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争端再起3
第329章争端再起3
那老王也果如太子李承乾建议的一般,出了东宫就直奔九王府。 一见到九王李治,依旧将见到太子李承乾的那一套戏码从头到尾又演了一遍。
九王李治听完眉头都皱到一起了,估摸着这三哥是要拿老王爷开刀打开僵局。
眼下老王爷这刚借完东宫太子又借他九王府,估摸着这是要把朝廷每个大臣家里都跑上一遍。
一个个堂堂与太祖皇帝平辈的王爷,如此行事,丢的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脸面,还有整个李家王朝的脸面。
李治好不容易安抚了老王爷拿出来五千两银子才将他打发走了。
他跟太子李承乾不一样,这些年靠的就圣眷尤渥过活,哪有太子李承乾财大气粗,这五千两银子还是他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他本身又没有什么理财观念,皇帝一赏他,基本上就拿出来跟府里的下人分了或者和那些志同道合的闲云野鹤花掉了。
当了禁军统领后更是如此,他嫌朝廷给那些死伤禁军的抚恤太低,又自己拿俸禄贴补了多家,所以他这些年来存下来的只有九王仁义的美誉,库房里少有盈余。
老王爷走后,他将禁军的事情交给了副统领程昆仑,就带着徐成一同往户部去了。
这徐成自从江南回来后就调到了李治身边,现在在禁军里算是坐到了有实权无名分的第三把交椅位置上。
到了户部一看,摄政王李恪正和户部尚书房易之正在听取着下属这一天的工作进展汇报。
李治也未打断他,坐下来静静的听着。摄政王李恪虽然注意到了李治的到来,但跟他微笑示意了一下后也没有停下来,继续听完了汇报。
这工作真的是推行的举步维艰,三天了,才收上来不到五万两银子,剩下的都是些大户,一个个的虽然都表态要还,却未见到任何筹银子的行动,都是持观望态势。
估摸着都是仗着法不责众,想抱团儿集体赖账。
摄政王李恪终于忙完了,尚书大人房易之和九王爷李治打了个招呼后也退了出去,把这个空间留给了李恪和李治两位皇子。
“三哥,你这收款法子发子不成啊,恐怕你这国库欠款还未收完,大唐的脸面早就丢尽了。”九王爷李治对摄政王李恪提醒道。
摄政王李恪一听李治的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的望着九王爷李治。
“老王爷刚刚到东宫和我府上去借银子了。我估摸着他要到整个朝臣府上跑一趟,这成何体统?”李治忧心忡忡的望着摄政王李恪,说道。
老王爷凭本事借银子,若是别人也愿意借他那倒也罢了,可老王爷那哪里是借,分明就是讨,本朝堂堂辈分最高的王爷到各府去乞讨,丢的不是朝廷的脸面么?
摄政王李恪一听完,脸上的神情马上也更加难看了。
这老王爷还真的会给人出难题,他倒是大力支持收归国库欠款、大力筹银子让你挑不到慢怠圣旨的错处。
可他拼着自己不要脸面如此行事,虽不违背朝廷法度,可实实在在是打盛唐气象和李家的脸。
“可恶,一辈子无寸功,凭着太祖皇帝庶弟的身份封官加爵还不满足,高官厚禄到养出来了个国库蛀虫、朝堂笑柄。”摄政王李恪生气的道。
九王爷李治一听三哥李恪说出了这种许多人只敢想而不敢说出来的心里话,望了门外一眼,只看到了徐成柱子一般的立那儿,也才放心了。
这种话只能想不能说,毕竟那老王爷的辈分摆那儿的,他们这些孙子辈儿的人如果乱发议论,如果让有心之人扣个不孝的大帽也够他们受的。
毕竟,以孝治国已经深入人心了!
“三哥,得赶紧想个办法制止老王爷这种瞎胡闹,他这行为表面上看是在支持朝廷收回国库欠款,实际上就是让那些蛀虫有样学样丢朝廷脸面。”九王爷李治又道。
可不是么,如果那些欠款之人个个如此,不但收不回来一文钱,更是会让百姓议论朝堂上站的都是一堆乞丐,朝廷威严何在?
摄政王李恪和九王爷李治都想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后果,真不知道这个妙计又是出自朝廷里哪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高人”手里?
这边摄政王李恪和九王爷李治还没有商议出来一个合适的法子,没有想到第二天又发生了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原来收款圣旨下下来的第四天,长安城里的东市和西市就格外热闹了。
一个个的朝廷命官和皇亲贵戚都领着府里的下人在那里抱着些府里的家当站在集市上亮相了。
那些官员扯着上朝奏本的嗓子叫卖着什么“奉旨还款,贱卖字画桌椅板凳啦”;还有什么“奉旨筹银,撰写碑文家信”,一个个的简直就是极尽能事的在吆喝。
摄政王李恪听完下属的奏报,气的当场就将案几掀翻了。
这些人跟老王爷一样无耻,老王爷到各朝臣府里乞讨银子是丢脸,可这些朝廷命官学商贾吆喝朝廷圣旨,那就是直接丢皇帝本人的脸。
摄政王李恪骑着快马赶到现场的时候,只见许多百姓都是交头接耳的在看热闹。
那以老王爷府里世子为首的一群皇亲贵戚人正吆喝的起劲儿,许多朝廷命官穿着朝服挨着那些皇亲贵胄一字排开,也有模有样的在叫卖。
众人一看摄政王李恪来了,吆喝的声音更大,甚至盖过了整个市场上的喧闹声。李恪皱了皱眉头,没有下马就掉头走了。
快马赶到刑部,摄政王李恪集结了刑部一大半的差役,就要去赶那些作弄朝廷脸面的皇亲贵胄和朝臣。
“王爷,您将圣旨交给下官,下官领兵去办这差事。”突然,一个面生的年轻后生站了出来主动请缨。
摄政王李恪赞许的望了他一眼。有为主子分忧的心、想出头是好事,可眼下这乱局,他未必又这本事去摆平!
不是么?现在站在集市上的,不是朝堂三品以上的大员就是皇亲国戚,他这么个七品都算不上的小官去,估摸着只有挨打被骂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