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混社会就要心里藏住事,嘴上有扇门
第2章混社会就要心里藏住事,嘴上有扇门
1.很多事情只适合让它烂在肚子里 2.意气用事当时很爽后果很严重
3.直率是个褒义词,却不是好的处世方式
4.混社会没有那么多的迁就和原谅
5.即使你不喜欢对方,也要笑脸相迎
6.掏心掏肺的人伤不起
7.在不显不露中才能出头
8.成人的世界没有童言无忌
1.很多事情只适合让它烂在肚子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奇妙,往往会因为互相吐露心声,交换秘密而使彼此拉近关系,却又会因为互相不能保守秘密,使友谊破碎。隐私是一把双刃剑,当你的朋友告诉你他的隐私时,是一件值得高兴和慎重的事。高兴的是,你得到了朋友的信任;慎重的是,你得学会这个秘密,不要轻易把它说出来。
俗话说“鸟会被自己的双脚绊住,人会被自己的舌头拖累”。倘若在平时,如果你嘴巴毫无遮拦,那荆棘会无处不在。切记,给你的嘴巴筑道墙,不该说的就让它烂在肚子里,可说可不说的最好也闭嘴,绝不要主动提及,兴许你一不小心就会触到朋友的禁区。
古人云:“定谋贵决,机事贵密。”秘密只有在多数人未知的情景下它才可称为隐私,当你说出来了,就不值钱了。何不把这些隐私当成珍宝埋藏起来。或许,在未来,这个不为人知的隐私能够有所臂助。人在社会里混,不给自己留一手,不保有些神秘感,是谈不上有优势的。
心里有座城,藏着守信人。只有“嘴上值钱”,才能让你更有价值,一个连小秘密都无法保守的人,实在难以让人委以信任。要知道,连续剧也有剧终的一天,你所保守的那些秘密,终究会有淡忘的一天。
马克思与诗人海涅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彼此都非常了解,有时候在聊天的时候,只要对方说了一半,另一方就会心领神会。海涅在当时写下不少优秀的诗篇,一有了新作,他就会在晚上到马克思家中去朗诵,征求他的意见。
于是,马克思和夫人燕妮就和他一起为新作加工、润色。但是马克思从不在别人面前说起他曾帮海涅修改诗的事情。这件事在梅涅的自传中才被提及,海涅为马克思的这种替朋友保守秘密的行为而感动,后来在马克思流亡的岁月中给予了不小的帮助。
不管是朋友的秘密还是与亲人之间的秘事,当它会有损于别人的名誉、利益时,你最佳的选择就是闭封口不言。所谓“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说出来,只能让你满足一时的口舌之欲,却会让你失去这段友谊,得罪朋友,甚至在众人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世事就是这般奇妙,没有秘密可言的人是悲哀的,保守不住秘密的人,不仅无信,而且悲哀。
英国有句有关秘密的俚语:“三人知,天下知。”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是上帝的秘密,三个人之间的秘密就是大家的秘密了。很多事情烂在肚子里,也许会让你有些压抑,但是一旦曝光,却可能会给你带来不小的麻烦。要知道,保守秘密时,秘密是忠仆;泄露秘密时,秘密是祸主。
机事不密则成害,怎么可以被自己陷害呢?年轻人不能做这样的蠢事,泄露了秘密,哪怕一丝一毫,就再也得不到安宁了。反之,保守了秘密,哪怕小的可怜,也是一桩难得的佳事。
心理学家们就认为保守秘密的能力居于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中心位置,能提高一个人的吸引力。就像英国文学家奥斯卡·王尔德说得那样:“最常见的事物,只有当你把它藏起来的时候才会叫人高兴。”能为朋友保守住秘密的人,才能在朋友眼中充满魅力和吸引力。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图一时之乐,而让很多不该暴露的事情暴露了出去。你得知道,有些事看似无关紧要,也许它对别人来说至关紧要,甚至累及命途。永远不要当别人眼中的“大嘴巴”,那样只会让人不愿和你交心。一个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同样管不住思想,管不住行为,与这样的人交之有害,处之有弊。
人们大都愿意“择善而从之”,年轻人想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得到弥足珍贵的友谊,就得学会成为一个懂得保守秘密的善者。为自己也为了别人保守秘密,这样,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成为对方心中可靠、可贵的听众。
2.意气用事当时很爽后果很严重
你是否会遇过这样的同事,仅仅因为工作中所遇到的一点小事与上司或者同事意见不和,便很似潇洒的“一纸休书”,“挂印而去”。这样的人情商一般都高不到哪儿去,更缺乏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换了环境也难有作为,反易成为老公司同事的笑柄。企业一般也不愿聘用。
这便是意气用事的下场,就像踢足球一样,好不容易轮到他上场了,还没大展拳脚,就因为冲撞裁判被罚下了。简直有些可笑,意气用事看起来是率直、勇猛,其实是愚蠢、看不清形式罢了。
很多人都是被“一时之气”而断送一生的。而在职场上,一气之下辞职不干的芸芸众生,更是不胜枚举。自以为是“五柳先生”式的高风亮节,其实,不过是“三姓家奴”式的随波逐流。
无论是身处职场,还是过日子,找工作,都须谨记:“静能生慧,忍而超群”这八字原则。意气用事看起来很美、很酷,暗地里却毁掉了你良久的努力。诗人高适曾写道:“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而如今,人们已经没了古人的深刻,大约成了“一朝意气冲天门,数年辛苦付东流”。这样的场面毫无英雄末路的悲壮,只有愚人笨拙、可笑的模仿,贻笑大方。
人是感性动物,生活在爱恨情仇的交织中,而人生又是处在不断地选择之中,有些选择或许无关痛痒,有些选择却事关全局;有些失误可以尽力弥补,有些却无力回天。因意气用事而作出错误决定的事,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如果你没有被那错误的决定所伤害,那要感到庆幸,但幸运并不一定永远垂青于你。
张耀在大学时代就是个敢想敢做的人,自认为男儿当“路见不平一声吼”,刀剑相向。凡是遇到什么看不顺眼的事情,就会说两句,所以和室友的关系一直很僵。为了凸显自己80后的个性,张耀往往一身酷酷的打扮。
毕业后,张耀幸运地进入到了一家知名的公司工作。张耀太过个性的装扮和办公室里人人正装的场景格格不入,同事们都觉得新来的同事有点傲气,都不大愿意接近,张耀却不以为然,反而认为大家不懂欣赏。
工作了半个多月,张耀依然没有适应公司的节奏。他认为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制度有问题,然后开始向上司提建议,并放话说:“公司的销售工作要是按照我的思路来,销售额会上升30%以上。”不过,上司只是劝张耀认真踏实工作,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看到上司如此不识人才,同事又对自己指指点点的,张耀觉得自己没错,但是无论自己怎么做,别人却总是对自己不满。因此,试用期未满,张耀就离开了公司。
张耀身上折射出了新一代青年面对职场风波的态度,敢说敢做,却总是得罪人,受不了委屈和压抑的气氛,喜欢从外界找原因。而自己,则是完全按照个人意气去出牌,让不熟悉他的人摸不着头脑,也可以称之为“愣头青”。这不是单个的例子,而是在很多地方不断上演的“悲剧”。
年轻人刚踏入社会,总是有一股自比天高的傲气。就像有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愿接受那些专科生的领导。意气用事,毫无章法可言。在面对一个个对未来生活、工作至关重要的选择时,他们靠的不是思考、对比、寻求帮助;而是靠直觉、攀比、“老子天下第一”来处事。
张耀就吃亏在这上面,错失了一次在大公司一展拳脚习得经验的机会。如若不改,下一次,他就不是被公司“炒鱿鱼”了,而是被生活给“炒鱿鱼”了。
人生的起起落落,看似难以捉摸,其实,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有莫大的能量,在其间推动、演变。你常能听见老人的长吁短叹:“如果,我当年没有那么意气用事该多好!”倘若你意识到了,那你算是幸运的。虽是老生常谈,但冲动真的是年轻人最大的敌人,是年长者最悔恨的性格。
踏入社会了,就应当成熟一些。在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之前,不妨低下你那高傲的头颅,向看起来“不如”你的前辈、长者们学习学习,不要时不时地就任性妄为,脑子一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却全然不考虑后果。别再把意气用事当成个性,无论八零后、九零后,都不至于把冲动当作青春的指向标。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眼前的工作,多理解一点,少抱怨一点,你才能慢慢在人生的竞技场有游刃有余,有一席之地。
3.直率是个褒义词,却不是好的处世方式
你以为对别人坦白就能获得别人的欢心?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不要以为察言观色是城府深的表现,这是一种处世智慧。直率的人,为多数人不理解,社交可以坦诚,但不是莽撞的指明各家的缺陷。人人心底都有本账本,不比你清楚的少,只不过不愿说出来得罪人罢了;人人都会在脸上带个面具,并不是单纯的虚伪,而是一种保护自我的手段罢了。
当你的直率,捅破了那层众所周知的“窗户纸”,岂不是让大家都“袒襟相见”,社会这个道场里不需要这样的赤诚以待。有些事,有些人说开了反而使人的面子尽失。当你试图掀开人们脸上的面具时,你就已经触犯了别人的底线。就像你自己的秘密,也不愿公之于众,对吗?
可能,你认为这样的交际就像一场假面舞会,其则不然,你若花些心思,耐下心来,你便能从细微处看出哪些人是值得相交的,哪些人是须得远离的。面具只是掩盖了脸上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谈吐都能从侧面印证一个人的品德如何。
所以,青年人不要把直率当作踏入社会浪潮的“冲浪板”,这块板可不坚实,兴许还会遭人“撞击”。不要等落水了,再去低头求救,得罪了别人,再去找别人相救,欠下的不仅仅是人情,还输掉了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名声。
也许,你会说,我的直率是性格。那么,还请不要在混社会的时候,撒娇、耍性子。没有人可以像你父母那般照顾你,混社会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容不下直率的“沙子”。
俗话说得好:“水流不腐,人活不输。”做人得灵活一些,处世才能顺意一些。直率难免会让你行事死板,所谓“过刚易折”,丢掉直率,并不意味着圆滑,而是学会变通,看人行事。察言观色才是你的那块“冲浪板”。你早已不是七八岁的孩童了,没有人会认为你那是童言无忌,也没有人会原谅过失之举。
有一位年轻的姑娘,遇到了一位淳厚长者。她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不断地向长者倒苦水:“长老,我为什么至今都没有一个朋友呢?我周围的人都不喜欢我,我也没做错什么啊?我现在真有点不知所措。你能给我出出主意吗?”
长者一边默默打量着这位姑娘,一边与她亲切交谈。她的外表说不上端秀,但并不讨人烦。和她交谈以后,发现她善于动脑,有很宽的知识面,人也活泼。那她为什么不能赢得周围人的喜欢呢?
长者从她的谈话中注意到她有一个毛病,说话太过直接了,容不得别人有一丝隐瞒。也就是说,她对周围的人与事,往往以自己的观点与思想意识去揣度他人,而且一旦别人与自己有不同的意见,便很看不惯别人的这种做法,以至于两三句话就把别人打断,让彼此都尴尬万分。
长者深思熟虑之后,把分析的原因告诉了年轻的姑娘,姑娘沉思很久,顿时豁然开朗。原来自己的太过直率才是阻挡自己交友的最大阻碍啊!
想必这位姑娘,一直以来都把自己的直率当成特色呢!不然怎么会意识不到,直率的她得罪人了。直率的人,喜欢以自己的角度和观念去评价别人的行为和言辞,然而不经修饰地,以最原始的论调说出来,自以为是在点明别人,却不知在得罪别人。
而那位淳厚长者正是看出了年轻姑娘的短板,她有一切交际的外在优势和内涵,却输在了性格上,输在了直率上。姑娘是幸运的,她意识到了自己可能犯了错误,她也遇到了睿智的长者。生活中,许多人却稀里糊涂地丢掉了本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网,丢掉了混社会的第一战线。
没有人会驻足观察你,人们都是匆忙地与你擦肩而过。有对你感兴趣的,可能会与你攀谈几句,但是直率的你,第一句就说:“嘿,你这身衣服可不太好看!”那人也许会与你争论几句,但多数情况下,都会转身离去。一个潜在的朋友就这么失去了,可能你还失去了一个客户,一笔生意,一段姻缘,一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