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四章买通文人的办法
“印刷?”
这个在后世早就是妇孺皆知的词汇,听在龚知贤两人耳中,却是让他们无法理解。
“嗯,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一次性可以制作出很多本书来的那一种。不知道你们仔细看过没有,这同样的书,字体是一样的,就是行与行之间、段落之间也是一样的距离。”贾平安用着尽可能对方可以听懂的话解释着。
“什么?”
这个回答,再一次惊到了两人。然后他们再一次以迅速之势奔到了木箱之旁,跟着就同时拿出了两本一样的书籍,开始仔细比对。
结果自不用说,贾平安没有说谎。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龚知贤再一次奔回到轮椅之前,伸手用力的抓着贾平安的手臂,看这样子还有这动作,哪里又像是一个小老头了?
“印刷呀!”
贾平安再一次说出了这个词汇。
“印刷?印刷?那是不是比手抄来得要快?”龚知贤还是不太明白,但无所谓了,他只需要知道结果就是了。
“嗯,是要快很多,更重要的是,里面不会出错。”贾平安点头应是。
“太好了,太好了。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得到了贾平安的确切回答之后,龚知贤竟然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然后仰望天空,老泪纵横。
像是他们这般的大儒,人生的目标已经是十分的简单,那就是传学传教。
期望可以让更多人懂诗词识字而知礼。
希望可以教出更多的学生来。
直至有一天,如果可以成为孔子那般的圣人,怕是马上就让他们死去,他们也是愿意的。
心有天下,奈何连书籍都没有那么多,那还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与理想呢?
而现在,贾平安竟然说有什么印刷之术,然后就可以多印书籍,这岂不是说,他们的愿望就有了可以实现的基础吗?
贾平安也没有想到,不过就是自己在空间之中弄了一个活字印刷,竟然就引得龚知贤如此的激动,这一刻,他还真怕对方因为高兴而突然间嘎过去。
当然,龚知贤表现的如此之激动,更让贾平安对于接下来所说的话,有了更多的信心。
龚知贤在哭、娄通闻也哭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人一起抱头痛哭。然后也不知道过了多长的时间,最终还是龚知贤想到了什么,擦干了泪水之后,看向贾平安很是郑重的问道:“这个什么印刷,容易吗?”
“不容易,或是说很难,且花费极大。”贾平安等的就是这一刻。
跟着他还指了指那个木箱说道:“这其中每本书都有一百册,但就是为了它们,下官足足花费了数千两银子之多。”
“这么多?”龚知贤听闻,眼中闪过了吃惊之意。但跟着又点了点头道:“只要没有错字,这倒也是值得了。”
“是呀,下官也是读书人,自然是知道这是值得去做的事情。只恨下官能力有限,囊中羞涩,想要弄出更多书籍,凭个人能力还是力有未逮呀。”贾平安是一边说一边摇着头,显示着很痛苦的模样。
“啊!这个...”龚知贤很想说一些宽慰的话,甚至还想说翰林院是可以提供一些的。
可是想到翰林院也不富裕,每季朝廷所拨之银钱也没有多余之物,想要说的一些话也就憋在了心中,没有说出来。
龚知贤不说话,贾平安却还要继续去说的。“祭酒大人,下官已经想过了,做为读书人的一员,这件事情我是必须要做下去的,朝廷没有钱,那我便自己出钱就是。为了天下可以有更多人可以读上书,就算是我做一个贱商也再所不辞。”
“什么?你要从商?”果不其然,听了这句话后,龚知贤瞬间就瞪大了双眼。
来了,来了,果然是如此啊!
看到龚知贤的反应时,贾平安就知道,自己果然没有想错。在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太低了,以至于像是贾平安这般已经有了才名之人想要从商,怕是更会面对强烈的反对和置疑。
而这,也是贾平安寻龚知贤和娄通闻前来的原因。他要给自己经商找到足够的借口。
自己是靠着才气扬名于天下的,这是自己的优势,借此可以让他团结到不少人,以后做起一些事情来,自然也就会容易了许多,那怎么能随便的放弃呢?
说服龚知贤与娄通闻,就等于是说服了宣国多数的读书人,这也是他以后立世的底气之一。
“不是我要从商,而是为了天下可以有更多人有书可读,为了天下读书人可以有纸可用,我必须要赚银子,不然的话,以后连白纸都造不出来了,还谈什么其它?”
贾平安说着这些话的时候,还是一副颇为痛苦的模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做的这一切都是被逼无奈。
“这...”娄通闻站在一旁原本是想要劝些什么的。比如说读书才是正道,至于其它不过小道尔。尤其是去做商贾,那都是贱民才会去做的事情。
但这张开的嘴,在听了贾平安的解释之后,接下来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要忘记,现在翰林院大家用的纸张还是贾平安提供的呢?
而据说这些东西都是价值不菲,那总不能用着人家花大价钱提供的好东西,回头还要骂人家吧,那也太不是人了。
娄通闻要说的话被堵了回去,龚知贤却主动开了口,“贾待诏可以把这个办法传播出去,让其它商人去做呀。”
“其它商人?”贾平安对此一样是早有准备,轻摇了摇头道:“技术交了出去,但商人若是贵卖,那个时候又要如何?最终读书人或许会一些,但赚钱的永远是那些大家族支持的商人,那与我们的目的还是会背道相驰,那时我们还能如何?”
不要说是好东西了,就是一国的律法,其实也是为了更多更好地服务于那些权贵。这个道理贾平安只是那么轻轻一点,龚知贤便马上闭紧了嘴巴。
两人皆不语,眼见时机差不多了,贾平安跟着又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饵说道:“龚祭酒,娄司业,下官已经想过了。一旦经商赚了钱,以后每月我都会提供各类书籍共五百册,至于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书,完全由翰林院来支配,怎么说,我也是翰林待诏,翰林中的一员不是?”
一说到各类书籍共五百册的时候,娄通闻双眼瞬间就亮了起来。
这可是五百册,即便是他们翰林院所有的官员什么都不做,只是抄书的话,也就只能收获这些了,但贾平安一人就可以创造出来,这不是大成绩是什么。
想着这是值得的,娄通闻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向着一旁祭酒龚知贤的身上看去,显然他是同意了,现在就等着上官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