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商业天才。
一行人走到门口上写着“清真”二字的羊杂馆面前。
小餐厅面积不大,但手艺极好。
并且由于用的是特殊地方的羊肉,做出来的羊杂完全没有任何膻味。
只需上面撒上一点粗盐,就能有极好的口感。
四人坐下,沙书记还特意给每人准备了一瓶扁二,“以前上班时候,我最爱的就是大冬天吃碗羊杂,喝一瓶白酒,没想到啊,咱们这过马路对面就有这餐厅。以后冬天冷了,那就可以美美的喝上一口羊杂汤了,哈哈哈。”
李达康使劲点头,他一边给众人剥蒜,一边说道,“我还记得我和易学习当初在金山县时候,那时候的日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好?别说羊杂了,就是羊奶都不舍得喝,沙书记,给。”
沙书记接过剥好的蒜,“哎呦,谢谢。”
李达康继续说道,“唯一能吃的,就是那牛瘪火锅汤。”
“牛瘪?”
沙书记明显体验过农村生活,“那味道大啊,达康书记真是重口啊!”
“没办法啊!”李达康哈哈大笑,“有口牛瘪汤不错了,哎呀,现在吃的也好了,反倒没有了以前在金山县愉快的日子。”
沙书记:“现在金山县怎么样了?你和易学习都被调任京州,他现在更是京州市纪委书记,日后你们可是要好好合作啊。”
李达康点头,“是,不瞒您说,其实我现在放心不下的也是金山县,我们现在虽然纷纷提拔,我做京州市委书记,他做京州市委书记,但金山县就没人干活啊。”
高育良问道:“是没人还是没钱啊?”
李达康:“都没有,都没有。现在光明峰稳步建设,从孙连城汇报来看,日后经济产量将是2000-5000亿的利润,京州将会一跃而上,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这未来光明峰项目产生的利润我们要花到哪?”
“是继续投在那些未完成的拆迁建设,还是先带动那些乡村,先让乡村人走出来,还是先不管乡村,把城市规划好,再谈发展。”
说到这,沙书记皱起了眉头,“是啊,达康书记说得对啊,现在我们有钱了,可是未来发展规划还是必须要有一个侧重,虽然上面的意思是拔高京州乃至汉东省的gdp。但我们不能让城市建设起来了,农村建设陷入死局。”
“我们要做到城市、乡村、基建、农用,全部抓!这样才能完美控制贫富差距,让有钱人吃得饱,让没钱人也得吃的好,这才是我们发展京州的意义所在。”
“哎,沙书记。说起这件事,孙连城有个提议很好。”高育良突然说道。
“哦?说来听听,这孙连城不是李达康的人吗?怎么现在......”沙书记看了眼李达康,笑道,“怎么现在和你育良书记走的这么近,你看看达康书记,你的人可是要被挖到汉大帮了啊!”
几人哈哈大笑。
高育良立刻解释,“沙书记你这又乱说,哪有什么汉大帮啊?这不是前些日芳芳回来吗,芳芳要工作,但是汉东生物科技的公司也就那么几家,我总不能让宝贝女儿去一个打杂的工作,沙书记你也知道,现在都找工作不容易,这不就联系到了孙连城嘛。”
沙书记笑着用手指了指高育良,“哦,你这是谋私是吧?威胁人家孙连城。”
“没有没有。”高育良继续辩解,“我家芳芳也算是海归回来的,别说汉东了,就是全国知名企业也都能进去,这不是离得近,我们也好留在身边嘛。如果芳芳真的对生物方面感兴趣,万一研究出来,给咱们汉东做贡献,不是吗?”
沙书记很赞同,“说到这,我就批评一下达康书记了,你这全家就你在汉东,有点不够意思了,你看看人家育良书记,都是为了汉东着想。”
李达康使劲点头,“是,我检讨,我自罚一杯。”
咕噜一声。
李达康猛咽了一口扁二,嗓子里火辣辣的疼。
心里更是委屈,什么情况,不是说孙连城吗?怎么突然说起这件事了?
这该死的高育良。
高育良继续说道,“就在吃饭帮忙安顿芳芳工作时候,孙连城给了我一个建议,我们市里的蔬菜价格是多少?大家有知道的吗?”
李达康摇摇头看向了沙瑞金,“饭菜是杏枝买的,我不知道。”
沙瑞金更不知道,除了食堂吃饭,家里也有保姆,沙书记看向了白秘书。
白秘书同样不知道,“沙书记李书记,我都是和你们一起吃的,在家也就是外面餐馆,我不会做饭,更别说买菜了。”
“......”
问了一圈谁都不知道,反而唯一知道的,是这家羊杂店老板。
羊杂店老板每天都要去市场买羊,除了羊之外,他还经营很多面食,炒菜,都是从菜市场上买回来的,每个价格相当准确。
听着羊杂店老板的价格,高育良说道,“可我们的农民,蔬菜的价格却要比这些菜的价格,低了好几倍不止。”
“在市场上,一根玉米棒多少钱?三块!可是在地里,玉米棒便宜的不得了,是两个东西有区别吗?”
李达康皱眉道,“确实很多商人都拿这种做差价,有些西瓜地里一毛钱一斤,到了城市里就变成五六块。”
沙书记听出了关键,“达康书记,这个运输真的很难?”
李达康摇摇头,“并不难,但我们政府没办法派人去运输,去承包,又或者去卖,这些事情风险很大,政府没有那么多人,只能由商人去承包。”
“最主要的是每个人都害怕担责,这么多东西如果烂了,或者卖不出去,不出错没事,出错了他们的乌纱帽就没了。”
“就因为有风险没人做了吗?”沙书记有些生气,“这明明是一个很好的助农项目,稍微给那些农民提高一些钱,就不能赚了吗?”
高育良点头道,“所以孙连城有了一个很好的主意,既然都怕担责,那这件事就由他来干,他想好了,由他出资购买所有产品,先在市场上卖一批,如果供需比过大,多余出来的就送往光明峰,以低价水果、蔬菜制造特殊食品。”
“比如一元一串的烧烤,精美的果蔬盘,当游客多的时候,薄利多销,就能很快处理干净了。”
听到这个解决方案,别人没有反应过来,反倒李达康瞪大了眼睛。
他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可以借助游客薄利多销,外面四五块钱一斤的西瓜,景区里卖两块钱一斤,一块一斤的钱给运输成本和风险成本,一块钱一斤给农民,这大家都赚钱了啊。”
他顿觉,自己好像埋没了人才。
不,简直是商业天才,这种方案,难道真是从看星星里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