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我要跟你比箭
咚咚咚咚咚!
随着战鼓隆隆,大殿前的广场上秦赵两军将是逐渐汇集,赵军在东秦军在西。 呼啦啦啦。广场上直插云天的旗杆上升起了秦赵两国的战旗。广场上整齐的排列着两个方阵,全是如同刀裁斧切一般整齐。
乌黑的盔甲、耀眼的戈矛、猎猎飞舞的军旗让广场上充满了刚烈威武的气势。迎风挺立的两军将士们组成的两个大阵,如同两座巍峨的大山坚不可摧。
一阵响彻天地的鼓声响起,嬴政换了一身皮甲站在大殿前的台阶上挥舞鼓槌敲响了战鼓。
秦军将士齐声大吼:“大秦!大秦!大秦!”
赵军将士也是吼声如雷:“大赵!大赵!大赵!”
雄壮的呼声响彻天地之间,杀伐之气蔓延开来。白宣、李牧催马来到广场中间,二人相遇之后同时右拳击胸互致军礼。
李牧:“好马,想必就是火云。”
白宣:“多谢,现在可以挑兵点将了,一家一百不能多也不能少。”
李牧:“这是在大秦,君侯就算用将军装成士卒李牧也是认不出来的。李牧只有两千雁门骑,一百人还能凑出来。”
白宣笑道:“未战先怯,兵家大忌,李将军不可如此。不如这样,本君亲卫我王侍从你随便挑,你挑上谁本君就指挥谁,如何?”
李牧:“呵呵,君侯如此坦荡那本将若不照办就是小人了,请君侯在两千雁门骑中随意挑选出一百人来。”
白宣:“好。”
高台上的嬴政一听不仅击掌大赞:“大兄威武,李将军威武,就照你们说的办!”
三通鼓声之后对战人马挑选完毕,白宣挑选的一百雁门骑表面看起来显得稀稀拉拉无精打采,但秦军将士没一个敢于嘲笑的。因为这一百雁门骑一个个全是头发花白的老兵,看看他们铠甲上的一道道印记,看看他们胯下一批批健壮高大的战马,看看他们腰间的各种零七八碎的辅助武器,再看看这些老兵貌似譬如阿的外表下不经意间露出的凌厉的眼神就知道,这一百雁门骑绝对代表着赵国骑兵的顶尖水准。
再看李牧选的一百秦军精骑可谓老少皆有,先不说是不是精锐,只看这些人的铠甲上最少有两朵五彩丝绦云纹装饰就知道,这百人中官职最小的也是屯长。更有甚者,这百人中竟然还有蒙恬。
蒙恬是被白宣离开九嵕书院时从军帅府叫来的,没想到竟然被李牧选了出来,蒙恬的铠甲上可是有六朵五彩云纹的,李牧只要不瞎就能看见,可是李牧就是把蒙恬挑了出来。
白宣、李牧再次碰面,李牧看了看败选给他挑的人马禁不住竖起大指赞叹:“君侯好眼力。”
白宣:“将军也不差。请问将军可认得那员大将?”
李牧看了一眼蒙恬说到:“此人应该是一员久经沙场的猛将,在军中应该身但要职,可他偏偏如此年轻,真叫本将羡慕。”
白宣:“此人就是千里追杀头曼最后攻入匈奴王庭的蒙恬。”
李牧一听满面惊喜的说到:“原来是君侯麾下镇北军中第一大将蒙恬,哈哈哈哈,幸会!”
蒙恬右拳击胸答到:“李牧将军威名赫赫,蒙恬仰慕已久,今日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李牧:“这是自然。君侯,是何章程?”
白宣:“分为三阵,第一阵,你我各自挑选对方三名将士,两两比试骑射功夫,命中箭靶多者为胜,命中箭靶数量相同以命中红心多者为胜。如何?”
李牧:“就依君侯。本将选他他他。”
这回李牧明智的没选蒙恬,奔袭头曼城那一战太经典了,李牧将其研究了一个透彻,其中双方参战将领也都有所了解,虽然以前没见过蒙恬,但是李牧对蒙恬的本事还是略知一二的。
挑出三人后李牧问那三名秦军骑士:“你们当中谁是屠狼士?”
这仨人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同时对李牧笑了,李牧顿觉头皮发炸。
“难道你们三个都是?难道说本将挑的这一对骑士都是屠狼士?”
白宣笑道:“哪有那么多屠狼士,头曼城一战之后屠狼士伤亡大半,再加上不适合从军解甲归田的如今屠狼士总共不足百人。这三个是本君亲卫都是白家子,碰巧碰巧而已。将军可以换。”
李牧摆摆手说:“本将挑出来的自然不能再换,就这么比吧。”
其实白宣挑的三个雁门骑也不差,只是李牧觉得可能比不上屠狼士。他是仔细研究过屠狼士的,由于此战很多细节依旧属于军国机密所以有关屠狼士训练的细节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李牧从屠狼士混进单于庭那一战的细节中做出了判断。屠狼士应该是当今天下战斗技巧最高超、配合最默契、意志最坚韧的战士。单凭百余屠狼士居然能压制近千匈奴最精锐单于庭亲卫狼骑的围攻这一点就能知道,屠狼士的战力有多么的恐怖。这样的猛士不可能成千上万,如果有,多了不敢说只需五万李牧就敢于横扫天下。
雁门骑是赵国最精锐的骑兵,也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时亲手组建起来的骑兵部队,一代代传承至今一只承担着镇守赵国北疆抗击林胡、匈奴的重任。但是随着各国混战尤其是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雁门骑这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往往充当的是救火队的任务,这支精锐的骑兵被分批次小规模的投入到战场上,随着战斗的进行被大量消耗着。
原本是一支以快速突击见长的看成战略突击力量的精锐之师如今被动挖一角西挖一角消耗的只剩不到两万人马,和镇北军高达十万的主战兵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骑兵就应该大规模成建制的采取适合自身特色诸如奔袭奇袭战术来完成战略目标,在骑兵的改革上赵武灵王走在了各国的前面所以他成功了。但是现在,真正懂得怎样用好骑兵的行家在大秦,这个行家就是白宣。
想到此处,李牧忽然对这场比试失去的兴趣,应该说原本的交流学习的心态被浓重的危机感所代替。在这种危机感面前,一场百人级的战术对抗演练的胜负什么都说明不了,也什么都不算。
可是既然已经开始对抗哪怕是输个底掉也得坚持比完,当战鼓敲响的时候,一个雁门骑和一个屠狼士同时催马冲出底线,二人都是催马狂奔的同时在马背上射出了利箭。
雁门骑用的是战弓而屠狼士则用的是大秦专门为骑兵制作的骑弩,这种弩射程比骑军弩手用的蹶张弩差一些,但胜在上弦速度快威力大。这头一阵,雁门骑和屠狼士几乎是同时冲过箭靶兜转归来。
为屠狼士报靶的是赵国的士卒,反之为雁门骑报靶的是秦国士卒。
秦国士卒:“雁门骑命中三矢,一为红心其余一左一右!”
“好!”
双方将士齐声喝彩,此等箭术即便是在大秦军中也算得上是神箭手了。
赵国士卒:“屠狼士命中五矢,三中红心余者一左一右。”
“好!”
秦军将士一片欢腾,赵军将士鸦雀无声。屠狼士的箭术对雁门骑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接下来两阵还用比吗。
不管李牧是怎么想的,比赛还在进行,又是一个雁门骑一个屠狼士上场,战鼓敲响战马奔腾弓弦如霹雳般爆响。
秦国士卒:“雁门骑命中四矢,两为红心其余一左一右!”
赵国士卒:“屠狼士命中五矢,三中红心余者一左一右。”
这个雁门骑超水平发挥了,但是屠狼士的水平和前者持平,屠狼士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