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争锋相对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争锋相对

132

说起来从勃列日涅夫带着谈判条件回去苏联搞网络技术也有一段时间了。

他们到底搞的怎么样了呢?

应该说搞得其实并不是很好。

因为勃列日涅夫那一派怎么说呢。各有各的想法吧。

他们虽然说是团结在勃列日涅夫的旗帜下,但是勃列日涅夫这个人其实非常不适合当绝对领导。

因为他太喜欢和稀泥了。这对于绝对权威的领导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就像是勃列日涅夫弄到了搞网络技术的职权。但是他下面的人会想要争一下功劳啊。

这很好理解,网络技术这种东西搞起来之后,能做多少事情啊。这以后都是后世留名的好事啊。

有功劳上,那不是王八蛋吗?

所以就会有人抢。而勃列日涅夫又喜欢和稀泥,总想着你好我好大家好。

原时空之中,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他才被一众人推上苏联领导人的位置。

但是这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大家都要功劳你怎么办?

那不就只有和稀泥了。给派系内的几个势力划分一下,你做这个,他做那个。

大家一起排排坐分果果。

这样搞,其实就是大家都吃不好。

因为搞网络技术,说起来简单,但是在苏联这地方可是很难的!

因为苏联地广人稀,你要搞网络不是说动动嘴就好了的。

最次最次也要架设电话线作为信号传输装备吧。

军方的还不希望和民用的混合,所以军方本身就是一条独立的线。

苏联也不是哪个地方都有电话线的。就算是退一万步说,都有了。但是电话线需要经过交换机、解码器等等东西才能传播网络信号。

那么问题来了,基站谁来修?

苏联的地理问题一直都是很大的问题。到原时空后世,俄罗斯的网络基站都修建的一塌糊涂。信号覆盖都很成问题。

在这个时代更是问题了。有的地方就是很不好建设。

大家都想要吃肉,没有人喜欢啃骨头。

勃列日涅夫有很难强按着那些人的脑袋,逼着他们搞。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就苏联那种状况,有的时候真的是要下行政死命令,才能让这些家伙听话的。

现在都十月了,苏联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进入冬季了。但是他们铺设网络的计划还没达到预期。

“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么慢。”莫洛托夫很少发脾气,但是这一次他在克里姆林宫里很生气的质问勃列日涅夫。

“为什么我们的网络铺设进程这么慢?!”

不要怪莫洛托夫生气,因为一开始就说好了,要赶在十月革命庆祝日之前,苏联至少要贯通几条重大的网络线路。作为十月革命庆祝日的献礼。(十月革命庆祝日在俄历十月二十五日,在公历十一月七日)

尤其是要贯通从远东地区到莫斯科的线路。因为越是远,网络信号的价值就显得越高。

苏联的牛皮都吹出去了,现在如果不能实现,那就是啪啪的打自己的脸啊!

勃列日涅夫在会议室里有些脸色不太好看。

因为这是他的重大失误,他没有调和好下面的问题。

导致了那些负责困难地区的官员有些消极怠工。

他们总是会有各种的理由和借口来搪塞,或者说是在搞了,但其实进度很慢。

这让老好人的勃列日涅夫都气的不行,没有完成十月革命庆祝日前的政治任务,搞得他是一身的骚。

“远东贯通线路确实有困难。我们要克服冬季的极寒天气,还有一部分地区要穿过永冻层。我们的时间确实是慢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勃列日涅夫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错。

“我们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那么多的困难。同志们错误的估计了技术难度……”

勃列日涅夫这话还没说完呢,在他对面的赫鲁晓夫就开口道:“我觉得这不是没有估计到技术难度,而是因为傲慢。中国在东北地区架设网络的时候就碰到过和我们一样的困难。”

“尤其是中国的野心很大,他们想要用网络贯通全国。包括那些极寒的地区。他们甚至把网线迁到了漠河。那里的冬季野外最低温度也能到零下五十度。”

“他们明明有相对成熟的对抗寒冷的技术。并且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我听说下面的一些技术专家们极其傲慢。他们自认为自己能解决问题,他们自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但是他们错了,不是吗?”

在中国方面帮赫鲁晓夫站台之后没多久,他就重返了苏共中央。

可能是新斯派也觉得需要把他引他入进来,来对抗势力越来越强大的勃列日涅夫一系了。

而赫鲁晓夫重返中央之后确实是和勃列日涅夫很不对付。因为勃列日涅夫是赫鲁晓夫提拔的。

结果赫鲁晓夫被踢出去核心圈子的时候,勃列日涅夫没想着拉一把,反而是把赫鲁晓夫的势力尽可能的吃掉了。

这可谓是深仇大恨了。不说两人必须死一个,但是总要把对方搞下台才能罢手吧。

赫鲁晓夫继续道:“而且之前中方来我们这边交流数控机床。我记得那位叫做曹文清的女同志吧,她来交流几个月。是来培训我们的高级工程技师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