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醍醐灌顶(下)
37
(对上一章的一句话进行修改,不该分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应该统称为无产阶级)
“失地雇农是无产阶级,一旦失去雇佣,没有了经济来源,就会成为流民。因为知道了其本性的好拿捏,所以雇佣其的大地主与种植园,对失地雇农动则打骂。每年被地主、庄园主逼的喝药自杀、跳水自溺的失地雇农不计其数。”
“如失地雇农情况的还有城市工厂里的无产工人与手工作坊里面的工人。其工作环境比种植园更加恶劣和严酷。虽然薪水会高上一些。但是因为繁重的劳作,所以进入工厂的工人即便没有受伤,也往往难以活过四十岁。他们都是被活活累死的!所以他们与失地雇农一般,都对革命抱有极大的支持。希望改变生活。”
“而有地雇农情况虽然比失地雇佣农稍微好些,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克萨达还在继续讲着。
希尔维托惊觉,周围的人都拿出笔记本和笔,开始在记录,而他也急忙找了本子和笔出来记录。
“巴拿马经过多年的殖民与买办阶级的统治,掌握在真正巴拿马农民手上的土地是很少的。”
“有地雇农往往手上只有三五百平米的土地可以耕种。因为买不起化肥,所以产量不高。种植小麦、玉米,家里田地一年的产出,尚且不能满足一家三五口人的基本口粮需求。”
“同时还要应对苛捐杂税。除了政府摊派的税收之外,还有乡村部落里面一些长老摊派下去的事物。导致这部分有地雇农不得不在忙完自家农活之后,去参加种植园的临时雇佣劳动。”
“而这部分雇农,因为和失地雇农不同,不是种植园的长期雇农。所以所获日薪甚至比长期雇农更低。给的粮食和钱作为糊口已经是不足了。”
“所以有地雇农每天除了工作之外的时光往往要进林捕猎,下河摸鱼。才能勉强维持住一家的生计。”
“但因为其手中尚有几百平米的可耕种土地,所以没有失去全部的指望。只是在绝望线上徘徊,尚未彻底跌落低谷义无反顾。可将其称为半无产阶级。”
“而同为半无产阶级阶级的尚有在工厂里劳作的师傅,种植园里的工头,以及小贩、商店店员、小手工业者等。因其收入比一般种植园劳工或工厂职员的收入高。所以他们能余下些许钱财。或是于乡下盖房,亦或者是勉强在城内有一个栖身之所。”
“但是其工作往往无法保证能否长久,所以此类人群总有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再加上他们与普通的农民、工人在同一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劳作。所以他们对改变现状,拥有长期稳定的工作与更好的工作环境有急切的需求。他们对革命是既怕又支持的。怕的占两分,支持的占八分。”
“而即便是小资产阶级,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吗?我的意思是不见得。”
“小资产阶级,如自耕农、小手工业主、小知识份子、公司小职员、小律师、小商人、中小学教员、部分村落部落长老都属于这一个阶级。”
“虽然这些人在经济地位上同属于小资产阶级。但是却有三个不同的地方。”
“第一部分是每年都有剩余钱粮。既是用体力或脑力赚取了劳动所得。除了满足了家庭开销之外,每年尚有剩余。这种人对于向上爬,祈求更高的位置,赚取更多的钱财。置换更大的房子,有极大的执念。所以他们往往会费尽心机的巴结上司、示好上官。他们迫切的希望自望己能成为中资产阶级,或者是成为买办阶级。尤其是其接触的环境,往往能看见那些中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群体,他们往往是垂涎三尺的。巴不得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这类人对革命是有怀疑态度的。而这部分人在小资产阶级是极少数群体,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群体。”
“第二部分人和第一部分人虽然同处小资产阶级。但是每年所得却难以有多少结余。往往辛苦一年,混个饱肚,几件新衣,便是一年所得。他们想要发财的愿望不比第一类人小,但是运气和老天不让他发财。这些年,外国资本主义对本国越发压迫剥削。导致这些人要是如往常一般工作,往往不能维持生活,只能加紧多工作多加班。以维持生活。”
“这些人一边骂外国资本势力为大吸血鬼,一边骂本国官僚为小吸血鬼。他们感受到了压迫和剥削的酷烈,但是对于革命和游击队是否成功却抱有怀疑态度,怀疑其未必能成功。理由就是美国人那么强,人家海军、陆军、空军都是世界强军,游击队和革命怎么成功?”
“所以在多次接触下来,这部分人不肯贸然参加革命,但是又绝对不反对革命。采取了中立态度。这种人在小资产阶级中人数最多,占据一半。”
听着克萨达在讲台上把切·格瓦拉写的文章一点点的念出来,希尔维托只觉得脑海中很多原本想不通的东西都在一点点的想通了,他迫切的希望克萨达继续讲,多讲一些。
“而第三部分,则是生活逐渐下降的小资产群体。因为美国在内的国际资本集团对巴拿马国内的剥削越发的加重。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群体已经无法维持小资产生活。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每年的收入都在结余,逐渐的开始向半无产阶级滑落。其内心惶恐不安极大。每日都在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每日都在怀念之前的日子。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和现在生活的比较,所以他们开始有了支持革命改变现状的想法。这部分人在革命中是非常紧要的。是小资产阶级中的左翼群体。”
“而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代笔的是巴拿马国内为数不多的民族资本阶级。其所有者往往是巴拿马本国人。他们一般与巴拿马政府中的部分官员有所关联。他们一边要给巴拿马政府内部上缴利润,以换取官方保护。一边又要受到境外资本打压。所以其往往觉得痛苦。他们对国内革命抱有矛盾心态。被外资打压被官员剥削被美军欺负的时候觉得痛苦。但是革命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又觉着会威胁到其成为大资本阶级的发展。”
“如巴拿马内政官员内斯德前些日子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我们国家既不能完全被美国资本主义掌握,更不能倒向苏中红色革命的怀抱】。”
“这个阶级所图谋的目标乃是民族资本阶级统治这个国家,最后形成如美国一样的资本集团。但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现如今国际形势无非两种,一种是团结在苏中红色旗帜之下的无产阶级革命。一种是一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反革命。这些首鼠两端的中间阶级,要么幡然醒悟成为红色革命一员。要么并入美国资本主义旗下,成为其燃料。”
“巴拿马国内中产阶级幻想的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也仅仅只能是幻想。”
“而巴拿马最大的毒瘤就是买办阶级与大资本阶级。买办阶级包括现政府内诸多以美国马首是瞻的官员。以及巴拿马运河两岸部分帮助美国维持控制的部落长老。以及帮助美国大资本阶级控制剥削本国人的各种企业高官、种植园、矿区主事等等。因为其人生依附于大资本主义,如寄生虫一般,是强依附性关系。所以大资本阶级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不敢有一丝丝的违抗。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反动派。”
“而以美国为首的大资本阶级,其一边控制着巴拿马运河,一边大肆侵占我国土地,开启种植园、矿场。将本国资源收入其囊中。同时控制本国铁路、公路、大医院、诸多学校等。将这一切列为其效力。”
“而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不少的失去土地的流民,只能在城市中打短工糊口的流民。他们生活不安定,会成为土匪、帮会之类的组织。如何处理这一批人,将会是最大难题。这些人有血勇,却也有极大的破坏性。他们因为被欺压而被迫成为土匪、帮会成员,如果善加引导,也可成为一股革命力量。”
“还有巴拿马运河沿岸的主要村庄、乡镇、城市,其中不论无产、半无产、小资等各阶级,都被驻扎在巴拿马运河的美军欺压乃至凌虐过,或许就有家人朋友死在美国人手中。他们对外国势力和大资本主义的憎恨程度也是最高的。他们也是我们革命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大资本阶级、官僚、买办、打地主,以及付属于他们为他们摇旗呐喊的反动知识分子都是我们的敌人。数量最多的失地雇农、无产工人是我们革命的中坚力量。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些摇摆的中产阶级,其中的右翼分子是我们敌人,左翼分子属于可以争取的对象,但是我们需要时刻对他们有所提防,不可让其扰乱我们的革命路线,窃取我们的革命果实!”
当萨克达把整篇文章念完之后,希尔维托整个人都出了一身汗。第一次他的思维这么通透。他第一次真正的明白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了。
再也不是从前那种,明明知道有敌人,但是却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了。
这种通透感,就像是自己是个高度镜视眼,终于配上了一副合适的眼镜了,自己终于能清晰的看清楚这个世界的模样了。他看着台上的克萨达,又看看周围的同学。有老翁,有农民,有工人,有妇女。他们衣着简朴,但是现在希尔维托突然觉得,也许他们比自己的那些同学们更懂巴拿马,更懂要做什么。
Ps:最近看小红书中美对账有感,其实美国底层老百姓就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他们知道有敌人,但是敌人在哪?他们不知道。所以他们有武力有枪,却也只能当个愤怒的废物,把枪口对准那些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最终制造一起起枪击案。没有纲领和思想指导的行动只是莽夫的武装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