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破乱局第二百二十一章吐蕃名将 - 名门 - 高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名门 >

卷五破乱局第二百二十一章吐蕃名将

鄯城,河湟都督府内,马重英如一座泥像般坐了半个时辰,他脸色平静,嘴角依然挂着一丝冷冷的笑意。  在他面前的桌案上,如雪片般飞来的求救信堆满了半个桌案,足有百封之多,最早一封是十日前从广武郡送来,但马重英丝毫不为所动。

马重英从几十年前便与大唐作战,王忠嗣、哥舒翰、皇甫惟明、安思顺等陇右、河西历任节度使都是他的对手,对这些劲敌他知之甚深,甚至他本人对汉人的兵法也深有研究。

自从去年会西堡一战大败而归后,马重英便不再轻视张焕这个年轻的对手,他一直在关注张焕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忽然出兵占据陇右而取代韦家后,年近七十的马重英便知道了,这将是他暮年的最后一个对手,他们的交手将不可避免,张焕要想摆脱政治上的不利,最好的办法就是进攻河湟。

事实上,从最早得知陇右发生党项人叛乱开始,马重英就很清楚,张焕真正的目的是进攻河湟,所谓攻打党项人不过是个烟雾。

事情的发展正如他所意料的一样一一发生了,不过马重英并不担心,一切他都成竹于胸,他现在关心的是吐蕃的局势出现不稳,近来有消息传来,尚结息与那囊氏争为逻些留守,两人交恶,那囊氏一怒率军离开了逻些,马重英心中十分忧虑,若此事处置不好,会成为吐蕃大乱之根。

这时,远处有人飞奔而至,门外随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声,“唐军将兵临城下,你们都督却按兵不动,我要去质问他。”

这时昨天刚回到鄯城的朝唐使尚赞婆,听到他焦躁的声音,马重英不由冷冷一笑,这个尚赞婆不明大势,亏他还是次相。

外面尚赞婆越吼越凶,卫兵眼看要拦不住,马重英立刻站了起来,负手走到了门外,“何事吵闹?”

尚赞婆昨天到达鄯城后便得知唐军已经大举进攻河湟,他又惊又怒,不久前在长安,大唐太后和新右相还向他表达了唐蕃两国世代友好的意向,他正准备回去向赞普极力表功,可这一转眼,一切都变了。

内心的极度失望和害怕交织在一起,表现在外表,就是尚赞婆的焦躁不安,他见马重英出来,立刻跳起脚道:“唐军先锋已攻下湟水城,离此不足三百里,你却没有任何准备,若河湟丢了,你怎么向赞普交代!”

马重英冷冷地望着这个尚结息的心腹,这个不止一次在赞普面前进自己谗言的小人,他重重哼了一声道:“我是河湟都督,这里的一切军政大事都由我来决定,你休要干涉我的军务。”

“干涉军务?”尚赞婆火冒三丈,他厉声斥责道:“你若真的积极抵抗我也不会过问,但你分明是有意怠军,吐谷浑之军、羌军你让他们一支一支地上去,结果逐个被吃掉,唐军尚未到湟水城,你又让五千守军全线撤退,将湟水城拱手让给敌人,这就是你的军务吗?”

马重英大怒,他拔出剑指着尚赞婆的胸膛一字一句道:“你再敢多说一句,我便斩你在当场!”

尚赞婆怒极而笑,“在自己人面前是狮虎,在唐军面前却是懦夫,亏你还被赞普称为吐蕃第一名将,我看连三岁小孩都不如。”他重重地向地上‘呸!’了一声,转身而去。

马重英不屑地望着他的背影,眼中慢慢滚过一道杀机,他立刻招了旁边的亲卫将,对他低声吩咐道:“此人必将收拾出逃,你去安排一下,让他突然暴毙。”

“是!”亲卫将答应一声,立刻去安排内线了。

这时,旁边的副将悉达藏也忍不住道:“都督,唐军先锋进军速度极快,三百里,他们只要一日一夜便到,我们若不早做准备,到时真会仓促不及。”

马重英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你也是不放心我吗?”

“属下不敢!”副将被他冰冷的目光一扫,吓得唯唯诺诺,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或许是知道属下担忧有因,马重英的脸色稍霁,他淡淡解释道:“我打了近五十年的仗,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初出道的毛头小子吗?张焕的一举一动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你这下明白了吧!”

悉达藏略一思索,他忽然恍然大悟,“难道都督是诱敌深。。。。。。。”

他猛地咬住嘴唇,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出来。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马重英轻轻一笑,回头吩咐左右道,“随我上街,看看城中的情形。”

唐军攻占湟水城的消息传来后,鄯城内便乱了套,据说湟水城的吐蕃人被杀极多,这就是使得鄯城内的吐蕃人更加恐慌,家家在收拾东西,户户门前都停着载满物品的马车,大街上马车奔行,一家一家的吐蕃人坐在马车上向城外逃去,喊声、叫骂声不绝于耳。

这时,一匹快马从城外疾奔而至,在马重英耳边禀报道:“都督,唐军先锋五千骑兵离城以不足五十里,二个时辰后将杀到。”

马重英点了点头,遂对手下道:“去安抚吐蕃百姓,就说我已派大军前去收复湟水城,唐军不会打来,让他们不必惊惶,更无须离城。”

在无数士兵的一再解释下,惊惶的吐蕃人渐渐平静下来,毕竟仓惶逃走损失太大,既然都督说得这么肯定,大多数人也就相信了,改成观望后再决定。

马重英随后在数百亲卫的簇拥下来到了仓禀,仓库里粮食极多,堆满了铜钱布匹,他看了一圈,便下令道:“将仓库关闭了,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动!”

仓库大门轰隆隆地关上,旁边心急如焚的副将几次想谏他将仓库烧掉,但见都督脸色阴沉,建议只得咽回肚中。

这时,亲卫将赶来禀报,“都督,尚赞婆激愤过度,忽然倒地而亡,死因不明!”

马重英微微点了点头,“办得不错,记得在唐军来之前要将他厚葬。”

吩咐完毕,他调转马头,又来到了行署,这时又一匹快马从城外奔至,士兵跳下马,急声禀报道:“都督,唐军先锋已不足三十里,一个时辰后将杀到,请都督火速定夺!”

“我知道了,再去探。”

这时马重英身旁所有的亲卫都急得跳脚,“都督,情况万分紧急,我们快撤吧!”

“急什么!难道我不知道吗?”马重英瞪了他们一眼,不紧不慢地进了行署,众人无奈,只得跟了进去,行署中乌烟瘴气,十几名文官正在焚烧文书,各个房间里都满地狼藉。

“都督,要不要通知他们撤离?”副将悉达藏悄声问道。

马重英一摆手,低声令道:“告诉大家切不要露出惊惶之色,随我视察。”

马重英负手在署衙里慢慢踱步,不时含笑地和众人打招呼,“唐军二日后才会杀到,还有时间,各位须烧得彻底一点,不能给唐军留下半点有用的情报。”

都督亲切的笑容和唐军两日后才到的消息,仿佛给大家吃了定心丸,不少人又跑回屋内,把一些准备放弃的文书又抱了出来,一张一张地焚烧。

马重英视察了一圈,又和一些文官谈笑风生地讲述了他们将来的安排,这才慢慢走出署衙,忽然马蹄声如惊雷,一骑报信兵疯了似的打马狂奔而来,不等马停下,他便飞滚下马,急得颤声道:“都督,唐军先锋六千铁骑已到十里外,不用半个时辰便杀到,请都督速走。”

马重英终于长长地吐了口气,他翻身上马,回头急命悉达藏道:“传我的命令,驻军立即撤退!”

停了停,他又对亲卫将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火速去我府内,将我所有的女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一刻钟后,唐军六千铁骑在先锋大将李双鱼的率领下,黑压压地出现在鄯城的东门之外,他们遮天盖地,犀利的杀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

二天后,张焕亲率三万主力唐军开进了这座吐蕃人在河湟的统治中心,也是大唐陇右节度曾经的政治、军事中心。

洗掠和杀戮已经停止,尸首被掩埋,血迹被清理,城内已戒严,显得冷冷清清,到处是唐军的巡逻士兵,一些恢复了自由尚不知所措的汉人奴隶躲在门角窗后,偷偷地打量着这支浩浩荡荡进城的大军。

张焕的临时行辕安排在河湟都督府内,这里也就是大唐历任陇右节度使的行辕,甚至还可以看到王忠嗣凿的井、哥舒翰种的树;古人已往,唯有今人可追忆,张焕背着手在府中慢慢地踱步,他走过皇甫惟明爱妾曾住过的小楼,走走安思顺最珍爱的藏酒地窖,不过数十年光阴,大唐便由极盛转为极衰,又在极衰中渐渐的恢复。

瞻仰良久,一名亲兵跑来禀报,“都督,众将已经到了大堂,在等都督过去。”

张焕点点头,快步走回了行辕的正堂,这时李双鱼和户曹参军事程铎以及其他一些将领已经领令前来。

“大家坐!”张焕摆摆手,将众人坐下,他扫了众人一眼,见大家皆面带激动,收复陇右节度确实是一件令人振奋之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