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切就绪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切就绪

186

自从至联合国代表团首席新闻官的职位下来之后,马列就被任命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副台长。

对于这个四十多岁年富力强的女记者来说,这事她人生中的又一次巅峰。因为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央的喉舌,必须要由可以信赖且可靠的同志来担任职务。

这里不能有反贼和旧文人之流的群体。这也是李锐把控最严格的媒体组织,没有之一。

马列就是当年李锐亲手培养出来的摄影干事之一。这么多年了,她的抱负也是逐渐的得到了伸张。

尤其是在中国的中继卫星相继上天了之后,中央电视台就开始着手中央国际台的事宜。而中央电视台内的主要负责人就是马列。

由她来带领团队,构建初代的中央国际台的班子。

对于李锐的布局,其实早就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

最早的时候就是利用苏联的卫星去中继一些电影电视剧之类的节目。

尤其是李锐这么多年来,一个劲的搞各种或高级,或有趣,或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电视节目。

在海内外真正的搞出了一大帮的观众。

再加上李锐掌握的网咖搞出了大量的后世技术,现在在电视信号格式、传播制式、色彩模拟等等技术上,中国已经是全球的领头羊了。

当初欧美有厂商来香港,想要采购一大批相关设备(中继站、信号解码器、电视主板)等设备的时候。国内是有人反对的。

反对的人说的也是很有道理: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卖给了欧美商家,他们肯定是会用在他们的产品上面的。我们现在电视的技术优势不就没了?这样还怎么提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而且我们这样算不算通敌?

这些反对的人所说的话,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冷战有自己的冷战思维。

不过李锐一力主张,一定要把技术输出出去。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以此来统一(或者大部分统一)全球技术格式。

当初李锐和刘、纪两人对峙的时候,因为他因为有过这方面的主张,所以被刘、纪二人抓着狠狠的攻击过。

那个时候中央电视台的副台长马列因为支持李锐,还被直接撸掉官职去食堂当了半年的煮饭阿姨。

而那时候支持李锐的金陵电视厂高层领导也被撸了一大半,就连卫星方面的领导人和技术专家都受到了冲击。

如果不是李锐发动所有的能量去保住这些人,鬼知道会有多少损失。

而现在,当初那些反对李锐的人就要知道当初李锐的选择有多么的明智了。

因为向欧美厂商提供了技术支持,所以欧美现在的电视信号、色彩能力、解码能力、信号接收能力都比元时空之中强了一个量级。

说起来好像是对欧美这些电视台、电视厂商进行了史诗级加强?

但是别忘了,李锐一直没有放弃一件事。那就是向全球贩卖甚至是贱卖卫星天线锅的行为。

那些卫星天线锅只要能保证成本小赚一点就卖。

如果给一些人来评价李锐的这种行为,怕是会给出这样的评价:量本国之物力,结外国之欢心。

但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呢?

现在真实的情况是在欧美拥有电视的家庭之中,至少有一半的家庭有卫星天线锅。这些要么是中国生产,要么是仿制中国生产的玩意。

因为这东西可以增强电视信号,让电视画面更清楚。同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卫星信号来接受中国中继卫星发出来的各种中国节目!

这一点是最关键的!

就像是当初的《碧瞳战俘营真人秀》在全球爆火,但是总有人没看过。

李锐特别让人在1964年重制了高清彩色版。因为现在全球电视的信号接收能力变强了,可以无线接受菜色信号了。还特别加了英文特效针对英美国家观众。

这一部十年后的高清重制版,又是掀起了英美国家的收视狂潮。虽然说没有办法统计收视率,但是当年美国FBI可是在国内搞起过一场收缴卫星天线锅的浩大行动。

但是这场行动就像是当年台湾搞的收音机改造不能收听敌台的行动一样,草草收场。

因为卖卫星天线锅的又不止是中国,很多美国商人从日本进口一个核心的接收器,然后运货回美国,在美国做一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锅身和其他零部件,组装起来就是正经的美国货了。

这些厂商可是赚了不少钱,还有不少是州议员的产业。你FBI是想要撅了我们亚美利坚正蓝旗的根了?所以最后也就是不了了之。

所以到了现在,不管是英国、美国,还是法国、德国(西德)、西班牙、意大利还是巴西、委内瑞拉、古巴、苏联,这些国家都拥有大量生产至中国的卫星天线锅(或接收核心产至中国)。

李锐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我们低价,甚至是不赚钱的铺设这些东西,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嘛。

所有购买了卫星天线锅的家庭,其实就相当于已经内置了至少五个中国信号频段。

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开启,因为时机没有成熟。

而现在,时机已经到了。技术已经开始成熟了。

冷战之中,没有人想要打成热战。那么舆论就是最重要的。

而舆论战最重要的战术之一是什么?就是比谁的嗓门大!

电子战比的是功率!舆论战比的是信号段!

当作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马列在半夜三点来到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的时候。

一群年轻的面孔已经早就在这里做好了准备。

不需要马列的动员,也没有任何的何演讲。他们已经按部就班的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因为李部长的信函已经发下来了。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是什么。没有人惊慌失措,没有人因为提前开台而感到焦虑。

技术班组的同事们严正以待。

“电路正常。一号到八号开关没问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