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答疑解惑
(我听说有读者以为这本书快完结了) (那是不可能的,要继续写一百年)
陈昭休假的消息不知怎么,传到沈湄妤那里去了。
沈湄妤直接来电话,要求他来学校讲讲课,哪怕开几次讲座也好。
陈昭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没啥事儿,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于是答应去学校办几次讲座。几场讲座用不了多长时间,剩下的时间就和邓子欣在家讨论婚礼的细节。
冬风寒冷的早晨,陈昭穿着黑大衣,围着火红的围巾,空着手前往学校。
路上就有很多人认出他来,带着一股见到大人物的拘谨,纷纷打招呼。没有人上来要签名或合影,陈昭的成就和地位已经足够高,高到大家不敢轻易接近。
讲座在大礼堂举行,陈昭到走廊,就看到了熟悉的情景——大堆人挤在走廊上。
进了教室,陈昭有点懵逼了,教室的前半部分,清一色的中老年人!
花白的头发和锃亮的秃头到处都是,非常壮观。有很多中老年人十分面熟,不是学校里的老师教授,就是社会上的一些科学家和名流。
陈昭甚至还看到了一个国内有名的大富豪,富豪旁边坐着个满脸稚气的小孩,应该是带着儿子来听课。
陈昭站上讲台,出现了十分滑稽的一幕。
一个年轻小伙站在台上开讲,一群中老年人坐在台下听课。有种老年大学的即视感。
没办法,学术领域没有年龄,谁水平高谁就是老大。
陈昭想了想:
“这样吧,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提问,任何问题都可以。”
短暂的犹豫后,一大群人哗啦举手!
至少三百多手臂,拼命地高高举起!
能向陈昭这种顶级大佬提问,可不是随随便便都有机会。如果放到社会上拍卖,估计上百万都有人买。毕竟和股神一起吃顿午餐都能卖出数百万,向顶级天才科学家提问价格更不会低。
陈昭犹豫了一下,点起来一位坐在第一排的老教授。
老教授站起来:“潘婕来维奇猜想的证明方法您有思路吗?”
陈昭懵逼了。
愣了一下,他掏出手机,搜了一下这个词。
原来是这个世界有名的一个数学猜想,很复杂,很高端,很离谱。
“这个·······”陈昭无奈苦笑,“我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很抱歉。”
老教授苦笑着说:“很抱歉,我也知道这样问很唐突,失礼了。”
陈昭理解地点点头:“是您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吧?”
老教授点头:“研究了十二年了,同行都告诉我这个猜想无法证明,我年事已高,想放弃了。今天是来碰碰运气,很感谢!”
陈昭摇摇头:“十二年的研究,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吧,世界上的猜想,无论成立不成立,总会有结果的。还是继续把结果求出来吧!哪怕到最后也没有结果,不要放弃啊,做学术就是一个不知道尽头是什么的旅程,您已经以超凡的勇气走了十二年,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老教授浑身一震!
虽然陈昭只说了短短几句话,但是他竟然落下泪来,老泪纵横!
“好,我明白了,谢谢你!我会继续研究下去。”老教授说,坐下擦眼泪。
又是一群人举手,这次举手的人更多了,四百多人。
陈昭没有再点老教授,生怕再抛给自己一个犄角旮旯里的学术问题。
于是,挑了一个戴着大框眼镜的女学生。
女学生很激动地站起来:
“老师,我是罗布泊大学的大二学生,研究弹道学的。”
“嚯,跟我同级,同学你好。”陈昭点点头。
场上的人都乐了一阵,确实,按照年龄来算,陈昭确实和这个女生同一级。但是虽然年龄差不多,水平已经有天渊之别!
女学生继续讲述:
“老师,是这样,我本来报考的是金融专业,但是学金融专业的太少了,于是就把我调剂到第二志愿弹道学去了。”
“我家里的情况很困难,非常缺钱。我最开始学金融,就是想毕业了以后多赚一些钱给家里。至于弹道学,其实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但是弹道学毕业以后很难赚到什么钱。”
“前一阶段,有一些国内国外的著名大学给我联系,说我可以转去他们那边学习金融。”
“所以我想问您,我是应该主攻最喜欢的弹道学,还是去别的学校学金融,以后多多赚钱呢?”
女学生说完,期盼地看着陈昭。
场上的人都议论纷纷:
“很现实的问题啊!”
“陈昭会很为难吧?”
“一个是爱好,一个是钱,两者无论如何都很难选择啊!”
“看看陈昭怎么回答吧!”
陈昭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