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一个创意 - 大艺术家 - 七七家d猫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艺术家 >

第635章 一个创意

布丽姬・穆娜看着旁边雀跃不已的希安・拉博夫,眼神有些闪烁。按照原本的剧本,希安・拉博夫饰演的角色也就只有两场戏,不过听说,埃文・贝尔和亚历克斯・普罗亚斯商议过后,对剧本进行了修改,必须要将男主角戴尔・史普纳的角色塑造立体起来。

不久之前,剧组在前段时间拍摄了两场史普纳小时候与父母的戏份,为此,剧组还专门进行了饰演史普纳童年的小演员选拔,最终选择了埃文・贝尔的英国老乡弗莱迪・海默。这位年仅十一岁,长得像精灵般的俊俏小子,瞬间成为了媒体瞩目的焦点。听说,不久之后由约翰尼・德普主演的“寻找梦幻岛”也看上了弗莱迪・海默,选择他饰演电影之中小飞侠彼得・潘这个角色。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重点是,为了凸显出希安・拉博夫这个角色的作用――他对于戴尔・史普纳来说是特别存在,他和戴尔・史普纳是怎么认识的,又有什么交情,都是对这个角色塑造有着重要的补充。所以,埃文・贝尔又添加了希安・拉博夫两场戏,讲述这个角色的存在意义。

站在客观立场上,布丽姬・穆娜对于埃文・贝尔的敬业精神还是有些改观,不管这个男人的人品如何,在对待工作上,他是绝对认真的。但是布丽姬・穆娜依旧没有改变自己态度的想法。

自从不和传闻在媒体上彻底传播开来之后,埃文・贝尔和布丽姬・穆娜在片场也就完全闹翻了,除了拍摄之外,两个人甚至连视线接触都懒得了。正如埃文・贝尔所说,专心投入工作,早日拍摄完毕,就早日结束这场“噩梦”。一开始,主要都是布丽姬・穆娜看埃文・贝尔不顺眼,现在埃文・贝尔看布丽姬・穆娜也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两个人的矛盾完全公开化,说是仇人也不为过。

除此之外,众所周知,埃文・贝尔的母亲凯瑟琳・贝尔担任主设计师的品牌“十一”即将登陆下个月的巴黎时装周,目前伦敦时装周在进行的过程中,时尚杂志们放在凯瑟琳・贝尔身上的目光也着实不少。所以,就算不是为了避免埃文・贝尔和布丽姬・穆娜直接打起来,亚历克斯・普罗亚斯也不想让埃文・贝尔错过这场盛宴。最终,“机械公敌”赶在九月份结束之前,终于宣布杀青,结束了这场煎熬。

不过,对于幕后制作团队来说,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特别是“机械公敌”这样需要电脑技术进行修补画面数不胜数的作品,负责技术部分的工业光魔可谓是任重道远。

对于剧组来说,煎熬总算是过去了。新闻媒体虽然依旧沸沸扬扬在炒作布丽姬・穆娜和埃文・贝尔的不和,但对于埃文・贝尔本人来说,也无非就是一群苍蝇而已,没有多大影响。只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开始对于宣传期的安排头疼了。

杀青时,埃文・贝尔拉着希安・拉博夫、艾伦・图代克等人,还有剧组一大群工作人员去酒吧了,唯独把布丽姬・穆娜无视了,而剧组也没有人“记得”这位女主角,由此可见剧组对布丽姬・穆娜的不待见了。这也是埃文・贝尔开始拍戏以来,最不愉快的一次合作经验了,虽然工作人员都很好,却因为布丽姬・穆娜对埃文・贝尔的敌视,而破坏了一切。

事实上,埃文・贝尔和希安・拉博夫一起去了酒吧,却没有喝太多酒。不要说希安・拉博夫了,就连埃文・贝尔自己都还未满二十一岁,而且埃文・贝尔是真心不希望希安・拉博夫这个年轻人陷入酗酒的漩涡,“变形金刚”是一个让希安・拉博夫获得瞩目的机会,但是未来的路还是要靠他自己走下去。在埃文・贝尔重生之前,“变形金刚4”的开拍计划已经搬上桌面了,而希安・拉博夫被排除在了男主角的演员名单上。

所以,埃文・贝尔希望自己这只小蝴蝶的翅膀,还是能够改变一点点未来。

当天晚上,埃文・贝尔就搭乘了红眼航班抵达波士顿。在飞往巴黎之前,他还是需要回学校处理一些事。虽然理查・温迪和穆勒・兰斯对埃文・贝尔足够包容,但学校的规章制度还是有需要遵守的地方。

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了,秋天早已经将波士顿染成了一片连绵不绝的黄色,其中夹杂着艳丽的红色,倒让秋天的萧索多了一些色彩。剑桥镇的凌晨总是显得格外安静,没有大城市的喧闹繁华,取而代之的是浓郁书香沉淀下来的恬静。不过校园里也不是完全的安静,偶尔还能看到从二十四小时自习室走出来的学生身影,因为这逐渐降温下来的天气拉紧外套,快步走向宿舍。午夜的脚步声在校园里回荡,多了一抹寂寥。

埃文・贝尔回到宿舍时,一如他所预料的,宿舍的灯还是亮着的。一般来说,宿舍里的入睡时间应该是凌晨四点,现在还有一个小时呢,埃文・贝尔甚至做好准备,推开门就会看到马克・扎克伯格、比尔・奥尔森和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在那里争论编程应该如何如何的场景。

可是当埃文・贝尔推门走进去的时候,却看到马克・扎克伯格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呆,另外两个年轻人根本不见身影。在沙发和大门的中间,摆放着一块两米多长的白板,就好像侦探剧里警探们用来张贴证据进行思路整理的那种移动白板。这个白板既不小巧也不灵便,摆放在门厅里占据了一大个位置,如果埃文・贝尔要进入自己的房间,就必须侧身而过才行。

在沙发后面的书桌之上,啤酒和红牛饮料的空罐子摆得满桌都是,还有乱七八糟的垃圾,包括外卖的食品包装和洗发水的空罐子。埃文・贝尔一看就知道,只有马克・扎克伯格才会这样把垃圾摆放得到处都是,那张属于他的桌子上也是一片狼藉。看来最近达斯汀・莫斯科维茨没有把女朋友带回宿舍,因为他的女朋友每次过来宿舍,都会肩负起整理宿舍的重任。

“这是什么?”埃文・贝尔踢了踢挡住自己面前的白板,出声询问到。

马克・扎克伯格抬头看了一下,只看到埃文・贝尔的一个脑袋,没有说话,又低头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埃文・贝尔粗略看了看,这块板子上写满了眼花缭乱的方程和符号,还到处延伸出玩来扭曲的各种颜色的线条,这好像是编程,也好像是互联网服务的连线图,也有点像是六度分隔理论的模型图。埃文・贝尔对于电脑编程什么的虽然基本看不懂,但从这个潦草的符号之中,还是可以分辨出一二的:只是不明白内容到底代表了什么罢了。

“课程搭配(Course.Match)。”马克・扎克伯格看到埃文・贝尔将白板推到了墙角,不由开口说道。“我之前为了找乐子写的一个网络项目,很稚嫩。”

“选课用的?”埃文・贝尔在马克・扎克伯格对面坐了下来,从车站走到宿舍里可不是一段短距离。在桌子上翻找了一下,找到了一瓶喝了一半的啤酒。埃文・贝尔拿起来用眼神询问了一下马克・扎克伯格,只见他点了点头,埃文・贝尔就直接把酒瓶拿了起来,靠在沙发椅背上,喝了一大口。

“我是想帮助学生根据别人的选课来确定自己的课程表。”马克・扎克伯格开口说道,语速的加快可以感觉出他还是很有兴趣的,显然他很乐意把自己的成果介绍给埃文・贝尔听听。“只要在网页上点击一门课程,就能发现谁报名选学这门课;或者点击一个学生的名字,就能看到他选择了哪些课程。”

埃文・贝尔听到了,不由“哈”了一声,“追女生的利器。”大学生的思想,翻来覆去就是那些,就算是哈佛大学的学子们也不能例外。

对于埃文・贝尔敏锐的判断,马克・扎克伯格也不由笑了起来,“对。比如说你在基础心理学上遇到了一个可爱的女生,就坐在你的前面。那你现在就可以知道她是否已经报名学习下学期的微积分课程。又或者,你只需要点击这位女生名下的链接,就能查看她选了哪些课程。”

“是六度分隔理论?”埃文・贝尔扬了扬声音,马克・扎克伯格点了点头,“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事物在人与人之间搭建桥梁。这个程序应该很受欢迎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