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中国人来帮法国拍电影啦!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中国人来帮法国拍电影啦!

455

“已经十年了啊。”塞宾看着报纸上的寻人广告,他有些感慨。作为法国青年复兴社的创始人,谁能想到十年前的塞宾才二十五岁呢。当然,二十五岁不是重点,重点是十年前的塞宾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普通法国青年,一个没人知道的法国大学生罢了。如果不是马赛兵工厂一声爆响,炸了给美国支援朝鲜战场的武器,谁能知道塞宾以及他的爱国小伙伴呢。如今十年过去了,塞宾也不是那个一文不名的小伙子了。作为法国新青年领袖,他的法国青年报在法国的销量一直不错。

而且塞宾也写了好几本书了,基本上都是关于法国文化研究,还有关于法国新文化要如何在全球发展之类的问题。

还有一些研究法国新青年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冷战状态下法国青年的迷惘等等。

这些书写的很切合现在法国青年的思想,还有他们现在的焦虑。

塞宾现在是法国新青年的思想领袖之一。同时他也是极度支持戴高乐的,他支持法兰西的全面复兴。

这些年来,作为法国文化圈上层的人士,塞宾可是同意清楚法国文化的不断衰弱了。

经济衰弱影响现在,文化衰弱影响未来。

所以当他看见关于塞宾要寻找朝鲜战争老兵的事情之后,他就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急忙去会见了巴黎这边有关于文化宣传方面的官员。这位胖胖的官员得知了他的来意之后,倒是哈哈一笑道:“塞宾主编,你来的晚了一些。而你想到的这些,其实我们的这些朋友也想到了。”

在这位胖官员的介绍下,塞宾才发现在官员办公室旁边的偏厅里,有好几名中国人正在那闲聊喝茶。而其中有个人他还认识,那就是在十年前的真人秀上经常出镜的教官之一李夏。这人也算是一个明星了。过去十年了,他居然没什么样貌上的大变化,中国人还真的抗老啊。在胖官员的介绍下,塞宾和几名中国人互道姓名相互认识了一下。“塞宾,你应该看的出来,戴高乐总统已经是很有意的在缓和和中国的关系,甚至于说中国和法国可能会最先进入东西方邦交正常化的国家。”胖官员把塞宾拉倒一边,和他如此低声说到。塞宾眼神一亮:“真的?”

“嗯。”胖官员点点头:“美苏之间的冷战虽然还在继续。但是最近一年美国有明显放缓冷战紧张节奏的趋势。虽然不知道美国人的主意是什么,但这确实是现在国际外交的变化。”

“苏联也是如此,自从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的态度就没那么强硬了。莫若托夫政府似乎有意拉高民众生活指标,而不是进一步的加强军事对抗。”

“说实在的,这确实让我们能松一口气。”胖官员说到这里,真的是松了一口气。因为冷战时期,苏联真的就是悬在西欧各国头上的一柄利剑。只要苏联存在,西欧各国就提心吊胆。尤其是苏联每年都在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更是让那些西欧国家不得不依附于美国的军事保护。本时空之中的变化多了,美苏之间都有自己的心思。

冷战的军事竞争正在放缓,但是经济竞争和文化竞争在加强。像是之前美国被印度忽悠的电影计划。之所以被忽悠,就是因为美国希望加强在文化上面的攻势。只可惜碰到的是不靠谱的印度人,不然美国那边用十亿美元都能堆出一个新的电影小强国。结果是印度的电影强国计划完全的失败了。

而现在,中法之间的交往的频繁,也是世界外交趋势改变的一个缩影。所以胖官员说道:“其实中国方面也有和你类似的提议。”“嗯?”塞宾有些惊讶:“认真的吗?”

“认真的,看见那位李夏先生了吗?他就是代表中国来的。中国有意帮助法国电影的全面发展,甚至拿出了一个新的剧本。他们很乐意拍摄传世名著《基督山伯爵》和《三个火枪手》。”“中国愿意帮法国做文化推手?!”皮耶尔几乎不敢相信。因为这些年,法国文化也遭受中国流行文化的很大冲击。中国的摇滚乐团流行歌曲在欧洲遍地开花。就这样,中国怎么愿意帮法国呢?塞宾想不通,但这确实是真的在发生的事情。因为塞宾不懂什么叫做【太极】。原本塞宾想的是趁着这个真人秀十年的机会,能不能塞进一些法国的东西进去。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现在中国居然自己给他们送上了这样的机会?“当然,我们是在法国寻找这些已经十年的老兵了。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之中,我们当然可以把法国的风景、美食、当地文化都拍摄进去。这个不需要特别交代,我们都会去做的。”

在洽谈会上,李夏笑呵呵的对着塞宾和那个胖官员说到。“还有那些老兵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我们都会介绍。人文纪录片,除了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当地的文化嘛。”李夏他们答应的太爽快了,导致塞宾和那个胖官员都觉得是不是太简单了?但是当中国人真的扛起摄影机,开始拍摄的时候,那些法国人发现他们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是真的给你搞东西啊。

就像是在皮耶尔的寻找老战友的寻人文章才发布了几天,就有人给编辑部来信了。说自己就是当年在碧瞳战俘营的老兵之一。

中国的摄影队直接扛着摄影机去了,带着法国的同行一起走。塞宾也跟着一起。

在路上,塞宾和那些法国同行们看见了这了些中国同行不可思议的拍摄手法。他们在拍摄空镜,好吧拍摄空镜到不是什么很特殊的地方。毕竟现在很多电影、纪录片的拍摄都会使用空镜。但是中国人拍摄的是不是有点多?你们连乡村奶酪工厂的作坊也要拍吗?这有什么好拍的?法国同行不懂,他们完全不了解同行的那个中国导演。

这个名叫杨正义的导演才三十来岁,看着并没有多少指导的经验啊,一般这个岁数在欧美也就是当个导演助理之类的,能混上副导演都算是你有背景有本事。

但是这位中国导演……“杨已经拍摄过超过两千分钟的电影、纪录片、专题片各种剧集了。”中国那边的工作人员队同行的法国同行解释道:“相信杨导的能力,所有的镜头都在他脑海里呢。”

和几乎所有的的行业一样,拍摄这种事情也是熟能生巧。拍的多了,技术才能上去。但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导演,就拍摄了超过两千分钟的剧集。你们也太奢侈了吧!

这些法国人觉得牙疼,塞宾也是。因为胶片很贵啊!两千分钟正式的剧集,那就可能要用掉三到五倍的量才能剪出两千分钟的正式剧集。

那玩意儿剪的就是钱啊!法国培养新锐电影导演都玩不起这种搞法。为什么现在导演都是老头子居多呢?因为老头子在圈里的年头够长,积累的拍摄分钟数够多,想法也就够多了。说实在的,那些法国人真的不太相信这些中国的导演能怎么拍出东西,尤其是那些空镜有什么用?

但是当样片送给法国文化部门看了之后,文化部门连夜上给了戴高乐总统看。看完之后,戴高乐都忍不住拍巴掌:“让他们拍!让他们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