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今年中国糖产量注定是要大爆发的一年。

因为看看现在欧洲、日本等地方吧,当把赫鲁晓夫拿着奶茶的海报贴出去之后,引起的反响还是很不少的。元时空之中赫鲁晓夫有两个著名的照片。一个是在联合国讲台上一边发言一边敲皮鞋。

另一个就是拿着玉米开怀大笑。本时空之中,玉米晓夫大概是不会出现了。但是奶茶晓夫会不会出现就不好说了。海报上,赫鲁晓夫笑的见眉不见眼的。这算是一个最好的宣传了。

而且后续还推出了好几个报道,都是关于赫鲁晓夫视察中国的奶茶原料生产基地,然后痛饮奶茶的。反正赫鲁晓夫同志愿意配合,李锐也就把赫鲁晓夫同志给物尽其用了。就在宣传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的奶茶店也正在准备铺开。各种宣传、各种物料、各种培训,这些都需要时间。现在计划计委员会打算扩展的奶茶店数量可不少。需要筹备的物资也可是不少。其中有一些在后世看起来很常见,甚至不起眼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也是很不得了的东西。

比如说一次性杯子。不管是PE淋面纸杯,还是PET、PP塑料杯。这些东西可都算是有技术力的产品。而各种各样的塑料吸管看着不起眼,但因为其市场广阔,其实也是能提供大量利润和就业岗位的一种工业产品。

而国家开始搞这个,那么自然会有各个地方的人来争取,想要把这些东西落到自己的管辖的地区。“大前年的时候,易拉罐的生产没有争取来。让我们错失了很大的机会啊!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易拉罐居然能有那么大的商机。不仅仅是全国上下的饮料厂要用,就连苏联、日本、朝鲜等国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引进。”在广东的经济发展会上,王天武深感痛惜的发表着讲话。

广东也有汽水厂,亚洲汽水和天津的山海关汽水算是目前中国汽水饮料的两大巨头,一南一北各是半壁江山。

只不过在对外知名度上,亚洲汽水赶不上山海关汽水。因为山海关汽水除了供应国内,还主攻苏联和欧洲。各大电影里也经常有山海关汽水的身影。

大前年,中国关于易拉罐的生产技术核心难题被攻破了。易拉罐罐装汽水开始大行其道。

这个事情是山海关汽水厂主导的。当时原本也找了亚洲汽水厂。但是因为广东省内最大的玻璃瓶制造企业和亚洲汽水厂的关系过于的好了。所以亚洲汽水厂显得兴趣缺缺。现在易拉罐厂在天津投产建设,山海关汽水随着更新更时髦的易拉罐包装更是一冲而上。现在很多南洋地区的商人都绕过广东,跑去天津进货。让亚洲汽水在南洋和中南半岛的传统外销区产生了危机感。到这个时候,广东这边才算是后知后觉。

列席会议的江明听着王天武的讲话,他都有些神游物外了。因为王天武的讲话无非就是一点,要想办法把PP塑料杯、PE淋面纸杯和其他相关的技术产线给拿下,拿到广东来生产。不然广东的经济发展就要被周边其他的省份给超过去了!

对于王天武的发言,江明不置可否。到底是害怕广东经济发展被超越,还是害怕口袋里的钱少了?这还真不好说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