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舅甥谈话2
第361章舅甥谈话2
看来,那句“没本事收拾残局”就是说的不要放纵自己的脾气,其实还真是有理的!
“太子爷,说了那么多,这下心里舒坦多了吧?”就在太子李承乾还在想着怎么婉转转移话题的时候,一直没说话的长孙无忌先开口了。 听到长孙无忌的这句话,太子李承乾顿时就尴尬了,感情他这是知道自己把他当成出气筒了?
“嗯,舅舅,承乾也是气昏了头了,说话也没有休息,您千万别往心里去!”太子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的勉强笑着说道。
长孙无忌的嘴角不免抽搐了一下,心里暗道:知道你是什么货色,谁会跟你这种草包一般见识?肯定不会往心里去的,自己这还得比那皇帝李世民多活几年才能一展胸中的抱负。
要是总是与他生这种无关气,那还不得英年早逝啊!所以说,一辈子好胜的帝王养出来这种窝囊废嫡长子,居然还好好的活着,真的算是上天格外的优待了!
“外甥类舅,想老臣当初年轻的时候也跟你一般爽朗,快人快语的,气你,不就是在气年轻的自己么,再说,我是你的舅舅,又不是什么别的人,做舅舅的又怎么会真的跟自己的亲外甥置气呢。”长孙无忌笑着对太子李承乾说道,脸上也扬起了一抹笑容,看上去倒真的像是不介意一样。
不过,为了修复两人之间的裂痕而这样自黑来贬低自己,长孙无忌的心里其实也是有些矛盾的。
太子李承乾那哪里是爽朗,简直就是不长脑子的瞎胡闹,但他一听长孙无忌那“外甥类舅”的话立马就放松了下来,既然注重甥舅情分,那他就不会轻易的与自己离心,但是,只要他不投到李恪或者病秧子的门下去,其他的都无畏!
不过,也真的难以想象,这个老谋深算的狐狸曾经也有喜怒都表现在脸上的时候,李承乾真的完全不敢置信。
太子李承乾顿时觉得自己来长孙府里的目的达到了,在确认了长孙无忌在夺嫡中的站位后,他也就轻松多了。
“太子,老臣多次建议您重用詹士官房玄龄,您怎么就听不进去呢?”长孙无忌又开始了他的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对着太子说道。
太子李承乾摸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有琢磨出来这房玄龄到底是何许人也,不由得疑惑的看着长孙无忌。
“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那安阳公主驸马爷都能不记得了?”长孙无忌一看太子李承乾那疑惑不解的眼神,终于忍不住嘲讽了他,真的是朽木不可雕也,让人看了都觉得头痛。
这太子,皇帝送给他的上好资源都不知道拿来利用,整天就只晓得跟那些溜狗斗鸡的纨绔们瞎混,简直是让人太失望了。
瑜然那已经初漏锋芒的才华尚且不论,他的身后可是站着整个房家,而太子却白白的把瑜然这样的一个好资源往外推,可不就要便宜了摄政王李恪和九王李治了吗?
太子忽然就明白了,原来是那愤世嫉俗的驸马爷,瑜然就瑜然嘛,突然间说这书名房玄龄,谁反应的过来嘛?太子李承乾也在心里无声的反驳着长孙无忌,顿时就有些郁闷了。
“非承乾不待见驸马爷,是驸马爷对承乾成见太深了,一见到承乾就只记得数落,多次都是不欢而散,承乾即便想要重用他,他也未必肯了。”太子李承乾替自己辩解道,话说的是一半真一半假。
哪有提拔重用还求着人答应的?这天下,三只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到处都是吗?就非你不可了?当然,太子李承乾对瑜然也是有些诸多看不惯的。
“太子爷,成大事者要不拘小节!那瑜然出生世家,但文采非凡,难免会有些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您就多忍耐些!”长孙无忌恨不得直白的跟他说:您看在人家身后势力的份上就勉强的装一回孙子吧,咋们阵营里也能多个帮手多好?即使不能,您也别把人才推到对手怀里去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了婊子还想要立牌坊,这天下的便宜怎么能全让你一个人都占了?
太子李承乾一听长孙无忌说的话,随即又注意到了他脸上的神色,心里也着实是一阵憋屈。
忍耐忍耐,何时才是个头?父皇骂,自己得忍耐;御史言官骂,自己还得忍耐;现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在自己面前甩脸子,他还是得忍耐,因为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但是,他费尽所有心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不用再去忍耐么?他那算什么了不得的出生?要论起出身高贵,这普天之下又有谁人能比得了自己?
长孙无忌一瞧太子李承乾的脸就知道,自己刚才说了半天,估计还是对牛弹琴了。
人家瑜然凭本事吃饭,肯定不会拿热脸来贴你的冷屁股,何况现在的党争还形势未明,以瑜然的才华和能力,怎么可能又轻易的就跟着你站队呢?长孙无忌看着这个样子的李承乾,简直是恨不得吼出来。
“太子爷,正所谓严是爱,宽是害,瑜然每次数落您,这其实恰好是他对您爱的深沉。”长孙无忌只能压住了心头火,随即又开解了一句。
没想到,太子李承乾对这种说法更是嗤之以鼻,根本就没有体会到长孙无忌的用苦良心。
自己又没有受虐倾向,干嘛天天在别院里被骂,在朝上又被骂,好不容易回到了东宫,还留个太傅和詹士官一起骂,那日子还有乐趣可言么?那样的日子简直就是要他的命,他可不想自己的生活变成那样。
但当他看见长孙无忌皱起眉头。眼睛也开始虚焦的时候,还是没敢说出这话来,虽然李承乾说没有什么大智慧,但是对这个舅舅的眼色一向都观察入微,所以他很快的便知道了,这是国舅爷心里开始厌烦的表现了。
而一直以来,多次被国舅爷长孙无忌救于危难之中的他,已经习惯了唯长孙无忌马首是瞻,所以也极其的听从长孙无忌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