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农家-刘畅 - 盗墓:张起灵,开局天授 - 我拿青春温酒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23章农家-刘畅

乡下的妇人,尤其是年岁见长,同时又处于虎狼年纪的姐姐们,平日里见了长的俏的后生,出言调侃两句也属于家常便饭。

但她们也就是嘴上功夫,你要真敢晚上登门姐姐家,那估摸全村的老爷们,能把你吊起来打。

张九的这张脸,别说是农村的大姐,就是放在满是俊男美女的娱乐圈,那也是一枝独秀的存在。

从进了林子之后,张九就没怎么吃东西,如今一番折腾下来,早已经饥肠辘辘。

尤其是“手哥”走了,这彻底让张九一直紧绷的心放松了下来。

“能借我口饭吃吗?”

身为一个大学生,他实在无法把“要饭”两个字说出口,“借饭”至少好听一些。

有借有还,张九都想好了,走之前,就找大姐要个账号,回去把古刀卖了,到时候把钱打给大姐。

呃.....不对,这一趟貌似收获不少,张九现在有一块从狐狸男尸身上扣下来的腰带扣,也不知道是不是纯金的。

还有一卷战国帛书,那玩意是镶金线的,把金线抽出来,应该也值不少钱。

至于古刀,如果金扣头和战国帛书,能卖个几万块钱,张九就决定暂时先放古刀一马,等以后钱花完了,再给它找个好人家。

“借饭?”大辫子姐姐不大的眼睛,瞪着溜圆,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借饭”这个词,笑的前仰后合。

“你们城里人说话真有意思,来,来我家,不就没钱,想吃个饭嘛,多大事,没钱,不是还可以肉偿.....不是,我是说,我晚上给你炖肉,让你尝尝!”

张九看着大姐的尊容,突然就觉得,自己也没那么饿了,毕竟,肉偿.......和.......尝肉......,听起来都不像什么好词,张九完全不想亲身体会一下,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样差别。

张九不想体会,但架不住热心肠的两位大姐生拉硬扯,还是将张九带回了家。

花棉袄大婶因为年龄略长,最终赢得了张九的暂时“使用权”,在进家门的时候,大婶的老公带着个5-6岁的娃娃,正在围着灶台生火。

一抬头就看到了张九,男人眼中先是一阵警惕,随后看了看带人回来的花棉袄大婶,两相对比,一下子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

心道:这小哥,长的这么俊俏,应该是看不上自家婆娘的。

这里属于绝对的山沟沟,村民的淳朴,还没有被外界的信息大爆炸,轰的天翻地覆。

饭桌上,大婶在唠叨一些鸡零狗碎,但在张九听来还蛮有意思的村野趣事。

酒是家里自己酿的58度小烧,很烈,男人几杯下肚,搂着张九的肩膀哭诉说。

原来,男人曾经也在外面见过世面,甚至还参加过对越反击战,老山轮战一直打到1989年,男人因为腿伤了,回来的比较早,侥幸捡了一条命。

回来后,大婶不嫌弃他,还给他生了一个男孩,他和大婶说外面的世界,说,不想让孩子一辈子和他们一样,留在大山里,大婶信了。

突然有一天,一个过命交情的战友翻山越岭来看他,喝多了之后,战友谎称自己在战场上伤了命根子,以后怕是再也生不了了。

男人与大婶一合计,这人还是城里人,还救过男人的命,于是将还没记事的老大过继给了对方。

可对方这一走,这么多年过去了,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

直到前几年,家里宽裕了不少,男人去城里找了几次,只打听到一些过时的消息,说他战友女人死了,他带着个孩子又娶了一个,后妈对孩子不好,有一次家里出门,将孩子弄丢了。

又是一番波折过后,男人打探到,这孩子和家里走失之后,在路边行乞,也有人看到,孩子被人贩子抓走了,但买家是个有本事的女人,叫赖头姑子,孩子在那边学了本事,反正都是谣传,谁也不知道真假。

见张九一直光着上身,自家媳妇总是时不时的瞟两眼,男人笑骂两句,找了件自己看着比较体面的衣服给张九披上。

男人抱起身边一个不大的娃娃,这是两人的二娃,是个女孩,马上要到上学的年纪了,男人说,他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让二娃子上学,到时候走出大山,也当一个城里人。

“过些年,等二娃子长大了,我攒够了钱,就在城里给娃儿买个房子,到时候落了户,我娃也是城里人滴嘞!”

说着,在女娃脸上亲了一口。

女娃被胡子扎的“咯咯!”笑个不停。

女娃不知道,让她上学,给她买房,让她留在城里,成为一个城里人,这是一个四十多岁中年乡野男人,看似玩笑,但却要勤勤恳恳半生时间,才可能完成的承诺。

张九一直赔笑,点头,他无法,也不知道该如何和男人说出真相。

他想说:其实这两年,国家政策变化很大。

城里户口早就不吃香了,相反,太多的城里人,如今为了分到父辈留下的田地,拼了命的托人找关系想要换回农村户口。

至于那个被送走的孩子,找到了又怎么样?

只有生恩,没有养情,那孩子小小年纪,肯定吃了不少苦,找回来,可能最多的也只剩下怨恨,还不如不找,不见,不知道的好。

男子说到这里,大婶突然眼泪就下来了。

“其实,这么多年,已经放下了,哪怕是再见到,也认不出来喽,就是这心里啊,总有一个疙瘩。”

男人将大婶赶下桌,让她去填个菜,可张九知道,哪里还有什么菜可填?

听着大婶偷偷在厨房里哭,男人叹了口气。

“那孩子流落街头,运气好被福利院或者好心人收养,运气不好,可能已经饿死冻死在冬天的某个桥洞子下面,但身为父母,总要做点什么,您说是不这么个理儿?”

张九点头,没说自己会去找,也没说不找,城里人的“城”太多了,人也太多了,算是给男人一个念想。

而男人其实只是想要一个念想,凭他一个乡下汉子,能查到这么多,肯定费了很大一番功夫,如今也只是给自己一个放弃的理由,放下了,才可以安心的过完余生。

对于一个山沟沟里的普通父亲来说,他需要张九这么一个人,来证明,他自己找过,而且也托人找过了,真的尽力了。

女人回来,手中多了一小碟花生米。

酒三巡,一杯两盏交错,然张九以粗茶代之,未饮,但记下了一个名字,刘畅。

菜五味,农家瘦菜几碟,无酸瓜、无甜枣、仅余苦涩人生,拌着辣子花生米,略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