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愚昧的与先进的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九十三章  愚昧的与先进的

93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苏大昌是不知道的。

因为他就是个腌酸菜厂的职工罢了。这些国家大事距离他很远。而且就如他媳妇说的一样,他自己并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就连收音机也只是掐着点听笑话和音乐类的节目。新闻类节目?那玩意儿是看不了一点的,多无聊啊,谁喜欢听那玩意儿啊。苏大昌就像是这个时代中那些愚昧落后的代表。

他们因为国家的发展而得到了好处,甚至是远超他们本身能力、见识的好处。用老话说就是德不配位。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风口上的猪。他得了时代发展的红利,把他一个解放前在腌酸菜作坊里打杂的小工收编成了国家工人。十几年的时间,小工成了大工,一个月拿着五十块的工资,总还觉得自己挺聪明挺有本事的。就像是现在呢,他就觉得自己特别聪明的要干一件事。

那就是去妇联那边把苏月给接回来。虽然说昨天晚上去找赵四吃饭,结果没能找到赵四父子,但是苏大昌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觉得是这俩人可能出门了。说不定人家也下馆子打牙祭去了。

而今天不把苏月接回来是真的不行了。家里的婆娘太烂了。

这么多天了,卫生也不收拾,吃了饭的碗筷也懒得洗就堆在水池那里。脏衣服丢在那里也不管。整个家里都是乱七八糟的。自从苏月七八岁能帮家里干家务事之后,自己这老婆就越来越懒了。这两年就越发的懒,已经什么什么活都不愿意干了。家里有点活就是打发苏月去干。

反正洗衣做饭打扫拖地都是苏月在做。自己这婆娘是做不了一点。

苏大昌突然觉得,要是以后苏月嫁出去了,自己这日子怎么过啊?但是总不能招一个上门女婿吧?

哎呀,都是事儿,想想都麻烦。自己这个当爹的够可以了,还想着把苏月嫁出去去老赵家呢。跟人家吃吃喝喝多好。也就是多干些家务活嘛。

说起来,人家也就是图一个苏月勤快。

想着这些,苏大昌和媳妇也就来到了现在苏月被暂时安排落脚的地方。这里是当地妇联一个基层干部马大姐的家里。这家两个女儿没有儿子,都是和苏月同龄的。

马大姐也就让苏月最近这些日子里和自己的两个女儿挤一挤,三个人挤一个房间。

一开始两个女儿还有些不乐意。毕竟没人喜欢自己本就不大的房间还要分给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住。后来还是马大姐做工作,和两个女儿说苏月的情况,这俩闺女才同意的。接下来的几天里,苏月也知道自己寄宿在别人家里不太好,所以家里有点活她都抢着干。打扫卫生,整理杂物,扫地拖地什么的,可实在是太有眼力见了。搞得马大姐一家都不好意思了。“小月啊,你休息一下。来吃点点心吧。本来是说你来我家住一段时间的。我说我照顾你,结果你来我家这么勤快,什么活都干了。我都不好意思了。”

马大姐今天特别去买了一些女孩子爱吃的小甜食点心。作为妇联的基层干部,其实马大姐的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三十块钱左右。她丈夫当老师的,一个月也是四十多块钱。马大姐笑呵呵的把自己今天买的小点心给拿了出来。

这是去百货商店买的一小盒巧克力饼干。当然,是代可可脂的。现在纯可可脂巧克力国内只能进口,那玩意儿很贵,现阶段还没办法走进千家万户。毕竟可可豆在全世界也就是那么些地方可以生产,巧克力一直属于食品中的奢侈品。

不过代可可脂的就已经很好了。尤其是这两年技术发展不少。这一包十二片代可可脂巧克力饼干,算得上是很高级的零食了。

马家的两个女儿也围了过来。

“哇!巧克力!”“妈,你发财了!”两姐妹双眼期盼的看着马大姐,就想着吃呢。

“哼,你们俩就知道吃。家里的活你们是踢一下干一下。一点眼力见都没有。你们啊,懒死得了。就你们这,以后别说成家了,就你们自己搬出去住,宿舍都不知道要住成什么样的垃圾窝。”这年头家务机器少,做事基本靠人工。双职工家庭,家里谁的事情不多啊。所以孩子很早就要参加家务劳动了。偷懒?那是不行的。

马家的两个姐妹也就是打个哈哈敷衍一下老娘,然后就笑嘻嘻的一人一块饼干拿着吃。苏月是不好意思自己主动拿的。不过马家的大女儿直接拿了一块给她。“苏月,你拿着吃。你别不好意思,你家爸妈要把你卖了,你以后就别理他们。要我说啊你以后就别和他们来往了。”

马家的小女儿如此说道。这话多少说的有些叛逆或者说是惊世骇俗了。毕竟这才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呀。

所以马大姐一巴掌拍在自家小女儿的后背道:“你瞎说什么呢?”马家的小女儿吐了吐舌头说道:“妈,我又不是说你。你和爸对我和姐这么好,我们怎么会不管你们呢?我说的是的苏家的,那父母太不行了。”

对于马大姐来说这都是惊世骇俗的话。她是没法认同自家女儿说这话。所以她转头对苏月道:“你啊,别听妹妹胡说,你以后啊还是要好好的读书。你不是能考到年纪前十的成绩嘛?以后可以去市里读高中或者读中专呢!”“别信你爸说的什么没好工作,女人不如嫁一个好老公。这都是废话,你想想啊,你要是读了中专、高中,你以后的工作也会更好一些,你能认识到的男孩子也会更好一些。”

“你不是说你羡慕你那个笔友蒋建国那样的日子嘛?咱们生下来没有,但是咱们自己努力,靠双手创造出那样的生活条件啊。到时候你的孩子就能过上你笔友那样,甚至比那更好的生活了。”

马大姐是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本时空六十年代的人对早恋的管理其实并没有元时空八九十年代那么严。

毕竟这年头很多人二十就结婚了。而且当了多年的妇联干部,马大姐见过的事情也就多了。

她又不是没见过十五六岁的女孩意外怀孕的。最后哭哭啼啼的闹到妇联的也不少。她哪里能不清楚这年纪的少男少女都是青春慕艾的年纪呢。

尤其是自己还有两个女儿,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直说。所以她总觉得堵不如疏,很多事情说开了,反而会好很多。毕竟国家也是在提倡这些。她这话是说给苏月听的,更是说给自己那两个女儿听的。相比于自己父母的愚昧麻木,在马大姐这家里,苏月感受到了另一种温度。原来,人可以有另一种活法的。

其实马大姐家的条件并没有比苏大昌家好什么。虽然马大姐家是双职工家庭,家庭收入比苏大昌多了十几块不到二十块。但是这家也多一个女儿啊。花费也更多一点。马大姐家的两个女儿都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大姐想要去学化学,小妹想要去学电脑。苏月虽然成绩比这两人都好,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的考虑过自己应该学什么做什么。

但是她看着马大姐,她突然觉得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她拿着巧克力并干对着马大姐认真道:“马阿姨,我以后能去妇联工作吗?”

“你要有这个心,当然可以。”马大姐有些讶异:“不过为什么呢?”

“因为我想要成为和你一样的人。我要是也能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人就好了。”苏月说的无比认真和坚定。不管她的日后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在这一刻,她的坚定和确信比黄金还要真诚。

PS:晚上还有一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