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莲子心
第122章莲子心 我们现在手里掌握的证据,还不足以证明眼前这发生的所有的一切,太子知情,他完全可以直接推给长孙无忌,称自己并不知情。
只要说自己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长孙无忌自己一厢情愿,太子不过是有一点历史上男人的通病。
历史上好南风的帝王很多,如果我们交上去所有的证据,父皇打定主意要让李承乾来继续继承皇位,那一个好男风的太子,看来父皇也不是不能接受。
我们要绊倒太子,首先要绊倒的,就是他旁边的长孙无忌,我的亲舅舅。
京兆尹是太子良人的父亲,即使京兆尹府有失踪人口的报案,也没有上报,看来京兆尹是打定主意要护着太子了,那,我们就先从这个京兆尹下手了。
三哥喝着茶,说:“我们先从京兆尹这方面下手,京兆尹既然以前表现的都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现在为了太子娘人肚子里的小孩,就能出来护着太子,这就说明是人就会有缺点。我们先找出他的缺点,逐一击破。
我点点头,三哥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我也是这样想的。
只是没有一时间,没有想到到底应该怎么去做。
京兆尹和他的夫人伉俪情深,是长安城里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事情。他们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太子,成为了太子良人,小女儿去年嫁给了上官家的的长子。
这一次既然为了小女儿肚子里这个不知是男是女的孩子能够冒险,那他的大女儿看来也是可以试试看的对象。
三哥听完听我说完我的推测,拍拍我的肩膀,有些意外的样子。
大概他也没有想到,我有一天也会成为算计别人的人吧。
三哥沉吟了一会儿,拍拍手让暗卫出来,让暗卫出来,暗卫不知道从哪里进的屋子,跪在地上,听三哥说:“去查一查,上官家大公子最近有没有什么动向?还有他的夫人,我记得白马寺在冬日祭祀前会有一次盛大的佛会,你去查查上官家的夫人当日会不会去。”
暗卫点点头,转眼又不见了。
大概是这一次查的事情非常简单,暗卫从出去到再次回来,不过半个时辰就回来了,暗卫回来的时候我站在三哥的书架前,看着三哥从书架里拿出一本《岳阳楼记》,接过三哥手里的书,正要翻看,暗卫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暗卫显然没有想到,他这样突然的出现,会把我吓一跳。
他颇为无辜地看了三哥一眼,我从他的面纱里读到了无辜,三哥拍拍我的肩膀,让我先去窗户边坐着。
我转过身走几步走到之前在窗户旁边的躺椅,坐在躺椅上摇晃着双腿,看着三哥和暗卫。
暗卫跪在地上,垂着头说:“属下已经查明,十日之后白马寺的佛道大会会在金顶上举行,上官家的女眷都会前往,上官府的的太夫人年岁已高,这一次上官府上为了去给太夫人祈福的。因为是佛道大会,当天同行的还有其他家的女眷。”
看来这一天时机正好,佛道大会游人如织,当时人多眼杂,如果我们要行动,当时是最好的时机。
暗卫禀告完,疏忽消失。我依旧是没有看到他是从哪里离开的。
我坐在躺椅边上,看着手中的《岳阳楼记》,三哥说:“如果我们要动手,当天是最好的时机。”
我点点头,三哥说的很有道理,也正是我所想说的。
“我们要动手,那肯定不能让手下的人用现在的身份,到底要用什么身份动手才合适呢?”
“土匪吧,这几天我会让手下的人在白马寺附近,去叨扰民众,当然不会让人真的伤害他们。”
“如果用土匪的名头在佛道大会的当日,劫走上官家的女眷,势必上官家会报案引来京兆尹,那后面我们要做的事情就好办了很多。”
三哥点点头说对:“就是这样,我们将女眷劫走之后,他们势必会找来京兆尹,京兆尹来了之后,再威逼他,让他将手中的,知道的证据都交出来。”
“那我们到时总不能让土匪流寇找他要证据,他肯定会察觉到我们是别有用心,那到时候我们还要换个什么名头,使京兆尹彻底交出证据呢?”
“就说是被劫走的小孩家的父母,小孩被劫走,被逼无奈千里寻子,听说小孩被带走是因为官商勾结,将小孩子掳走去胡人地界装牛做马,父母们一时受到刺激之下,就开始在长安城周围的村庄里游荡,时间太久了身上的银钱都花光了,只好落草为寇。”
“好!”我拍拍手,在屋子转了一圈。
三哥这个计划可谓是万无一失了,现在这也是我们唯一的办法了。
我们不可能真的找一个小童去被抓进太子府,到时候探查,也不可能潜伏进太子府,那里高手环绕。
现在只能用这样的笨办法,将证据先拿到手再去告诉父皇,最后拿到证据之后,再去威逼太子。
在回宫的路上,想起三哥对我的担心和顾虑,想来也不是没有由来的。
父皇为了李承乾,所付出的心血,大家有目共睹。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这之前一直对李承乾多加忍让,犹豫不决的原因。
但是也是因为这件事是我不能容忍的,还有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打消了犹豫的想法,下定决心要将李承乾做过的这些事情告诉父皇。
那天我正在子轩殿里看着,暗卫搜集上来的证据,父皇跟前的大监徒弟,小李子跑过来跟小净说太子那日递了一封奏折给父皇,父皇审后大发雷霆,大监说,隐约看到那奏折的内容,是请封长孙无忌为国舅。
能做出为长孙无忌请封国舅的事儿,大概是李承乾已经失心疯了吧。
给长孙无忌请封国舅的事儿,是李承乾亲自写的,我想大概那时的李承乾已经不是原来的李承乾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定要动手的原因。长孙无忌在母后还在世时,都没有被请封为国舅,现在看来,父皇之所以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说明父皇在考虑,在犹豫。
重要的是父皇的态度,父皇居然犹豫了,大监说父皇看到那篇奏折,虽然大发雷霆,但是后来那封奏折,被父皇留种不发。
父皇会将奏折种不发的原因,我大概也能猜到。父皇近几年身体越发不好,前几日见到我还隐约透露出想去南方过冬的意思。
这要是在父皇依旧春秋鼎盛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父皇绝对不会让人有机会觊觎他的龙椅。
这件事情在原来是不可想象的,父皇原本在我的心里,是那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却在不知不觉中垂垂老矣。这种情况是在母亲去世后出现的,大概,母亲去世已经掏空了他所有的生活激情以及精力吧。
他既然将折子选择留种不发,大约也是在为太子打算,太子不是父皇,太子早年怯懦,虽然学问一直不错,但一个帝王,最重要的是学会权谋,父皇想为太子铺路,而长孙无忌目前来看是最合适的。
现在将长孙无忌封为国舅,是为了太子,为了太子登基之后可以很快平稳朝局,迎来新的局面,快速的解决新旧交替的不稳定。
可是父皇怎么也没想到,长孙无忌到底对他寄以厚望的儿子做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很快就到了白马寺的佛道大会,三哥早在之前,就将安排好的事情,用书信的方式传给了我。
这件事情,从我与三哥商定好要如何做,就这件事情的细节我们来来回回讨论了好几天,我们绝对不允许在这件事情上出现任何的差错,这关系到我们的计划,也是长孙家女眷的性命。
劫走坠落悬崖的地方我们反复查看了许多次,确认不论用何种方式掉落,都不会伤害到她们,我才最终敲定了计划,给三哥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