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好消息
88
张祥想要那帮子老兄弟们发扬一下无产阶级钢铁工人的余热,还真别说,他们是真的发啊。
毕竟这些老伙计们也都是遵从了国家的法律,没搞什么父子相继这一套。
工厂不允许,国家不允许,社会风气上面也因为李锐多年坚持不懈的宣传,所以也是极度反对这一点。
甚至李锐前两年针对刘、纪两人的时候,还专门写过一片讽刺文章《红色江山万万年?》。
就是针对那些想要坐江山的人写的。中国自古以来是上行下效的,上面连官员都抓的这么狠,下面的自然也不会轻松。
普通工人还是按部就班的遵照法规来吧。本时空之中,中国的工作岗位没有元时空那么紧缺,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用工荒。无非是工作没那么好罢了,大家倒也犯不上为了这事儿把自己给弄进去。
但是自古以来,人都是不患寡患不均。钢铁厂工人的子女找的工作可未必有在钢铁厂上班的父母好。
这两厢一对比,这些老伙计们当然是一个个的生气的很。
当然会有人觉得张祥多管闲事,贵州的事情关我们北京的工人啥事。你那啥独山县的事情,咱们听都没听过。
张祥却言之凿凿的对那些人说道:“你说的好,屎盆子不扣在你头上,你是不知道臭。等真扣在你头上的时候你都被淋了一身了。你还不趁着被扣头上之前动手?”
这是话糙理不糙。而且这事儿真的是关乎工人阶级的利益啊。所以张祥在几番劝说之后,不少人就真的决定和张祥搞一搞。
尤其是一些退休的党员干部们,他们更是看不惯这事儿。他们觉得,至少要向上面举报一下,让组织上去调查。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绝对不能姑息。
这一帮子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的老头老太们真的打算搞点什么事情的时候,那还真的能搞出不小的动静。
他们是直接写联名信去了,一封信直接写到了纪委去了。
还真别说,一个张祥,一个蒋建国。两个人从不同的方向都搅动了一番风云。
那小小的独山县,原本在北京这都没几个人知道的地方,现在却成为了几个大员案头上的文件名了。
纪委的康生手上拿着两份文件,嘴角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有些渗人。
而这种笑容却是让人不舒服。因为康生自己也很不舒服呢。
“那个中学生的杂志说的那个苏月,还有这些工人们写的举报信。啧啧。”康生啧啧了两声,里面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这些年搞中央巡查,说实在的康生都有些杀腻了。
康生这人很复杂,不能简单的说他是好是坏。但是要说他是个酷吏,是一把锋利的剑,这个评价能准个六七成吧。主要要看这把剑是在谁手上,谁在使他。
要说康生有多弑杀多喜欢整人?倒也未必。更多的是一种工作需要。中央需要他去整治贪官污吏,那么他就去做了。因为他敢得罪人,搞人也敢真的搞。
不过贵州这边的事情,康生听说李锐那边正在制定对云贵川地区的产业规划。
所以他打算先去问问李锐那边的意见。康生很清楚,现在国家要以发展经济为主。自己不能随意破坏计划经济委员会订下的发展政策。
计划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内。
四十出头的李锐还看不出一丝老态,因为他始终相信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从主席的经历就能看出来,早年间和主席一起革命的人之中不是没有能和年轻时期主席相比的大才。但是一个两个都中途夭折,有的人就是生了病就去世了。如果他们能一直成长下去,未必不能成为国之梁柱。
但是死的早,什么革命都进行不下去。
所以李锐现在越发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了。早睡早起戒烟戒酒,适度运动,甚至连口味都变了。从前最爱吃的油炸和烧烤食品都很少吃了。
现在的李锐要说他三十二三也是有很多人信的。如果不是鬓角有一些白发,真的是看不出年纪。
而鬓角的白发则是他这种用脑过度的人不可避免的。
看到康生的来访,李锐意外也不意外。
“为了贵州的事情来的?”李锐一下就猜到了康生的来意。
康生哈哈一笑:“什么都瞒不过你李主任啊。难怪大家都说这中国的事情,你李主任能知道一半。”
李锐给康生泡了一杯茶:“喝茶。闹得这么沸沸扬扬能不知道吗。”
“《新中学生》杂志在全中国每个月发行接近百万份呢。全国各地的中学生都能看得到。他们最新的特刊《救救孩子》那可是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很大的大反响啊。”
李锐指了指自己身后的中国地图上东北地区:“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乃至于学生群体们想要对身边的同龄人开始互助救助的行为。我觉得这很好啊。我们年轻的同志们也有了自己的觉悟。”
“而贵州那边,我们原本就是制定了产业扶贫计划。但是他么哪里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顶班制度,那么没什么说的,该杀杀该抓抓。我们计划经济委员会会快速调整政策的。我们又不是一群不会动的机器人。”
康生抬眼看向李锐:“不会有问题?”
“不会。”李锐笑着:“原本我们就打算对西南地区进行一场大的改革。不过刚好趁着这个势头做了。老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嗯?”
“华南、华中、华北,东北的大联网体系,基本覆盖完成了。”李锐的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