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涟漪再起
热闹的庆功宴接近尾声,我送走了最后一位宾客,才感觉双腿灌了铅一样沉重。甄思琪体贴地扶着我,眼波流转间满是喜悦:“今晚你可是大明星,累坏了吧?”
我笑着摇摇头,看着她收拾桌上的残羹剩炙,心底一片柔软。
“我来帮你吧。”我挽起袖子,却被她轻轻推开。
“去去去,你可是今晚的主角,哪有让主角做事的道理?快去休息吧,剩下的交给我就行。”
我拗不过她,只好任由她忙碌,自己则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思绪万千。
离婚后的阴霾早已消散,现在的我,事业爱情双丰收,这一切都像是做梦一样不真实。
“在想什么呢?”甄思琪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带着一丝调侃,“是不是在感叹自己太厉害了,这么快就走上人生巅峰了?”
我转过身,将她拥入怀中,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是在想,如果没有你,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甄思琪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放松下来,轻轻靠在我的肩头,没有说话。
我知道,她和我一样,都经历过感情的伤痛,所以我们更加珍惜彼此。
“对了,我看到张华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甄思琪突然说道,“他是不是还在为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
我微微皱眉,张华之前因为项目的事情给我使了不少绊子,后来真相大白,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虽然保住了职位,但在公司的地位一落千丈。
“不用管他,”我淡淡地说,“他只是嫉妒我的成功罢了。”
“可是……”甄思琪欲言又止,似乎有些担忧。
“别担心,我会处理好的。”我拍拍她的手,示意她安心。
然而,我并没有把张华放在心上,只当他是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可我低估了他的恶意。
第二天上班,我刚走进办公室,就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同事们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窃窃私语,却又在我看向他们的时候迅速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我心中疑惑,却也没有多想,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褚总,早啊。”
我抬起头,是张华,他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语气却充满了阴阳怪气。
“听说褚总好事将近啊,”他凑近我,压低声音说道,“恭喜恭喜啊!”
我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张主管消息倒是灵通。”
张华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转身离开。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公司里就流传起我和甄思琪即将结婚的传闻,甚至还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婚礼的细节,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我这才意识到,张华这是在故意散播谣言,想要破坏我和甄思琪的声誉。
“不用理会他。”甄思琪得知此事后,反而安慰起我来,“清者自清,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
我点点头,握紧了她的手,目光坚定:“你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到你。”
流言像病毒一样,在公司内部迅速蔓延,甚至开始有人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我知道,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
“思琪,你相信我吗?”我握着她的手,目光坚定。
“当然相信你,傻瓜。”她回握住我的手,眼神温柔而坚定,“我们之间经历了那么多,难道还会被这点小事打倒吗?”
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的确,我和思琪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这点流言蜚语,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决定,对张华的行为暂时不予理会,不让他的小把戏影响到我们的幸福。我们要做的,是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实力证明一切。
然而,思琪的闺蜜,那个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却看不下去了。她动用自己的人脉,开始暗中调查张华散播谣言的证据。
几天后,她带着一份文件袋找到了我。
“都在这里了。”她将文件袋递给我,语气严肃,“张华之所以针对你,不仅仅是因为嫉妒,还因为他收了竞争对手的好处,想要借机打击你和公司。”
我接过文件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张华和竞争对手公司人员的邮件记录、转账记录,证据确凿,不容辩驳。
我深吸一口气,压抑着心中的怒火。我没想到,张华竟然会做出这种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喃喃自语。
“为了钱,为了利益,也为了报复。”思琪的闺蜜冷静地说,“他一直认为是自己怀才不遇,所以才会在公司里处处针对你,想要把你拉下来。”
我沉默了,心中五味杂陈。
“你打算怎么做?”思琪的闺蜜问道,“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
我抬起头,目光坚定:“我要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公开揭露他的真面目。”
思琪的闺蜜赞许地点了点头:“这才是我认识的褚宇。”
我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公司人事部的电话……
思琪的闺蜜走后,我反复看着手中的文件,张华卑劣的行径让我感到愤怒,同时也感到一丝悲哀。他曾经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是什么让他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我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公司人事部的电话。电话那头,人事部经理语气严肃地询问我事情的原委,我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情况,并表示希望召开一次公司内部会议,当面揭露张华的行为。
放下电话,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我并非想置张华于死地,我只是想维护公司的利益,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向所有员工传达公司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
会议定在三天后。这三天里,我一方面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如何在会议上把事情讲清楚,既要揭露张华的真面目,又要顾及公司的声誉,还要避免给其他同事造成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