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配合
90
四区并网,这对于新中国来说是个大事。在第一次并网测试结束之后,华北大区又和另外三大区进行了多次试验。
十二千字节的传输速度有多快?如果是站在元时空后世的人来看,这个速度太慢太慢了。
十二千字节每秒的传输速率连一个网页都打不开,连聊天软件都会变得极其卡顿,想要和朋友们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情包大战也只会变成一场酣畅淋漓的赤石。
但那些都是元时空后世提升了网速后,各种互联网公司和软件应用商们不断的增加额外的用户体验,所以才增加了大量的冗余。
如果只是单纯的传送最初级的文本,十二千字节可以传送差不多一千五百个字符。也可以一秒钟的时间传递一张低质量的黑白图片。
而这其实已经满足了最初级的网页构建的基础了。
元时空后世的网页设计的花里胡哨,有各种特效,那确实是会花掉很多数据。
但是如果只是在互联网建立的初期,就建设一种纯文本和基本图片构成的网站呢?
这是可以构建,并且可以访问的了。
最重要的是,已经可以做到远程的基本访问了。
四大区合并网络之前,李锐就已经布局许久了。
网咖的存在是为什么?就是为了培养大量的技术员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员都可以进入网咖的核心去学习。
很多人是在各地的工人俱乐部学习电脑班的时候来培养。大学、大专、中专都有相关的专业。
这都是要提前培养的。
而这些培养也是有用的。因为这些人培养好了,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着各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把网页建设好,网络访问建设好。
所以当主席和总理在六月份来到北京基地时,陈明远让主席和总理坐在一台电脑前。在简单的教了他们如何使用键盘和鼠标之后。
他笑容满面的对着主席和总理说到:“主席,总理。现在你们可以尝试输入这些指令。就可以尝试访问了。”
主席和总理是去过李锐的那个网咖的,其实对于网络并不稀奇。他们都在李锐的指点下尝试过沟通元时空的网络。
但是那毕竟是另一个时空的东西,本时空的网络才是他们真正的重视的。
所以在陈明远的指导下,主席输入了一个网址。那是上海纺织一厂的访问代码。
“这是内部访问代码,需要内部权限和联网。从这里我们就能直接看到上海纺织一厂的内部生产量。”陈明远为主席他们介绍着。
确实如陈明远所说,主席和总理他们直接能浏览到上海纺织一厂今日的实时产量,数据每十分钟更新一次。
主席和总理都看的啧啧称奇。
而李锐则是在一旁说道:“四大区的初步联网已经完成。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能实时监测联网工厂的每日产量,和库存。同时还可以查看到联网城市内的主要物资的消耗和库存。以及大型商场的消耗和库存。”
“比如说哈尔滨的糖果厂,今日生产了二十吨糖果。我们可以监察四大区的主要百货大楼的糖果销售量。我们倒也不需要每个百货大楼都布置网点,因为我们现在的成本和技术做不到。但是可以在每个城市设立一个信息集中处理中心。由其进行反馈。”
“以此来得知每个地区的需求。然后在根据此来调度。比如根据消费趋势,我们预测未来广州地区对糖的消耗量增加。所以我们可以对哈尔滨生产的糖进行调度,提前进入广州以备不时之需。”
“同样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武汉钢铁厂的煤炭消耗量与钢铁消耗量。实时监测,然后实时的与铁道部门进行计划,进行更早的铁路运输规划。这些规划甚至可以提前一个月两个月。这样能减少铁路运力的因为调度不合理而造成的运力不足。”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汉阳地区未来的走势,未来一个月汉阳可能有三十吨棉纱的缺口。我们可以提前做出反应……”
李锐对主席和总理说着这些。主席和总理也是纷纷点头。
主席更是呵呵笑的说道:“这倒是方便了管理了嘛。”
其实真正方便管理的还不止这些。
为了这次并网,李锐已经筹谋多年了。很多东西才刚刚浮出水面。关于人口户籍的管理监控,对于财产的登记,对于地方部门的监控等等。
这些是在小会上才会讲的东西。李锐是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这些内容说出来的。
当然,四大区并网之后,李锐还发现了一个问题:“我国的华东、华中和东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了。”
这是在主席和总理他们参观完华北主基站后,李锐在私下里提出来的问题。
因为本时空之中,中国没有和苏联闹掰,赫鲁晓夫也没有上台当老大。更没有在苏联那边挥舞着玉米棒子对中国进行战争威慑。
所以中国没有进行元时空那样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这对于在中国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
坏处就是中国没有搞三线建设,所以没有像是元时空那样,直接拉动三线的建设。毕竟当竟时产业分过去,那么铁路、道路都需要修建。还可以雇佣当地人口,解决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好处很简单,元时空之中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中国一边防备美国一边防备苏联。导致了东北中工业区,华东传统轻工业区都不敢过度发展。生怕战争一来,人家的飞机大炮坦克直接把这些工业区夷为平地。
那样中国的战争潜力就全都丢了。
所以三线建设、地下长城、备战备荒就都来了。
国家必须从这些传统工业区中拆分一部分产能去相对更安全的内陆地区,乃至于山疙瘩里面进行建厂。
比如说元时空的江西景德镇,就有从东北哈尔滨拆分来的汽车厂和直升机研究所。让这个江西的小城多了几千名东北工人在江西落了脚。元时空后世著名的昌河北斗星和武直十便是在此诞生。
而这是发展的好的地方,毕竟景德镇是传统手工业城市,也有一定底蕴。
另外一些直接迁入深山的工厂,在战争高压之下几乎没有正向收益。也就是说把它们安置去深山的耗费比它们在深山里能产出的受益更多。
这也导致了后期这些厂房的大量荒废。在元时空就能看见,不管是云贵川还是在中原地区都有大量这样的厂区乃至于围绕着厂区展开的小镇被荒废。
这从单纯的发展角度来说,是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毕竟要分产能出去,要分产量出去,要分技术员工程师出去。
而本时空之中,中国没有做这些。减少了这些支出,这些没有分薄的产业可以在本地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