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许大茂深知自己要想在采购科有所作为,就必须努力融入这个集体。他开始更加用心地去观察同事们的喜好和习惯,试图找到与他们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点。
每天早晨,许大茂会早早地来到办公室,主动为同事们整理桌面、烧好热水。当同事们陆续到来时,他会微笑着打招呼,用热情的问候开启新的一天。他不再仅仅局限于工作上的交流,而是会在闲暇时刻主动与同事们聊起生活中的趣事、最近的热门电影或者美食推荐。
在工作中,许大茂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团队讨论。他不再只是默默地倾听,而是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即使有时候他的意见与别人不同,他也会以平和的心态去交流和探讨,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他知道,只有通过积极的互动,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
当同事们遇到困难时,许大茂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无论是帮忙解决一个复杂的采购问题,还是协助完成一份紧急的报告,他都尽心尽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同事们感受到他的真诚和热情。
许大茂还积极参加团队组织的各种活动。无论是周末的户外拓展,还是下班后的聚餐,他都从不缺席。在这些活动中,他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与同事们一起欢笑、一起玩耍。他逐渐发现,通过这些活动,他与同事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彼此之间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大茂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了这个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新人,而是与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的伙伴。他知道,只有融入这个集体,他才能在采购科实现自己的价值,与大家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许大茂心中十分清楚,要想在采购科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
他首先从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开始。每天下班后,许大茂都会抽出时间阅读各种与采购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深入学习采购流程、谈判技巧、市场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他会认真地做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和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以便日后随时查阅。他还会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行业动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最新的采购趋势和方法。
在工作中,许大茂更是全力以赴。他对每一个采购任务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到与供应商的谈判,再到最后的合同签订和货物验收,他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他会仔细地分析每一个供应商的报价和产品质量,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和评估,为公司选择最优质、最具性价比的供应商。他还会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以便更好地完成采购任务。
许大茂也非常注重与同事们的关系。他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采购科发展的重要保障。他会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合作,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也虚心向他们学习。他会在同事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和支持。他还会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许大茂还会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总结经验教训。他会定期回顾自己完成的采购任务,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他也会主动向领导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通过这些努力,许大茂相信自己一定能够为在采购科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他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在采购科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易中海自从答应帮何雨柱想办法后,便开始了四处奔走的忙碌日子。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院子里,易中海就已经迈出家门。他先去了街道办事处,步伐匆匆却又坚定。一路上,他不断地在脑海中整理着何雨柱的情况,想着该如何向工作人员说明。到达街道办事处后,他礼貌地向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针对何雨柱这种情况的帮扶政策或者就业机会。他认真地倾听着工作人员的每一句话,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尽管得到的答复并不是立刻就能解决问题,但他还是仔细地记下了一些可能有用的信息。
从街道办事处出来,易中海又马不停蹄地去拜访一些在单位里有点人脉的老朋友。他沿着熟悉的街道快步走着,心中的焦急让他顾不上休息。每见到一个老朋友,他都会详细地讲述何雨柱的遭遇,恳请他们帮忙想想办法。有的朋友表示同情,但也无能为力;有的朋友则答应帮忙打听打听。易中海对每一个可能的机会都充满了感激,不断地向朋友们道谢。
下午,易中海又来到了一些曾经有过合作的单位。他在门口徘徊了一会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然后鼓起勇气走进去。他与相关负责人交谈,介绍何雨柱的优点和能力,希望能为他争取到一个工作机会。有时候会遭到拒绝,但易中海从不气馁,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总会找到解决办法。
傍晚,易中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院子里。但他并没有停下,而是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继续思考着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去寻求帮助。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为了帮助何雨柱,他愿意付出一切努力。
易中海怀着满心的期待,开始逐个拜访那些曾经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
他精心挑选了一套整洁的衣服,让自己看起来精神饱满。清晨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他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第一位老同事的家走去。一路上,他的心情既紧张又充满希望,不断在心里排练着待会儿要说的话。
来到老同事李大爷的家门口,易中海轻轻敲了敲门。门缓缓打开,李大爷看到易中海,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老易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快进来快进来。”易中海走进屋内,与李大爷寒暄了几句后,便切入了正题。
“老李啊,我这次来是有事儿想请教你。咱院里有个小伙子叫何雨柱,最近遇到了些麻烦。工作不顺利,家里经济也紧张,我这正发愁呢,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易中海的眼神中充满了诚恳和期待。
李大爷微微皱起眉头,沉思了片刻。“这事儿啊,确实有点难办。不过,我觉得可以让他去学点手艺,有个一技之长,以后也好找工作。或者看看有没有什么小生意可以做,自己当老板。”易中海认真地听着,不时点点头,把李大爷的建议都记在心里。
接着,易中海又去拜访了其他几位老同事。每到一家,他都详细地讲述何雨柱的情况,虚心地寻求建议。有的老同事建议何雨柱去参加一些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有的则建议他多去参加招聘会,扩大自己的求职范围。
易中海感激地与每一位老同事道别,心中充满了感动。这些老同事们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依然热情地伸出援手,为他出谋划策。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为何雨柱努力,有了这些老同事的支持和建议,他更加坚定了帮助何雨柱摆脱困境的决心。
易中海坐在自家的椅子上,眉头紧锁,满心都在思考着如何说服许大茂撤销对何雨柱的处罚。
他的眼神时而迷茫,时而又闪过一丝坚定。易中海回想起何雨柱那无助的神情,心中的责任感愈发强烈。他知道,何雨柱虽然有时性子急,但本质不坏,如今被处罚,实在是有些冤枉。
易中海开始分析许大茂的性格。许大茂这个人,向来精明,爱计较,又有点小肚鸡肠。但他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人,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或许就能让他改变主意。
易中海思索着可以用来劝说许大茂的理由。首先,他想到了何雨柱平时在院子里也帮过不少人,虽然和许大茂时有矛盾,但也不是不可调和。他可以从邻里关系的角度出发,提醒许大茂大家住在一个院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把关系搞得那么僵。
接着,易中海又想到可以从许大茂自身的利益考虑。如果撤销对何雨柱的处罚,也许能让院子里的氛围更加和谐,对大家都有好处。而且,何雨柱如果能重新振作起来,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对许大茂有所帮助。
易中海在心中反复斟酌着这些话语,想象着与许大茂交谈的场景。他担心许大茂会一口回绝,又担心自己的言辞不够有力。他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试图找到最完美的劝说策略。
他决定先找个合适的时机,单独与许大茂谈谈。在谈话中,他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被许大茂的情绪所影响。他要以理服人,让许大茂明白撤销处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易中海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给自己打气。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谈话,但为了何雨柱,他必须勇敢地去尝试。
易中海一旦确定了目标,便立刻行动起来,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去说服许大茂撤销对何雨柱的处罚。
他先是从人情世故方面入手。易中海特意挑选了一个许大茂比较清闲的时候,满脸堆笑地来到许大茂面前。“大茂啊,咱都是一个院子里的老邻居了,这么多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柱子那孩子虽说有时候脾气急了点,但也没犯啥大错不是?你就大人有大量,把那处罚给撤了吧。”易中海语气诚恳,眼神中满是期待。然而,许大茂却不为所动,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哼,那何雨柱得罪了我,可没那么容易就了事。”易中海碰了一鼻子灰,但他没有放弃。
接着,易中海又想到了用利益来诱惑许大茂。他找到许大茂,说道:“大茂啊,你看,要是你撤销了对柱子的处罚,柱子肯定会感激你。以后有啥事儿,他也能帮你一把不是?而且,这也能让院子里的人都看到你的大度,对你也有好处啊。”许大茂听了,微微有些动摇,但还是没有松口。
易中海不气馁,继续尝试其他方法。他开始在院子里发动其他邻居一起劝说许大茂。他挨家挨户地去拜访,向邻居们讲述何雨柱的困境,希望大家一起帮忙求情。邻居们大多心地善良,纷纷表示愿意帮忙。于是,大家一起找到许大茂,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大茂啊,柱子也不容易,你就饶了他这一回吧。”“是啊,大家都是邻居,和和气气的多好。”许大茂被众人围在中间,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但心里也开始有些犹豫。
易中海看到有了一丝希望,便趁热打铁。他又去找了一些和许大茂关系比较好的人,让他们在许大茂耳边吹吹风。他自己也不断地找许大茂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知道,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但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总有办法能说服许大茂。
易中海尽管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每一次的努力似乎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他在与许大茂的一次次交谈中,始终保持着耐心和诚恳。每次开口,易中海都斟酌着用词,试图找到最能打动许大茂的话语。可是,许大茂要么冷漠以对,要么断然拒绝,丝毫不为所动。易中海看着许大茂那坚决的表情,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
易中海发动邻居们一起劝说许大茂,大家围在许大茂身边,苦口婆心地说着好话。有的邻居回忆起何雨柱曾经的善举,试图唤起许大茂的同情心;有的邻居则从邻里和谐的角度出发,强调大家应该互帮互助。然而,许大茂只是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地听着,等大家说完,他却一甩袖子,转身就走。邻居们面面相觑,无奈地摇摇头,易中海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易中海又去找那些和许大茂关系较好的人帮忙,希望他们能在许大茂耳边吹吹风。这些人虽然答应了易中海的请求,但当他们与许大茂交谈后,许大茂依然固执己见。易中海焦急地等待着结果,可每次得到的都是失望。
易中海独自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心情沉重。他看着何雨柱那紧闭的房门,心中充满了愧疚。他觉得自己辜负了何雨柱的期望,没能为他解决问题。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决定重新梳理思路,继续寻找新的方法,无论多么困难,他都要坚持下去,直到为何雨柱争取到一个公平的结果。
易中海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自己的屋子,缓缓坐下,脸上满是沮丧之色。
他的眼神空洞,呆呆地望着前方,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他原本信心满满地去尝试各种方法,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定能够说服许大茂撤销对何雨柱的处罚。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所有的努力都没有取得任何明显的效果。
易中海回想起自己一次次与许大茂的交谈,那些诚恳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但许大茂的冷漠和拒绝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他又想到邻居们的热心帮忙,大家齐心协力地劝说许大茂,可最终还是徒劳无功。这种挫败感让他感到无比的失落。
他微微低下头,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体两侧。易中海觉得自己好没用,连这么一件小事都办不好。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自己的方法不对?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应该去管这件事?这些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更加沮丧。
易中海叹了口气,心中的疲惫感如潮水般袭来。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何雨柱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而他却似乎已经走到了绝境。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仿佛自己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找不到任何方向。
易中海虽然满心沮丧,可那股子不想放弃的劲儿却如同一簇微弱却顽强的火苗,在他心中摇曳着。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逐渐从空洞变得坚定起来。易中海深知何雨柱正处于困境之中,眼巴巴地盼着有人能拉他一把,而自己既然已经答应了要帮忙,就绝不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