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黛莎又调皮了
现代战争就是这样。 兵力多寡早已经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谁的武器更先进;谁能占领制空权;谁能对敌人形成绝对的火力压制等等。
这些才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核心要点。
阿沙迦尔的十万大军投降后,他们的武器被人统一收走。
随后有近千人荷枪实弹地过来。
他们对投降的人数进行了一次初步清点,确认还剩下八万四千多人。
不过有近六千人,身上多少带着伤。
很快有专人赶过来,将受伤较为严重的伤员给带走了。
剩下的八万人多人,很快被分作八组。
每一组由一百名教官负责管理。
教官给这些人登记造册,然后分配了个人编号。
接着教官把组内的一万多人,分成一百小队。
一个教官负责管理一个小队,然后每个月进行一次轮换。
带队教官在每一个小队内,随意指定五名助手,协助他进行管理。
就这样,八万多人被细分开来,全部管理得井井有条。
除了八百名带队教官以外。
还有两百名教官分别肩负着统一指挥调度,监督巡察,后勤保障等责任。
前面几天,这八万多人被分开圈在莫克沁草原,进行队列条令训练。
每天有专车运送食物过来,保证这八万多人不会饿肚子。
然后慢慢的,开始有人被逐批带走。
这些人离开前需要在附近的贝丽河进行洗漱。
然后修剪头发,发放绣有他们编号的橘红色工装。
并且临出发之前,这些人还能吃上一顿油水充足的大餐。
被带离莫克沁草原的这些俘虏,其实并没有走多远。
他们一部分在晴峰市附近建设农庄,开垦农田。
在农庄内养鸡鸭猪羊之类的牲畜,以及种植果树和各种农作物。
另外一部分则进入晴峰市,跟随工程队建设学校、医院、商场、住宅小区等设施。
阿沙迦尔的十万大军被打败以后,索岛基本上再没有能掀起风浪的势力。
不过徐峰目前底子还很弱,没办法完成对索岛的全面统治。
所以他也没着急,继续按部就班地发展着。
索岛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并且还是出入苏伊士运河的必经海路。
徐峰最早决定掌控索岛时,就已经决定要在索岛建立港口,让经过的货船在港口停靠和补给。
这样一来可以收取合理的港口税,二来也可以想办法赚那些水手的钱。
时至如今,徐峰的计划依旧没有改变。
为了挑选一个建设港口的最佳位置,里兹帮徐峰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在索岛进行实地考察。
最终专家建议徐峰,在距离晴峰市不远的一处海岸建立港口。
这处海岸与亚丁湾海域相邻。
一旦港口建成,这将是个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的天然深水港。
另外它距离晴峰市不远,可以和晴峰市直接形成联动。
徐峰听完专家的论据后,当即决定启动港口建设计划。
里兹自告奋勇,申请成为这个港口的投资人之一。
徐峰仔细考虑过后,干脆将伊恩、胥子晋、黛莎、楚归祖、李文泓、楚拙、秦惜若等人,全部通知了一遍。
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都可以成为这个港口的投资人。
没办法,建港口实在是太烧钱了。
尤其徐峰想要建的,还是那种大型港口。
并且在徐峰的规划当中,这个港口建成以后,他还得依托这个港口建一个适合旅游和娱乐的城市。
这些绝不是徐峰一个人能搞定的事情。
所以里兹背后的阿勒王国,伊恩和胥子晋背后的墓碑,黛莎背后的普卢托斯,楚归祖背后的东隆集团。
都是徐峰想要争取的资本方。
好在这些人全都很给徐峰面子,直接在电话里先表达了投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