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977—1987
段良鸿站在司空长空的古董店门口,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显得他有些愣神。他刚从一次短暂的时空旅行中回来,口袋里那枚可以穿越时空的戒指还微微发热。今天,他准备将这段经历编织成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就设定为他和他的朋友们。
古董店内,段良鸿正擦拭着一件件古老的瓷器,每一件都仿佛承载着一段尘封的历史。他的手指细长而灵巧,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那些瓷器仿佛焕发了新生。
“良鸿,又在忙活呢?”一个身材魁梧,留着寸头的男子推门而入,他是李梵,段良鸿的同村兄弟,也是他在城市中的依靠。
“梵哥,你回来了。今天店里没什么客人,我正想着怎么打发时间呢。”段良鸿微笑着回应。
李梵哈哈一笑,走到柜台前,从抽屉里拿出两瓶啤酒,递给段良鸿一瓶。“来,咱们喝一瓶,庆祝一下你的新发现。”
两人坐在店内的旧沙发上,啤酒的泡沫在灯光下闪烁,仿佛在为他们的对话增添一抹神秘的色彩。
“梵哥,你知道吗?我最近用那枚戒指去了趟过去,见证了‘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段良鸿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哦?那可真是有趣。快跟我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李梵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段良鸿的思绪回到了那段穿越时空的旅程。他首先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韩国汉城(今首尔),那时的韩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他站在一条繁忙的街道上,四周是低矮的瓦房和狭窄的巷子。人们穿着朴素,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但在这些平凡的面孔中,段良鸿感受到了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对未来的渴望。
“请问,这里是哪里?”段良鸿用韩语向一个路过的老人问道。
老人愣了一下,随即用生硬的英语回答:“这里是汉城,年轻人。你是从哪里来的?”
段良鸿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他的探索。他走进一家工厂,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操作着机器,虽然设备简陋,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我们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让韩国成为一个工业强国!”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他是那时的韩国企业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段良鸿在韩国的街头巷尾穿梭,见证了韩国人民如何以引进技术为先决条件,不断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随后,段良鸿又来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那时的香港,正经历着从转口贸易向工业化的转型。
他站在维多利亚港边,望着繁忙的港口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繁荣。
“喂,小伙子,你是新来的吗?”一个穿着花衬衫,戴着墨镜的中年男子拍了拍段良鸿的肩膀。
“啊,是的,我是来这里看看的。”段良鸿有些紧张地回答。
“哈哈,不用紧张。我叫阿强,是这里的码头工人。你看,那些货船都是从世界各地运来的货物,我们要把它们卸下来,再加工成产品卖出去。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阿强笑着解释道。
段良鸿点了点头,跟着阿强走进了工厂。他看到了工人们如何辛勤地工作,如何引进新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与坚定,仿佛在向世界证明着香港的实力。
在香港的日子里,段良鸿还见证了香港企业家如何抓住机遇,发展高附加价值的新兴部门,如电子、制衣等。这些行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改变了香港的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段良鸿从时空旅行中回到古董店,将他的所见所闻告诉了李梵。
“真是太神奇了!没想到‘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背后有这么多故事。”李梵感叹道。
“是啊,他们善于利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来取得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正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优势。”段良鸿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