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能免俗
121
李锐是开心了,因为只要美国人愿意这样搞下去,那么他们自己都能把自己的技术苗子给拔掉不少。
说起来很可笑,一个国家怎么会有人主动毁掉自己的技术发展路径呢?
但是这事儿放在美国身上有很正常。主动拥抱虚拟产业,主动抛弃实体工业生产,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无非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之前的尼克松总统对资本过于放纵了。尤其是基辛格一直想要搞怀柔对抗,依靠美国的经济优势来对抗中苏,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武力。
这样一来,就给了很多可操作的机会。
金钱和权力对人来说就是一种药,它可以是长生不老药,可以是救死扶伤药,更可以是多人心智的蛊虫之药。
资本一旦开始扩张,除非有依靠大毅力,乃至于不惜动用武力。否则是很难斩断它的。
很显然,美国已经开始慢慢从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慢慢蜕变。正开始逐渐往财阀集团的资本主义靠近。
国家资本主义至少会考虑国家的强大,在此基础下会考虑到国家下的人民们能不能生活,因为人民是国家强大的基石。所以国家资本主义不会太过分,甚至很多人会觉得在国家资本主义下的生活其实也不赖。
但是财阀公司的资本主义,是以小集体乃至于单人的富裕和权力增长为基础。其本质就是掠夺更弱小的群体。贫穷者让他们更贫穷,富裕者让他们更富裕。所谓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说的便是如此。
就像是李锐所知道的原时空后世的美国发展。以美国住房为例,从前罗斯福新政一直到原时空的七十年代,美国的住房福利其实都不错,美式自建房的价格是一个工厂工人借点钱就能搞得起来的。到了八九十年代也算是还凑合。无非是贷点款,也能搞个小木建或者小公寓。
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李锐穿越前的2020年之后,美国的住房就在往敲骨吸髓的方向狂奔猛冲。
首先是美国穷人最后的地盘,房车营地被大量的打包卖给了资本公司。原本应该是最便宜,最容易落脚,也是穷人最后一块遮羞布的地盘也开始变得昂贵。
资本公司开始所谓的装修,实际上不过就是把房车营地的草坪修了一下,装了几盏灯,搞了个公共厕所。而租金直接上涨五成。而全美百分之六十的房车营地已经落入资本公司之手。他们打算垄断全美的房车营地。
而所谓的中产阶级又会好点吗?也不会。自从2020年之后,美国新建的传统住宅,其中有七成是直接卖给了同一家资本公司。而它的经营模式则是用更低的首付更高的利息卖给所谓的中产阶级。同时全社区都有它制定的严格规定。如果不遵守,会被处以高额罚金,如果不缴纳就直接没收房屋。
李锐在原时空之中都大开眼界,想着美国都经历过了零八年次贷危机的教训了。他们总不能在同一件事上摔两个跟头吧?
但是2022年之后,新的美国房屋理财市场,继续成为全美乃至全球跑的最快的理财市场。那些在次贷危机时摔了(或者吃了)个够的金融机构们,又进入了一场新的狂欢时代。
所以李锐一点都不质疑资本主义的非人性。和不理智性。
资本主义确实是充满兽性的东西,丛林法则也确实是资本主义的基本法则。因为他们就是这么个玩意儿。今天吃饱了,哪管以后啊。
所以李锐看着约翰逊和霍华德,看着他们在全球大出风头,李锐不想揭穿他们。相反的,还想要帮一帮他们呢。
最好是让他们能在世界上的风头更大一点。
李锐是希望中国能生产更多,更好,更便宜的东西。以后卖去美国和欧洲,逐渐的肢解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
其实对抗这些国家,最好的良药就是给他们喂下中国这带毒的胡萝卜。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开始更好的发展我们国家内部工业啊。”李锐挠了挠头。
需要发展国内工业,还需要让现在已经出现了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平衡一下。
作为计划经济委员会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规划了。
就比如说贵州那个地方吧。
现在中学生杂志上已经从单纯的对苏月问题的帮助,转换成了一群中学生们投稿发问辩论:苏月问题的产生,到底是经济发展问题,还是封建残余思想问题。
中学生们能开这样的大讨论,李锐是很欣慰的。毕竟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学生都将是国家的主要建设力量。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愿意主动去打破这些糟粕,这才是最好的。
而在李锐看来,这个问题其实是经济发展和封建思想残余而集中在一起的混合问题。
还记得【经济建设和思想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李锐现在想一想还真的是没有错。
所以以贵州为例,不仅仅是对贵州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结构性扶贫以此来促进贵州的发展。
同时还要开始对贵州山区进行调庄移民的工程。
其实这个工程在李锐最开始穿越来的时候就考虑过了。不仅仅是贵州,还有青海、甘肃、广西、宁夏、新疆等等地区。
其中有很多地区是完全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如果要发展,就需要海量的资源填进去。
投入那海量的资源,不如直接让人搬出来。搬迁到更合适的地方。
但是一开始没有搞就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钱没资源。
而现在,李锐手上终于有钱有资源了。可以搞了,同时这个年代那些偏远地区的人口也少,搬迁出来的耗费也少。
甚至于,李锐认真的思考过是不是搞打工移民。就像是现在东南、东北地区都出现了用工不足的情况。如果直接让人整体搬迁前往这些地方去务工,让他们在那里安家会如何。
李锐觉得如果自己真的干这件事,以后的历史书上说不定要有一笔骂名。但是如果真的有必要,那么该移民也是要移的。
长痛不如短痛,移民可能痛十年,但是他们接下来的人生和他们的后代会有更好的生活。
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来进行开发。能搞产业搞产业,能搞资源搞资源,能搞特产搞特产。
李锐已经和人好好的商议过,列出了一个大致的规划书。现在主席马上要退二线了。
国家权力核心要换班,需要权力平稳过度。
李锐的态度也很重要。
他要是不支持,新的领导上来也不好当。
还好,早在五年前中央就有讨论主席退下去之后的接班人。
本来刘委员一伙人是很有机会的。但是他么已经被李锐给斗倒了。也是树倒猢狲散。
倒是让原本的备选人物之一的聂帅成为成了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