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帝心难测 - 重生之医圣萱娘 - 独笑红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6章帝心难测

第276章帝心难测

晋国。  同是深夜,御书房内――

景帝坐在书案前,面前放的一摞摞的奏折。迟迟没有动笔批改。

在景帝身旁的老太监,用眼角的余光看见,景帝似乎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耷拉了眼皮子,没开口说话。

只听得御书房外间用来计时的滴漏,嘀嗒,嘀嗒,一声声地不停向下漏着。

老太监有些面露难色,这都半盏茶时间过去了,皇上怎么还不动笔,眼见着就要子时了。

这时,突然从外面进来个小太监,跪在地上后只将手中的木盘向上一举。

只见那木盘上,放了两列小玉牌,从外观上看来,并无二致。

“皇上,到了翻牌子的时辰了。”老太监见皇上还是没什么反应,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景帝似乎这才反应过来,看向跪着的小太监。

无甚兴致的挥了挥手。

“下去吧,今日没兴致。”

等那小太监退出去之后,皇上才动了动身子,拿起早就备好的朱砂笔,摊开最上面一本奏折,开始批阅。

为了皇帝方便批阅奏折,御书房的烛火都是由内务府特制的。

较平常的宫烛明显的大了一号,燃起来也更加明亮。

不知过去了多久,这烛火‘突’的跳动了一下,倒是把侍奉在一旁有些昏昏欲睡的老太监给惊醒了。

老太监打了个激灵,醒了醒神,望向窗外,看着天色还黑沉沉的,估摸着大概过了寅时。

又将视线转回屋内,只见那足有一尺长的描金雕龙赤色蜡烛,由顶部不断流下烛泪。

该剪剪了。老太监心想。

又抬起眼皮子,看了眼景帝,还在伏案批阅奏折。

于是,他轻手轻脚地走到烛台旁边,默默拿起了一旁的剪刀,剪起了蜡烛芯。

“连英。”

这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的御书房,突然,景帝开了口。

老太监乍一听见背后传来了声音,吓得手里的剪刀差点没拿住。

哎呦喂,我的万岁爷,您可吓死奴才了。老太监心想。

连英这个名字还是万岁爷以前,还是太子的时候帮他取的,这一晃都几十年过去了。

默默地放下手中的剪刀,老太监连英弓着腰回身道。

“万岁爷。”

景帝似是有些不知如何开口,颇为烦闷的放下御笔。

“皇上,可是还在为朝堂上的事烦扰?”

其实,老太监跟在皇上身边那么多年,对景帝的心思不能说了若指掌,大概猜上个几分还是可以的。

再说今个儿,哦,不,已经是昨儿个早朝上的事了。三皇子跪在殿上请旨出宫的事,可动静不小。

老太监大概猜到了皇上今夜有些许不同寻常的原因,但他不能直接说出来,要不然就有揣度帝心的嫌疑。

于是,连英只好换了个稳妥地问法,替皇上起了话头。

“你觉得朕的三皇子如何?”景帝沉吟片刻,问出了看似随意的一句话。

老太监听了景帝问的问题,呼吸一滞,脑筋飞快运转了起来。

三皇子和四皇子多年前因病被送出皇宫,在行宫中养到了身体康健才接回皇宫。这事儿别人不清楚,连英作为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可是清楚的很。

今日三皇子自请出宫建府,皇帝怕是回想起了多年前的旧事。

可这三皇子如何。让他一个太监该怎么说。

夸夸三皇子,不太合适。且不说皇上态度不明,就是传到别人的耳朵里,自己怕是会被打上三皇子一派的标签。

说,不大了解?好像也不合适,皇帝明显想要一个答案。

皇帝到底想听什么样的答案呢。

“三皇子,老奴确实也是见过几次的。”连英还是开了口:“看着颇为内敛,虽然幼时没有放在淑贵妃娘娘身边教导,但做起事来,看着规矩也是分毫不错的。”

老太监捡着无关痛痒的地方说了几句,等着皇上的反应。

“是啊,老三自幼没在母妃身边长大,着实吃了不少苦。”

老太监咂摸着这话,半晌眨了眨眼,心中‘咦’了一声。

景帝可不常说这种话。

这么多年,从晋国太子一路走到一国之君。

说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在连英的心里,万岁爷一直是杀伐决断,颇有些冷血无情的人。

难得今夜说出的话,没了往日的天威,却带了点儿寻常父子间的温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