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天灾(2)
第94章天灾(2)
元景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底下众人,沉声道,“方才众位爱卿各说一词,如今怎的都安静了下来?” 有人站出来,“皇上,微臣认为,理应派户部去北边。”
户部的人听了,亦有人站出来,“皇上,户部需在京中处理后备之事啊。”
朝堂之上少不得这样的事情,东楚经过了一百多年几个皇帝的更替,加上这么几十年来安然无恙,并无战事,朝堂之中文官武将已经慢慢变得安逸,如此被差遣外出的事情,却是没有几个人愿意毛遂自荐的。
眼看另一轮的争论就要开始了,元景帝对着沈安道,“沈爱卿,你认为派谁去合适?”
沈安历来都能顺应圣意,这么多年伴君,对于元景帝的心思,虽说不能猜得多少,却也是能够顺应了元景帝的心情说话的,当下站出来一步,恭敬道,“回皇上,北边气候恶劣,如要派钦差,解决北边事物,必定至少需要留在北边半月以上,如此,需要年轻者为之,更是需要有经验者为之。”
话到这儿,便停了,作为一个封建王朝之下长伴君侧的臣子,话不必说得清清楚楚,点到为止才是说话的智慧。
沈安这一番话后,元景帝看着殿中众人,萧子寒始终站在一边,一言不发,他听着之前众人的争论,并没有什么表示,就像他始终是出于所有事件之外的人,不沾惹这尘世喧嚣。然而,他其实才是最沾惹尘世的人,因为这东楚的百姓,都需要他萧家的庇护。
“萧爱卿可有何看法?”元景帝最不喜的就是看着萧子寒这一切成竹在胸的模样,这样总会让他觉得,作为一个帝王,始终不能掌控自己的臣子。
“臣认为,皇上已有决断。”萧子寒声音淡淡。
“好,既然如此,萧爱卿可有异议?”元景帝分明是笑着的,但是这句问句确实不能让人有质疑的笃定。
“臣无异议。”萧子寒声音清淡。
“既然如此,那么去北方一事便就此定下来了,明日,萧爱卿便带着朕的旨意出发,与北边六县的官员一道,为我东楚北方的百姓解决今年的天灾。”元景帝一句话定下了这次朝堂争论的焦点问题的解决之法。
众人听了,似是不足为奇,历来,这样的差事最后都是如此落在了萧子寒的身上。
萧子寒权倾朝野,能力出众,就是东楚朝堂之中的老臣也不能不感叹,萧子寒确实是比他的父亲更具相才,只是,比起当年亲和温儒的萧钰,萧子寒更加清冷疏离罢了。
若是说这元景帝忌惮萧子寒,却偏偏总将此类的重任交于他,这几年以来,自从萧子寒坐上了丞相的位子,此类的差事几乎都是派他出去的,但是若说是重用萧子寒,却也隐隐让朝中清明之人觉得有些怪异,因为,诸如此类本应派户部出去的差事却偏偏叫上了萧子寒,这样的差事,即使派遣了萧子寒出去,他能够接触到的无非就是乡县之中的小官员,也就仅仅只是当时的接触罢了,并不能带给萧子寒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就连外出亦是奉旨行事,打着皇帝爱戴百姓的旗号,行驶的确实萧子寒本身的心力。
朝堂与权谋历来都是复杂的,元景帝的算盘打得很好,既要萧子寒如今的治理能力,但是又要打压他的权利,大概也是人老了,年过不惑,对于江山的执念更为深重,正如直到现在,元景帝仍旧没有立下诸君,反而让皇子之间相互制衡,正如宋翊天有沈家,而宋翊元有北方的军事势力一般。
下了朝之后,元景帝留下萧子寒等人在御书房之中商议了关于北边六县遭受霜冻的事情。快到午时的时候,天空已经有了阳光洒下来,但却是因为这些阳光,才会显得更是寒冷,在寒风萧瑟中,萧子寒不紧不慢走向了马车,莫非驾着马车,如往常一般回了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