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想要白嫖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想要白嫖

113

两个美国学者很快就制定好了策略,赚钱,一定要好好的赚钱!现在好不容易能去中国了,还不赶紧的赚钱,还想什么呢?

其实和这俩美国学者想法的人其实还真的不少。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出来的,大哥不要笑话二哥。只不过最后能鹿死谁手,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如果他们要搞资本主义竞争的话,那么就要用资本来说话了。霍华德和约翰逊想要搞技术,或者说是直接买成品。最后用华尔街的金融方式来推动百倍收益。所以他们已经做好了很多的准备。就在他们和他们背后的人做着最后准备的时候。其实在中国国内,已经开始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内,该如何搞网络的议题了。

现在可以说一堆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佬们都聚集在了北京。之所以现在这么多人聚集过来,还真的是要托赫鲁晓夫的福了。谁叫他在伦敦那边大嘴巴呢。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网络技术,这当然要来中国看看,然后探讨一下中国能不能帮着搞一下咯。当然苏联是争论最大声的国家了。

赫鲁晓夫都被紧急叫回了苏联,接受中央的询问。

在莫斯科那边,克里姆林宫的小会议室内,莫罗托夫看着赫鲁晓夫一脸无所谓的坐在沙发上,他就有一种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不仅仅是他,还有其他的几个中央委员也是如此。

“赫鲁晓夫同志,你知不知道你在伦敦做了什么?”会议一上来,就是对赫鲁晓夫的质问。

还真别说,在这种地方被这样质问,一些心气不够强硬的人,还真的会被压制住。但是赫鲁晓夫是谁啊,会在乎你这个?当年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时候自己还怕一些,现在……谁怕你们啊。

再说了,我现在都没什么职位了,我怕你们作甚。“我在伦敦干什么了?你们总不会也觉得我气死了丘吉尔是个坏事吧。不会吧,不会吧?”赫鲁晓夫揣着明白装糊涂。这话说的,还真没法接。毕竟就苏联立场来说,丘吉尔现在是敌人。死了敌人,应该庆祝,赫鲁晓夫是功臣。关键是赫鲁晓夫气死了丘吉尔,还不用负责任,那就更是大功臣了。

“你知道的,我问你的不是这个。”刚刚开口的那个中央委员微微一窒,然后才转换口径说道:“我问的是网络问题。”“网络问题,什么问题?我们苏联有网络吗?”赫鲁晓夫咧着嘴笑着,可开心了。就像是第一次见到糖浆时的那种甜蜜笑容一样。这张大嘴啊,真的是太杀人了。苏联有研究网络吗?一丢丢了。元时空之中,格鲁什科夫他们两人就没在苏联受到多少重视。英美研究网络,并且搭建网络的时间也很晚,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了。现在的苏联,你谈网络?你咋不谈共产主义为什么还没在全球实现呢。

现场的委员们也没有想到赫鲁晓夫的嘴巴这么毒。就连一直不怎么管事的,显得很慵懒的勃列日涅夫都有些吃不消,微微皱起眉头。“赫鲁晓夫同志,我说的是你为什么要把格鲁什科夫和季可夫这样的人才送去中国,你知不知道……”“等会儿,大帽子不要随便扣。他们两个之前可是向你分管的部门投过研究资料和申请材料的。希望信息部门对他们的研究予以支持,不是你亲自枪毙了他们的提案吗?怎么,你忘记了?”赫鲁晓夫虽然是笑着的,但是这位分管信息部的委员却觉得赫鲁晓夫的笑容里是充满了风刀雪剑,刺的他几乎开不了口了。这可是太扎心了。因为谎言不会伤人,真想才是快刀。没错,这俩人是自己送走的。原本他还想要找补一下呢,结果赫鲁晓夫持续输出:“是你觉得人家的项目太烧钱了,还觉得没什么用,然后才把人的项目给毙掉了。连头都没开起来,你能说什么。”

“再说了,什么叫做我把人送去中国的啊。明明是人家俩在你们手上到处投资料,没有一个支持的。最后无奈找到我,我想着不要浪费他们的才华,去中国试试呗。万一能行呢,这不是也帮我们苏联节省试错成本吗。”“我可是一心为了我们苏联的繁荣昌盛啊,所以你别搞的对待阶级敌人一样的对待我。好像我是白军一样。”赫鲁晓夫一套连消带打,打的这中央委员说不出话来。

勃列日涅夫站出来了,他现在是中央里扮演老好人的形象,他来打圆场:“好了,好了。大家都是为了苏联好,何必分的那么清楚呢。只不过赫鲁晓夫同志,现在格鲁什科夫和季可夫同志既然搞出了这么好的成绩,我们是不是要让他们带着技术回来呢?”

大家发现没法用常规办法对付赫鲁晓夫,干脆还是直话直说了。

只不过赫鲁晓夫笑而不语。他当时放这两人去中国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他想要重回中央。这么简单的就把事情给办了?那自己拿什么给谈条件?所以,赫鲁晓夫同志不语,只是一味的浅笑。笑的这些人心里有些发毛。

最后他才开口说道:“很难的各位,这次中国搞国的技术,不仅仅是两个苏联科学家带去的,更多的是中国人自己搞的。你们话里话外是想要白嫖中国的技术成果?这件事,我是办不了的。你们不如自己看着办?”

赫鲁晓夫明确的撂挑子了。他又不傻,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尤其是还想要叫人打白工,那更是不行。苏联中央的高层们还是有些不死心。在一场又一场的小会开完之后。决定这次前往中国,不派遣赫鲁晓夫,而是让勃列日涅夫前去。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想办法用最低,最好是不要花钱的方式把整个网络技术拿回来。于是,一苏一美,两国以完全相反的两种想法和方式,派遣着各自的人员前来中国。

各怀鬼胎,各有打算。这场在中国召开的网络盛会,面上盛大,而私底下已经是暗流涌动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