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115章
第115章第115章
皇宫灯火通明,所有的平静被一卷军报打破。
皇帝刚歇下,李福全拎着灯笼在回廊上匆匆走过,神色慌张,顾不得仪态,值夜的小内侍推开寝殿的门弄出声响他也不管了。
“圣上,八百里急报。”
虽说皇帝风流又看似老糊涂了,但是,他有一点令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称道,那就是极重边境安全,有敌来犯绝对是主战派,与外族寸土必争,从来没有过服软,哪怕之前必须杀死西域王,也能保住西边的安稳。他在位期间,大盛境内从无战事,老百姓的日子还算安稳,相比他登基之前的那些皇帝好很多。
因紧急军报而闯寝殿不会受罚。
他没有睡沉,听到军中急报,眼睛猛然张开,用力坐起。李福全赶紧上前撩开床帐,小内侍点燃殿中灯烛,顿时殿中明亮起来。
今夜没有后妃侍寝,皇帝穿着明黄寝衣,一边示意内侍更衣,一边令李福全念军报。
军报很简单,与平时军报不同,是用一截染血的内裳布条写的,上面潦草写着八个血字。
幽燕二城已失,速援。
李福全上前替他整理袍摆,“圣上,周老将军与韩相都在殿外。”
这两位军中重臣消息渠道也十分灵通,几乎与皇帝同时知道军中之事。
“宣。”皇帝已经一身威严龙袍,准备上朝的模样,大步走出寝殿,往偏殿书房去了。
李福全躬身行礼,退出殿外,没多久,周老将军与韩连匆匆进殿。
“周爱卿有何良策。”皇帝首先询问久守北境的周老将军。
“老臣以为调骑兵营先行,粮草随后跟上,从江南调来的北大营新军押送粮草,由禁卫军驻守北大营。”周老将军知道军情当前,时间就是生机,援军越快到达,损失越少。
只不过,骑兵营的守将在宫变那日死了,新任守将对北境不熟悉。京城骑兵营本来就是流动守城,与四大营互为助力,如果调他们出京,担心京城万一有险无法驰援。
境内虽无战事,但是各郡守军主将未必没有许家的人,许家造反逼宫传说中的一万私军及几千死士还下落不明呢。
皇帝看向韩连,他立刻说出自己的想法,“周老将军年迈,留守京城,臣请前往北境增援。”
看来他也是支持骑兵营先行的。骑t兵营共有两万,是从各地守军挑选出来的精锐,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人数虽少,却是皇帝手中的利器,对于这支队伍,皇帝很明白他们的实力,只是不想让韩连领兵前去。
皇帝沉吟许久,将武将想了个遍,没想出一个合适人选。
韩连在进宫的路上遇到周老将军,与他商量过方案,万一圣让不让他领兵,应该举荐谁为援军主帅。两人也商量不出一个对策来,这时候,互相对视一眼,都安静站着等皇帝做决定。
皇帝考虑更多,北胡突然挑起战争,很明显是知道安京兵力薄弱,安京与北境之间只有几道关隘,一旦破关,一马平川,直驱而入,特别是幽城燕城失守的情况下,只要他们攻破最后的紫荆关,安京必然陷入险地。
幽燕两城的实力他很清楚,易守难攻,不可能无声无息就失守,很明显是有奸细,但是这两城的守将都是周家人,城中官员也是他信得过之人,能引军入城的人必然地位不一般。
考虑的时间长了些,烛火暗了下来,李福全轻手轻脚上前剪掉灯芯,光线又亮了起来。
“取地图来。”皇帝突然开口。
李福全赶紧命小内侍推出地图,立在皇帝面前。皇帝打过仗,对军事地形十分清楚,调兵遣将做得很熟练,在最初登基的几年,从北胡手中夺回全部失地,国库空虚也有一部分征战的原因。
皇帝用兵不比几个老将差。
有紧急军情,百官纷纷被请进宫,仁政殿前,武将居多,都在议论纷纷。
“幽燕二城突然失守,只怕现在的紫荆关损伤惨重,若不尽快增援,一旦城关失守,安京危矣!”
“是啊,不知道圣上如何安排。”
“此两城已多年未失守,我还记得先帝在时,两城被北胡占据还是圣上亲自夺回来的。”
提起当年的战绩,他们才突然想起来,皇帝年轻时也是一员猛将。大家对他是从心里佩服,当然,也想起白家那些用兵如神的将军们。只可惜现在白家已经没人了,皇帝要怎么调兵遣将?
*
清和宫。
温袅突然惊醒,满头大汗,元晗烁替她倒了杯茶。
“做恶梦了吗?”茶水本来已凉,他用内力温热之后才递到她唇边。
温袅虚弱点头。她梦见一处战场,死了很多人,遍地都是断臂残躯,血流成河,冲杀声仿佛就在她耳边。她的心跳得很快,即便醒来依旧如擂鼓一般,快得令她喘不过气来。
元晗烁轻轻抚着她的背,满脸担心。
喝了茶,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殿下,我梦到好多好多死人,在一堵城墙上,堆满了,还会掉出去,外面是险峻的山崖,不断有人爬上来……”
“别怕,有我在。”元晗烁细心地替她擦去额头上的汗,“你最近是不是又看了什么话本?”
话本上令温袅印象深刻的画面会让她晚上梦到,倒也不是第一次被吓醒。上次那个书生化蝶的故事她就梦到了,醒来还跟元晗烁讲故事,那细节仿佛自己亲历一般。
因此,最近她能看到的话本都是才子佳人幸福一生,已经没有什么可怕画面了。
“没有啊。”温袅心虚起来,其实她在文贺公主的映玉宫里看了本将军和佳人的故事。
她一心虚,元晗烁就明白了,他挑的话本她嫌无聊。
“看看你,被吓到了还看。”元晗烁将她抱进净室,一身汗湿,不换寝衣不舒服。
温袅老老实实泡进热水里。
元晗烁走出净室,来了明间窗边,元旦从房檐上冒头,“殿下,八百里军报,幽燕二城失守。仁政殿那边正在商议,由谁领着骑兵营驰援。”
“韩相是不是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