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蒲英的心事
第302章蒲英的心事 一听这话,蒲英刚刚扬起的斗志瞬间就没了。是啊,安阳是天之娇女,无论她犯下何错,天下人也只敢背地里编排她,当面都必须笑脸相迎!
对她,世人就未必能如此宽容大度,可以预知:在贵妇圈里,绝对不会有她的容身之地了。
冷嘲热讽完二房的安阳公主也懒得继续看他们的丑态,在几个宫人的搀扶下就回房去了。
房子陵一看蒲英如此狼狈的落败,再加上先前心中的抑郁,对着妹妹蒲英说话也就不那么好听了:“不知羞耻的东西,长辈议亲,哪有千金小姐参与的理?”
看见妹妹蒲英用愤恨的目光盯着自己,房子陵骂的更难听了:“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
终于,蒲英捂着脸委屈的哭着跑出去了。
对于二房人自相作贱,瑜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这房子陵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当初那样对待美玉的时候,可曾想到过廉耻?
所以,房子陵说的对:二房人的书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插曲终于让二房人消停了,都没有再磨磨唧唧提新要求,房易之得到了难得的清静。
哭着回房的房蒲英一照铜镜,镜子里的人半张脸都肿了,她只能让丫头拿熟鸡蛋来滚。
想到欺软怕硬的祖父,她恨的牙根都痒痒了。明明得罪他的人是安阳公主,可他却拿自己撒气,还下如此狠手,让她对房家没有了半点儿念想。
这张脸要是毁了,还拿什么去跟那个杜家小姐争程昆仑?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她日后就得凭这张脸生存,祖父丁点儿都没有为她这个孙女考虑过!
想起安阳公主的话,她也开始担忧起来!虽说安阳是幸灾乐祸,但那都是客观事实。那杜家小姐肯定会作贱她,这哥哥自己不争气,可把她坑苦了!
他骂起别人来礼义廉耻一套是又一套的,可这标准尺子完全都不量自身!
蒲英感到脸上有些肿胀麻木,忙活了半天,嫌丫鬟笨手笨脚的,谩骂了几句后,心里的邪火才算平息了些。
算算程家定下的日子,她更加心烦意乱。程家对这个嫡孙倒也真看重,竟然一再糟践她。
可现在还是那女人肚子里的一块肉,是男是女还未可知,谁能料到会不会难产、血崩生不下来?蒲英恶毒的诅咒着!
想起她自己流掉的那个胎儿,蒲英的怨念更重,程家应该永远不会知道,他们欠她孩儿一条命吧?如果先让她入府,那孩子现在应该快六个月了!哎!
程府里,已经站稳脚跟的杜家小姐也既程少夫人听说房程两家事情已定的时候,没有丁点儿的危机感,反而多了一丝的期待。
这种倒贴爬床的世家小姐,夫家看不起,母家嫌丢人,下半辈子几乎也只能在他人的白眼里苟延残喘,何惧之有?
再说,贵妾也是妾,得罪了主母是可以随意被发卖的,男人只要不是宠妾灭妻的糊涂蛋,都不会插手主母对后宅的管理。
世家大宅里,多少贴上男人后想麻雀变凤凰的红颜在男人新鲜感过后无子无宠孤独终老?
当然,这还是主母仁慈,男人不凉薄才能得到的较好结局,毕竟衣食无忧嘛。
更有甚者,被多番转卖后沦落到烟花之地,操皮肉生意,凄凄惨惨戚戚。
杜家虽然不是高门大阀,但作为朝廷新贵,这些后宅里的腌臜事也不少。在跟程昆仑定亲后,母亲就特意将她几十年对付妾室的手段倾囊相授传给了她。
女人嘛,这辈子的战场就在后宅的方寸之间,性别决定,谁也无法!
弱水三千直取一瓢饮的男人,可遇不可求;更多的男人是想左拥右抱,娇妻美妾享尽齐人之福。可他们从来不知道,妻妾之间从来都不是和谐共生的物种。
如是万分真心,谁愿意跟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头宝?所以,从她嫁进程府那一天起,她调整了愿得一人心的心态,做好了准备。
幸好,她是妻子,有朝廷法度的护卫,现在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程家为了不刺激她,让她前三个月能安心稳胎,更是将蒲英进府的时间推到了五月底。
想到这些,她心底里也平衡了。程家越在意她的感受,对于蒲英而言,那就是打脸。
房夫人看二房人因为主母瘫痪后没有半点儿给蒲英准备嫁妆的意思,实在是过意不去,拿出自己的体己银子,让长安城里的裁缝为她缝制了好几套新衣。
二房夫人倒是有心为女儿蒲英准备,无奈身体不争气,再加上当年娘家陪嫁给她的银钱这些年来被丈夫左一个妾室右一个姨娘的弄进门后贴进去了不少。
剩下的那点儿珠宝首饰,她还必须给儿媳妇留一份,扣扣巴巴东拼西凑的才给女儿凑齐了两套头面首饰,这寒酸的她自己都流泪了。
要纳个妾进门,程府里也无人重视,都围绕着少夫人有孕的事情忙的团团转。
朝廷里,黄河的凌汛又引起了较大的波动。
年前太子安排河工失误,两岸的护堤没有按期完工,已经融化的冰水漫过两岸的农田,淹没了村庄,直接造成了淮南地区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该死的太子李承乾在三月初得到淮南的奏报后,因为事涉及自身,扣下奏章后一直隐而不发。
摄政王李恪因为先是李治在江南行踪全无、后是丹阳公主重病和大年三十夜凶案的善后等事情分心也未顾上,直到长安令杨林发现了长安城里的大量乞丐据实上报后,才被捅出来。
此时据灾情发生已经是一个多月的事情了,不知道多少人卖儿卖女家破人亡了,多少人又饿死冻死在逃难的路上了。
此储君身上虽说毫无明君的征兆,已经失望的瑜然还是一再建议太子李承乾亡羊补牢速与摄政王李恪商议救灾之事。
哪知道,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此前行为的不妥,还嚷嚷着什么穷山恶水出刁民,要长安令把那些涌进来的乞丐难民赶出长安。
甚至,太子李承乾还把难民进长安城后,城内治安环境恶化,偷盗案件频发当成了自己这一毫无人性的政令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