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上电视 - 穿成早死炮灰,反派大佬哄我嫁他 - 京墨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四百一十七章上电视

许国伟愿意孝顺,但要他像孟冬青孝顺大姨一样去孝顺刘秀琴,那不可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不可能一瓢水浇灭了火,冬天的时候还盼着它自燃来温暖你。

就连老孟的水准,刘秀琴也看不齐。

许国伟把人送了回去,告诉刘秀琴,今天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陪她出去吃饭,以后都没有了。

至于折腾阿姨,最简单,把阿姨折腾走,就送养老院。

“冬青要安排你给爸管的时候,我是没有说话,但我真要开口了,你觉得冬青会不会同意。”许国伟不介意把话说得难听点。

刘秀琴拍着轮椅,“你,你也有,孩子!”

“我有。”许国伟点头,“我对孩子尽心尽力,无愧于心,我好好地养育他们,等老了,不怕他们用我养他们的方式养我。”

五个孩子,从决定生的那一刻起,他和李青梅就没想过要厚此薄彼。

哪怕心里有偏爱,这正常,他就更喜欢听话老三小西,李青梅更喜欢最小的,但这份偏爱绝不会变成离间孩子的武器。

有许国伟盯着呢,他最知道被无视的孩子内心有多痛苦了。

五个孩子,讲不清道理的时候一视同仁,讲得清道理,有些没必要的同等对待就砍掉了。

同样的玩具不用买五份,可以等个一样的金额,让他们去选自己喜欢的。

想要公平,方法多得是,只看父母有没有心罢了。

你记得孩子的每一个喜好,愿意听孩子的心里话,孩子心里才会觉得自己被父母重视,一样会有被偏爱的感觉。

当然,许国伟也不敢称自己是多十全十美的父亲。

但至少他一直用自己儿时的感受,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会总结自己的委屈,坚决不让孩子再受一遍。

刘秀琴是,她吃的苦,必然要在孩子身上找补回来,发泄出来。

许国伟是她诉委屈的桶,孟冬青是她的出气桶。

啧~

刘秀琴一口气憋心里,上下翻滚。

老孟没有发话,但许国伟的每一句话,都让他的脊梁塌了几分。

是啊,以前你怎么养孩子的,就别怪孩子现在怎么对你,是因果,确实都是因果。

“爸,你也别成天闷在家里,我听说厂里搞了个老年学校,你跟着去上上课,玩一玩。”许国伟安排老孟。

老孟这个继父,当得其实可以了。

你不能拿他跟亲爸比嘛,跟别的继父比比,对比就很明显了。

他上学的时候,有两次犯事学校请家长,都是老孟去的,事后给他讲道理,他心里一直记着呢。

他结婚的时候,老孟也是掏了钱的,老宅翻盖好,怕他难做,老孟给了钱人没到,也是为他考虑了的。

家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孩子送到老孟这里,他也是给看的。

刘秀琴有点崩溃,孟冬青这么对她,她不接受也得接受,但她没想到,连许国伟,对老孟都比对她孝顺。

她可是他亲妈!

“亲不亲的,也就那么一回事。”许国伟真心这么觉得,“有些人儿女心不重,亲生的死了就生了,反正还可以再生,有些儿女心重的,生不出来捡来的孩子也能养得很好。”

感情从来就不是靠血缘维系的。

许国伟说到做到,他去给老孟报了个乐器班,让他每天都去上上课。

刘秀琴原以为有儿子撑腰养老,现在也老实了下来,不敢再折腾,也不敢再去比较什么。

奈何她有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二姐,还有个成天挑拨她找事,想要好处的弟。

日子过得甚至比在羊城时还要痛苦。

她想把这些在她耳边喋喋不休的人赶走,可她甚至连句话都说不明白,含糊得厉害。

二姨是真嫉妒孟冬青对大姨的好,这不,听说孟冬青送大姨和大姨父去京市旅行,马上就来找刘秀琴说了。

我的天,这得多孝顺的孩子才能做到啊。

二姨没有,二姨酸,二姨到刘秀琴这里来找平衡了。

刘秀琴,“……”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孟冬青都不知道有这事,还是听阮秋枝说起才知道。

阮秋枝住得近嘛,时不时的也要回去看看,毕竟孟秋同确实是受刘秀琴照顾最多的孩子,她的工作还是接的刘秀琴的班,虽然后面知道刘有琴私下昧钱了的。

这一去,就看到二姨说得唾沫横飞,刘秀琴想死不能的场面。

送二姨也去京市旅游是不可能了,花费钱是小事,花费精力是大事,孟冬青给二姨送了个金戒指。

简单直接明了,一下送人心坎上。

二姨,“……”

二姨受到了莫大的鼓励,更加勤快地去捅刘秀琴的心窝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