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今夕何夕 - 大唐贞观绝恋 - 芸芸众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贞观绝恋 >

第145章今夕何夕

第145章今夕何夕

安阳被赐婚给了瑜然,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按照房家的功劳,我知道房家的这一代会有一个人尚主,原本我以为还会等几年,会等到李承乾上位之后,让李承乾赐婚,以此来降恩,新旧交替之下,难免会有老臣子心下有意,他们又是跟着父皇一起打天下的老臣,主弱臣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起尸山血海里出来的,没有谁会觉得他们没有威胁力,没有人会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没有想到,父皇会在这个时候给房家赐婚。

瑜然跟着三哥一起长大,自然是算三哥一派的,而他的父亲房玄龄房大人,却又是出了名的“两不沾”,不管太子如何示好,不管父皇如何试探,他总是一副父皇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样子。

倒是因为三哥和瑜然的关系,我在年节的时候,有时能听到父皇问房大人“爱卿,我们两人亦师亦友,看来我们的孩子未来也差不多。”

那时的房大人总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说道:“吾家小儿而已。”

小儿小儿,小儿什么都不懂,自然是想干嘛就干嘛,父皇说他与房大人亦师亦友,可另一方面来看,这个关系的另一层是皇帝与臣子,跟房大人家的孩子关系好的就只有三哥一人,我想当时父皇就是在警告房大人了。

房家一共有三子,瑜然是房家最小的儿子,房大人的大儿子是京畿道的提督,二儿子是宗府的二把手,三儿子是瑜然。

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瑜然在家里那是活生生的慈母多败儿!咳咳,不是不是,是严父慈母。

在父皇才平定天下的时候,瑜然的母亲怀了瑜然,之前两个儿子都是在战乱的地方生下来的,瑜然的母亲也为此吃了很多苦,还落下了病根儿。

所以到了第三胎,瑜然的母亲怀上瑜然的时候,房家上上下下那是把房夫人就差用个案板供起来了,等到怀胎十月呱呱坠地的时候,又因为怀着的时候,吃的太好了,孩子下不来,差点要了房夫人和瑜然的命。

但是奇哉怪也的地方就是,房夫人在怀上瑜然之前,身上是大病小病没有断过,父皇还为此让太医院的太医专门在冬天,房夫人犯病最厉害的时候,守在房府,恩宠一时无二。

这件事并不是房夫人后来生下来瑜然,她也为此伤了身子,不能继续生育,怪就怪在房夫人生了瑜然之后,身上的病痛都没有了,消失了,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为此房夫人甚是疼爱瑜然,说来也是奇怪,尽管家里有阿家疼着,上面有两个哥哥顶着门楣,他也不用多努力,却性子一点也没有长歪。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瑜然时,还很小,那时候是在宫中,母亲还在的时候。

瑜然小时候长得可好看了,雪雪白白的跟糯米团子一样,房夫人又很喜欢给她穿些颜色鲜艳的衣服,衬的人更好看了,我那时候跟在母后身边,这些外命妇逢年过节都要来给父皇母后问安,我那时候年纪太小,还没有胡床高,奶嬷嬷抱着我,轻轻的在我耳朵边对我说这是哪一家的夫人,这是哪一家的小姐,到了瑜然的时候,奶嬷嬷对我说:“公主,这是房大人的夫人,和房家三公子。”

房大人我那时候我还是有些印象,父皇有时候会带上我去朝会,甚至在御书房里讨论国事的时候也会带上我一起。

房大人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一个大胡子的人,不像魏大人那么严肃,总是笑嘻嘻的,有时候还会给我带些宫外的小零嘴,所以对房大人的印象很好。

听到是房大人的公子,我认真看去。

因为父皇那时候在御书房还指着房大人对我说:“丹阳,这位爷爷家里有个小哥哥,我一看以后就随了房爷爷,以后让丹阳做他的儿媳妇儿好不好?”

想着那个爷爷经常给我带好吃的,我抱着桂花糕点点头。

所以那时候奶嬷嬷对我说这是房大人家的小公子,自然是让我起了好奇心。

等到我顺着宫人报的名字定睛看去的时候,一个妇人牵着一个扎着小辫儿的小孩进来了。

在年幼的我的眼里,这哪里是什么小公子?进来的明明是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白白的,肉肉的妹妹,哪里是什么小姐姐。

记得那一年,父皇在年中的时候狠狠地处置了江南道一批贪污的官员,肃清了官场。有很多原本的小官吏被提拔起来,成了官员。

过年过节时有资格来跟我后母问安的人,最少都是五品正官以上,三品以下的可以说是整个大唐的基石,在大唐天下的各个州县,是一方父母官。

所以今天来的人,都是之前父皇肃清之后提拔上来的,估计第一次觐见,怕触犯了圣颜面,所以,并没有带上家眷。

往年的这时间,过年过节有外面的大臣们来给父皇母后问安时,我是最高兴的。那个时候我还小,没有到男女大防的时候,母后会在那时候带上我,甚至父皇有时候也会在朝会的时候带上我一起。

我那时候可高兴了,不光是因为好玩,更因为他们会带来许多宫外的礼物,有些边疆的官员,还会带上些特色的东西,我很喜欢那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什么会跳的青蛙,可以发出声音的鸟哨子,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那些东西的消息传了出去,外面大臣每年来送礼物,都会特意给我准备一份,父皇有一天看到我的礼物,就对此有了个新的规定,所有送上来的东西,不能超过纹银百两,不能以下媚上。我的父亲就是这样,送来的小孩儿玩意儿,都能想到以下魅上。

往年的官员会带上他们的小孩子,我在这个宫里并没有什么玩伴,成天就是。学礼仪,学各种贵女需要学的东西。

所以宫里每年有外臣来问安的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那时的我看着雪团子一样的瑜然被房夫人牵着,跪在地上规规矩矩的行礼,我拍拍奶嬷嬷的手,示意我要下去。

奶嬷嬷放下我,我踩着虎头鞋走到瑜然的面前,这时候的瑜然已经行礼之后站起来了,张着大眼睛看着我,眼睛里水露露的。

我学着三哥拍我头的样子,拍拍瑜然的肩膀,说道:“你是一女子,怎么学着男子般行礼?”

瑜然茫然的看着我,似乎是听到了什么不解的事情,周围传来笑声,我不解的看过去,房夫人也拿着手帕捂着嘴笑的眉眼弯弯。

我被笑的莫名有些害羞,转身跑向坐在胡床上的母后,躲进她怀里,不好意思的抬头说道:“母后,难道丹阳说的不对吗?怎么他们都要笑?”

母后笑的直不起腰,一旁的奶嬷嬷放了个垫子在她后面,她用手帕擦擦眼睛,对着房夫人说道:“皇上之前还在跟我说,你家的三郎与丹阳年纪相仿,要做个儿女亲家,如今这丹阳啊,还以为这郎君是女子,可怎么办是好。”

我偷偷的从母后怀里看去,瑜然唇红齿白,额中间还点着红胭脂,时人崇尚佛教,小孩子的眉心也常常学着庙宇里面菩萨的样子,点一颗红红的胭脂。我不喜欢那个东西,但是年纪太小,母后不许我贴花钿,所以我的眉间不似其他公主,总是红红的。

在我的印象里这个东西只有小女孩才会贴。要是他们说的是真的,这个真的是个男孩子,那他怎么,他怎么要画胭脂啊?

房夫人拉着瑜然说道:“瑜然,还记得母亲在家怎么说的吗?”

瑜然点点头朝着母亲又是一揖说道:“瑜然祝皇后娘娘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此言一出,更是逗得满堂人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捂住嘴看着他笑起来。

这时候我牙齿掉了一颗,已经到了爱俏的年纪,所以不爱说话,平日里说话的时候也是捂着嘴,瑜然当时嘿嘿一笑,挠挠头,眼睛里还茫然不解的转头看向房夫人,母亲直接笑的倒在胡床上,我也捂着嘴笑个不停。

瑜然看我们笑的不行,自己也笑起来,他一笑我才看见他的牙也掉了,更是笑的我直接从脚踏上掉下去,奶嬷嬷赶紧上来把我扶起来,我还在兀自笑个不停。

后来母亲让我和瑜然玩,母亲说“带着公主和三郎去玩儿吧,你们可不要打架哟,注意不要让公主和公子去太液池。”最后一句是对着跟着我们的宫人说的,我拉着瑜然的手,晃晃悠悠的去了门外。

再多的事情我就记不得了,那天传旨的太监去了房大人家之后,瑜然就传出生病了,我和三哥去探望他,也没有见到面,瑜然隔了半个月身体才大好,去了御书房谢父皇赐婚。

后来瑜然的书童跟我说瑜然并不是生了大病,而是被按着头接了旨,后来就要直接到宫里面圣,被房大人请了家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