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暴涨的开始
440
“这下还真的是丰收啊。”刚刚从香港回来的曾培洪满面红光的找到了李锐。
李锐笑着道:“恭喜老曾发财了啊。”
曾培洪哈哈一笑:“算什么发财啊,也就是通过香港的皮包公司在美国的华尔街上赚了一点小钱罢了。距离国家发展需要的钱财,也不过是些许而已。”李锐笑而不语。曾培洪在金融领域是很有本事的。虽然他最开始在党内干的事技术活。比如说在抗战时期敌后帮着搞电台,解放初期帮着搞雷达之类的。
但这些对于曾培洪来说,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他的天赋潜力。这位老兄的天赋潜力一直是在做生意,尤其是搞金融上。
元时空之中就是他搞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他非常准的预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产时间和后果。然后以中国为数不多的黄金储备为撬棒,撬动了全球黄金市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塌的时间点上,一口气为中国赚取了三十多亿美元的外汇。让原本外汇紧缺的新中国瞬间有了一点底子。这个时间点刚好是元时空1971年。也是因为有了底子。才有了元时空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主席命人和尼克松代表团签下了百万吨化肥设备项目的资金。而该项目自1972年签订,至1977年投产第一批化肥用了五年时间,解了元时空之中,困扰新中国二十多年之久的化肥自产问题。之后便是化肥不断的增产。
曾培洪也因此一战成名。毕竟搞金融的人那么多,有几个人有他一样辉煌的战绩?现在虽然还没到1971年,但是现在的曾培洪在国际市场上已经非常老辣了。看金融行情也非常的准。美糖在华尔街那么快的破产,也有他的一份力。
在那场盛宴之中,曾培洪操作着十多个香港的皮包公司,从华尔街金融市场挖了了两亿多美元的利润来。每一美元都流着资本家的血肉。
作为一个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撬动三十多亿美元的大佬来说,这次从华尔街挖来资本家的两亿血肉,不过只能算是牛刀小试罢了。不过两亿美元也不少了。毕竟是接近最高点的时候抛了美糖的股票的。当然,还有太古,太古的市值低一点,但是蚊子腿也是肉啊。何况太古也不算蚊子腿。美糖是大鸡腿的话,太古怎么也能算田鸡腿。曾培洪道:“两亿美元,算是意外之财,投入到现在国家急需的一些项目上也算是一个补充。”
“不过这种钱财来一次尚好,也不能指望次次都来。还是要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来获得一个稳定的外来收入。”
李锐点点头:“确实如此。所以咱们现在不就是在考虑该如何扩宽一下咱们产品向外的销路嘛。”曾培洪听到这里又笑了起来:“我刚从香港回来,郭师年在香港搞得不错。他搞了个暗投,打的打那些国际厂商难受的很。价格已经突破了我们最开始的期望了。”
李锐点点头:“这挺好,发挥了同志们的主观能动性。进出口总公司总不能事实来听你我的建议。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做些决断的。”“目前糖价在那些国际厂商的竞争下,已经飙升到一个可怕的程度了。雀巢、亿滋国际、马氏糖果已经是不论粗糖细糖,每吨的收购价抬到了一百一十六点五美元了。”李锐砸吧砸吧嘴:“真可怕啊。”曾培洪也笑了起来:“谁说不是呢。马氏糖果的M&M豆在美国的售价是一包十美分。雀巢的速溶咖啡,一盒五条装,售价是二十五美分。可口可乐售价五美分到十美分不等。”
李锐好奇:“诶,不是说可口可乐售价是统一的吗?怎么还能是五美分到十美分浮动?”曾培洪显然对这些市场上的产品有深入调查,他说道:“玻璃瓶的可口可乐售价十美分,其中五美分是押金。退玻璃瓶可以拿回五美分。不过他们现在也上了易拉罐装可乐,易拉罐装可乐是十二美分一瓶。还没得瓶子退。不过美国人还挺爱易拉罐装的可乐。”李锐听到这里,有些心痛这些企业:“哎呀,糖价长成了这样,他们的这个零售价怎么绷得住啊。卖的也太便宜了啊!”
虽然说一吨糖不知道能生产多少MM豆,不知道能生产多少瓶可乐了。但是这些商品的成本压根就不能单纯的从原材料价格上来计算。
马氏、亿滋国际、雀巢集团每年在全世界投入的广告数量有多少啊。那都是钱啊。还有运营成本,这也是要钱的啊。这些东西最后都是要折算进入到商品的总成本之中。
而今年糖价涨幅这样了,他们的零售价怕是要绷不住了。
原材料被他们搞的涨了接近三倍了。这零售价是不是也要跟着涨呢?“他们的零售价肯定是要涨的,不然就真的是赔本赚吆喝了。”曾培洪似乎是想到了李锐在思考什么,他笑着说道:“要是是一家完全个人独资的公司,那么老板说不定还能壮士断腕一把,用自己的资产赌一把未来的市场,用一年的亏损,换来未来十年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
“但是不管是雀巢还是亿滋国际还是马氏糖果,他们都是股份制公司,还都是上市公司。就算是他们的董事长老板和CEO都深谋远虑,愿意做亏本换市场的行为。但是他们下面的小股东们都是不愿意的。”“他们会倒逼着公司的产品价格上涨的。”曾培洪笑了笑。李锐也道:“那就好,那就好啊。让咱们得郭师年在加一把火。让那些国际糖果商们烧起来,他们不烧起来,我们怎么火中取栗呢?”…………香港。达达尼奥觉的自己已经疯了,不仅仅是自己疯了,那些其他糖商也封了。可口可乐财大气粗,已经包了两轮的调味糖浆和普通糖浆了。他们已经计划好了,要直接控死那些小饮料商。而百事可乐的代表在牵头,把中小饮料商汇聚起来痛陈利害。可口可乐本来就势大,如果被可口可乐把这些糖浆都包圆了,他们下半年的生产肯定出问题。就算是有其他地方搞糖浆,但是也会严重影响生产。到时候这些中小饮料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货架会被可口可乐塞满的。
所以我们这些小饮料商要团结起来。大家一起集合出钱,然后在进行内部分配。
在这种时刻,这些资本家到是难得的团结一致。把资金集中起来,划分好分配比例,从可口可乐手上夺下了一些糖浆供给。
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雀巢集团、亿滋国际、和马氏糖果这些大糖果商身上。
这三家做的太绝了。他们都不分粗细糖了,统一报价都拉到了一百一十六美元又五十美分。现在每一顿价格再上涨五十美分都够要命了。
他们真的是憋着要把对方搞死的心在干啊。
没办法,国际竞争就是这样的黑暗森林。看见敌人最好的办法是先一枪打死它。免得它抓住机会一枪打死你。沟通是可以沟通的,但是这个时候的沟通大家都当对方在放屁。三个国际大厂厮杀,死的却是下面的一众中小糖果商。
费列罗、达能之类的甚至都没抢到糖。这把两家都急坏了。他们还能急,还能求爷爷告奶奶的想办法去搞糖。剩下的一些小糖果企业已经做好了挺不过今年就破产的准备了。而达能和中国山海关汽水在内的谈判早在几年前就在进行了。不过那个时候达能报的条件太差太苛刻了。他们要求山海关汽水转让全套技术和设备,才能在法国建厂合营。并且中方还没有经营权,不能插手管理。这个条件山海关汽水根本无法接受。就算是山海关汽水厂的领导脑子抽抽了准备签字同意,李锐也会用大记忆恢复术,让他脑子正常过来的。
而现在,在三家争霸中被打成炮灰的达能已经没有那种桀骜不驯的态度了。在香港的另一家酒店里,达能的代表说话间都有些卑躬屈膝的语气了。“那个,李代表。这份协议咱们就这么签了吧。”达能的代表脸上露出了一种讨好的笑容。
中方的李代表眉毛扬了扬:“按我们提的条件签,你们不改了?”达能代表呵呵笑着:“中方的协议非常公平!非常公正!非常具有国际贸易精神!是双赢的好协议!”看着眼前这个秃顶的法国中年男人,李代表有些不适应了。你这样不好吧,我还挺喜欢你最早的时候那种桀骜不驯的态度的,要不你还是装起来?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大法兰西的骄傲呢?
达能的代表当然不会说:在达能的生死存亡之刻,法兰西的骄傲还不如一盘西蓝花重要。
达能为了生存,为了不在这场国际糖战中被当成炮灰打死,只能低下他们骄傲的头颅。而历史会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没有错的。因为在香港的这场暗投结束后,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老百姓震惊的发现,他们平时吃的糖和零食以不可思议的价格开始暴涨。PS:今天就一章,我要查查1963年的各个食品和价格的资料,还真不太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