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学习上网
95
有的人会被时代给抛弃,而且时代的车轮将人抛弃,从人身上碾过的时候,往往不会发出任何提示。
就像是苏大昌,他的先进和进步是相对的。他定然是比从前他认知里的父母进步太多了。但是他的思想和观念,在本时空的六十年代,却已经是落后的了。
而这种落后,往往是相对的。是另一批人,另一批新时代的年轻一辈们给对比出来的。
所以他会被时代抛弃,就像是主席所说的一样,未来总归是年轻人的。
本时空的六十年代,新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了。比元时空八九十年代还要提前。
如远在泉州的蒋建国还在和自己的笔友写信交流呢。
还在上大专的张财和他的同学们走进了大专的计算机课,而讲台上的王老师正在唾沫横飞,并且兴致勃勃的讲述着一个对于所有计算机专业学生们熟悉,但是又陌生的课题。
“网络!”王老师站在白板前用水笔在白板上大力的写出这俩字。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网络吗?”
这题问的有些太简单了,导致了下面的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如果是其他专业的学生就不说了,但是电脑专业的大专学生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呢?毕竟在学习的专业课上就有专门介绍这个。
而且在很多流行的科幻小说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设计。本时空之中,中国的科幻小说发展比元时空要来的猛烈快速。
因为李锐搞的大量的科幻电影大大的拓宽了民众的认知。再加上中高等学府的建设比元时空更多更快,大量接受了中高等教育的年轻一辈,也在科幻世界杂志上投稿。
就像是于敏在读书的时候就很喜欢写科幻小说投稿去杂志社。现在他要是有空,也动笔写一写。就是投稿的少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写出什么不该出现在杂志上的东西。
网络的概念早就被这些大专生们了解并普及。
在科幻小说里,网络这东西太重要了。毕竟有李锐这个后来者,他让人时不时放出来的设定就是更接近后世的网络。
本时空之中,这些学生们对网络的理解也更加的准确和务实。
所以面对老师的询问,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道:“知道!”
王老师面色有些激动:“同学们,你们既然知道网络的用处,那么我也不和你们卖关子了。”
“在这里,我可以和大家说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国家已经架设了初级的网络。并且!”
说道这里,王老师顿了一下,而这个时候在场的所有学生都已经开始热烈的讨论。
而王老师则是看着同学们在热烈讨论,然后等他们讨论的差不多了,他才开口说道:“并且,我们学校也已经接入了初级网络了!”
王老师这句话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计算机专业课在这年代的分数挺高的,大专里能学这个的成绩都不差。
本时空之中的大学和大专,李锐早早的就做了分流了。
因为吃过后世的亏,所以直接做了区分。大学这条线路是做科研的,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物理研究。因为元时空中李锐等上过大学的学生都知道,大学的很多课程上的都比较泛泛,真的东西还是要研究生的时期学。
这就是因为很多大学课程就是为了研究生阶段做的预科。
而要让这样的大学生直接去干活,他们的专业似乎又不够。
所以李锐直接给分了,中专到大专这条线是直接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和工程师的。
高中到大学这条线,是为了以后的研究人员做准备的。
而大专以后想要走大学的路线走研究路线也可以。
这些大专生,以后要面对的就是直接的工作了。
而现在,他们就要直面他们以后工作需要搞定的东西了。
这所大专的计算机室内,王老师有些激动的对同学们说道:“现在大家开始开机。”
学校的三十台电脑都开启了。现在电脑还是比较贵,所以差不多是两个人分一台电脑学习和使用。
现在大家都挤在小小的电脑屏幕面前,看着初级的操作系统。
王老师在讲台上说道:“我们已经更新了电脑的设置,这里有说明书,大家尝试在这里输入网址,可以访问这些网站。”
王老师给的网站,当然不是主席他们访问的那些后台程序。那些工厂的后台程序是独立联网的,并不和民用网络连接。民用网络也无法访问它们。
而张财有些激动的按照说明书的方式来输入网址,首先打开的是一个新闻网站。
这是一个在后世目光看来很简陋的网站。没有任何设计美学可言。就像是单纯的报纸的电脑版。
而在今天,这新闻网的头版头条正是贵州的新闻。
《贵州扶贫在行动》
《坚决打击父子相继的顶班制度》
如此等等的新闻都在网页上面,还有相关的照片。
并且张财和他的同学们点开这些网页,查看这些新闻,发现这些新闻的长度远超普通报纸的容纳量。毕竟报纸需要考虑到排版,还有整个报纸的印刷长度。
所以很多文章都是要对文字数量做妥协的。
但是网页版就不一样了。打开网页上的文章,人家可以直接甩出几千上万字的文章,详细阐述问题,还可以贴上相关的图片,甚至还有跳转的连接,作为信息的补充。
一篇文章看下来,比看报纸获得的信息量多多了。
张财看着这些内容,他想到了自己老爹所关心的贵州问题,还有那个苏月,看起来是要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