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 庶子的青山绿水 - 简单贰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5章

张多与楚恒一起往家走,感叹道:“没想到爷爷也要捐十万斤军粮,特别是听你说二柱捐十万斤还有一万两银子,看二柱的眼神更慈祥了,一个劲的夸好孩子,呵呵!”

楚恒想想不由笑道:“爷爷和二柱挺像的,二柱到处挖地,把院子外面各个角落挖遍了,就为了把菜地省出来种西红柿和土豆。没想到爷爷也是,不但前后院都种满了,把外面的菜地也种上了。据说他还买了两块菜地,都种上土豆和西红柿了。家里没地种菜吃,你没看到院子外面都挖了,种的家里吃的菜。”

张多被他说的直笑,拉着楚恒说:“别说,爷爷挺有眼光,紧巴巴的弄了六亩地,种了土豆和西红柿,可是发了。光西红柿就得挣两万两左右,土豆还没卖呢,就算没西红柿卖的多,但也比种粮食和自己家吃的菜强的多。再说,你看爷爷在院外挖的那些地,也得有一亩半了,好好伺候,自家吃也算够了。爷爷真是太精明了,钱没少赚家里也安排的好好的。”

“是啊!”楚恒长叹一声说:“这个家还得爷爷主事,别人都不行,做不到这个份上。十万斤粮食,一万两银子,爷爷也不甘落后。倒不是攀比,就是能拿出来就不会吝啬。以前的是是非非,多数都是穷闹的,有些事情不能太较真。但是那些别有用心,心思恶毒的决不值得原谅。”

张多晃晃楚恒的手说:“我们搬的远了,来往的机会不多,没事就罢了,有事时再说。”

“嗯。”楚恒脸色缓和些,问张多:“你说爷爷找堂爷爷和村长说招人做棉衣的事,他们会不会也插上一手,那事就越闹越大了。我原想做完棉衣就和粮食一起送走,如果他们要是闹大了,可就拖拉了。”

“别人事你不用管,他们想捐你就一起送走,不捐你也别主动提这个事,一切都在他们自己。按你自己的想法做,别受别人的影响,也别耽搁他们启程的时间。有那个心听说就自己来了,没那心思的更不用搭理,犹犹豫豫的也不用搭话,没那个必要。我们就是想帮帮军中将士,也没别的想法,不用张罗这些事。最好他们别捐,省得麻烦,万一以后有什么怨言,我们还得听着,犯不上的事。”张多皱皱眉头,有些厌烦村里麻烦事太多。

“嗯,我也不希望他们捐,说不上什么时候就弄点事出来,特别烦。一会儿楚毅回来,问问他搭火炕时熟悉哪些村子,明天我去把布匹和棉花买回来,分发到别的村去,早点做出来,好早些送去。”楚恒想想,这样快些,时间长了是非多。

“哎,这个方法不错。对了,我给你做的棉手套和耳套,你觉得边关那能用吗要是能用我们也做些给送去,要是好用,他们以后可以照着做,能少挨不少冻。”张多给楚恒提建议,尽力让边关的将士少遭些罪。

“能用,还很当用呢。”楚恒拍拍他手,高兴的说。

看到楚恒的笑容,张多也眉眼弯弯,开心无比:“我想到冬天做什么生意了,我们雇些人做手套和耳罩,等天冷的时候卖。虽然有些心灵手巧的能很快做出来,但是我们抢个先,多做些准备着,天冷了就拿出来卖。嘿嘿,等他们做出来,我们也差不多卖完了,挣个快钱。”

“好,给东明也说一下,他就愿意挣快钱,不费事还不长久,不用把身子。”楚恒打趣着。

张多点点头:“不过我们不能在附近招人做,最好远一些,也别提卖的事,就说给军营送。一般人不会想那么多,就是有点意外问题也不大,我们赚点就行,不贪多比一冬天都干呆着强。”

楚恒低头寻思一会儿,抬头说:“去外婆那招人做,她们那里远也偏僻,人也多数老实肯干,从招的长工就能看出来。也能帮帮他们那里,村里地太贫瘠,就算和我们学了施肥、追肥,防治病虫害,产量也没我们这高,比我们这里还穷。”

“好,你安排就是。我再去找找春生,听说他们那里也挺穷的,要不也不会卖儿卖女了。”张多感觉有些郁闷,前世今生都是贫困。

楚恒揽过他肩膀:“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你看我们才一年就过起来了。慢慢的各个村都学会施肥,产量都会提高。土豆和西红柿慢慢也会大范围种植,产量都三四千斤,又能当饭吃,又能当菜做,以后挨饿的时候就少了。日子总有一天过起来,贫困的人家也会越来越少。”

“嗯。”张多也明白,凡事要一步步来,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遂又欢喜起来。

到了家里没过多久,楚恒那几个兄弟就陆续过来。听二柱说送军粮,还要给将士做棉衣,找他们过来帮忙,纷纷问怎么回事。

刘大力埋怨的看着楚恒:“不是我这个当哥的说你,这么大的事你也不找我们商量一下,要不是还要做棉衣送去,你是不是就自己偷偷送军粮走了。”

“就是。”楚离也看着楚恒说:“恒哥,咱是那小气的人吗?别说现在手里有粮有钱,就是什么都没有,尽尽心出点力,能帮多少是多少,你也不能闷不吭声的一句也不和兄弟们说啊?”

赵云撇撇嘴:“恒哥敢说什么都是一大家子人,没准还弄出点什么事来。恒哥当然不会找这个麻烦了,到时我们大家都不静心。”

“还是你好啊!是长子,俩弟弟还那么小,你爹娘也疼你,什么都听你的,省心的很。”李晨长叹口气,眼神满是羡慕。

楚离看着李晨笑嘻嘻的说:“你就没大力哥顶事,更没赵云有魄力,要不也不会弄成这样。在你们家当不起事,又在媳妇儿面前挺不起腰,你说这能怪谁?是离开你那个家就活不下去,还是离了你媳妇儿就打光棍啊?你这样下去,我看离兄弟们越来越远了。”

“不会。”李晨一脸严肃,“我们兄弟能同甘共苦,我就不信不能共富贵。我不当家做主,是因为那个家没什么好当的。我不是长子,以后要么分家,要么就一直这么过,没必要非和他们较真。而且我是想分家的,更不会参合家里的事,免得落埋怨。至于我媳妇儿,她现在怀着孩子,能让让就让着些,等生完孩子再说。就像你说的,离了她我也不会打光棍,主要是为孩子着想。如果她一直不知道悔改,我也不会再容忍,大不了守孩子过一辈子。”

一旁的楚力看看他:“怎么不打算娶了,还守孩子过,吹吧你。”

“唉。”李晨摸了把脸,“娶媳妇儿太麻烦,过得好还行,过得不好是真闹心。孩子有了后娘日子也不好过,我早都想过了,要不她回娘家呆的那三个月,就是那么闹腾我都忍了。但我也不能忍一辈子,看她自己吧!”

赵云白了他一眼:“你就是不行,什么亲娘、后娘的你要当起家做起主,心眼别歪,什么事都不会有。我可不管那个,不合适就把婚退了,聘礼不给就算了,我可不能娶家里来搅事。现在就这事那事一大堆,嫁过来还了得。别说让添聘礼,又要金银头面啥的,就是倒补给我些,我都不能娶。”

二柱拍了下手:“厉害!有正事,那样的媳妇儿就不能要。一看挣点钱了,马上加价,这是娶媳妇儿啊?还是买媳妇儿啊?你家当初给的聘礼就多,十两银子,上上等聘礼了。要是我们没赚钱,顶多也就三两银子,你家也是大手笔。别人家就是赚钱了,聘礼也就是五六两,七八两的上等聘礼都不肯出,就你家厉害。”

“唉。”赵云不好意思的摸摸头,“二柱哥别笑话我了,那不是我爹娘安排的吗!我根本没想这个事,一切都是爹娘做主。那是我娘一个拐了几个弯的亲戚,还有个当秀才的叔叔,我爹他们给面子,才出了十两聘礼。又买了一套银饰,布匹、酒水等聘礼都是好的,花了二十多两。可还不知足,我娘去选日子,准备年前或年后农闲把婚事办了。他们家可倒好,还要二十两离家钱,我真没听说过有要这样的钱。还二十两,讹人呢吧?哼,不想嫁就退婚,谁非要娶他们家闺女不成?”

“好了。”楚远好笑的看着他们:“是来说捐军粮的事,怎么说起这些事来了。赵云你的事先放放,没得让他们白得了聘礼,欺负我们上青村,讹诈我们兄弟那是不能忍的。等忙完恒子这事,我们就去讨个公道。”

回头看着楚恒说:“恒子,别想那么多。家里是家里,咱们兄弟是咱们兄弟,别混为一谈。现在谁手里没钱没粮,就是捐点钱粮,这还能过不下去啊?我们商量好了,一人捐五万斤粮食,钱少些就存你那的一千两吧。有都是力气,以后我们还会赚钱。就算没机会再赚这么多,有那些地我们也能吃饱喝足,过得好好的了。”

“就是。”楚离快人快语:“你可别和我们客气,那就是和兄弟们生分了。大力哥说他今年挣的钱比我们多,他捐两千两。看自己手里钱粮说事,咱们兄弟不用攀比。谁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力,不行咱还有这一身力气呢。”

“嗯。”刘大力点头:“我那两亩西红柿没少卖钱,都一万四千两出头了。给我爹娘一千,三个弟弟一人一百两,三个妹妹一人一人也给了一百两。还剩一万两千多两,我捐两千两剩下的一万两还放恒子这。以后兄弟们有难处,我们随时能拿出钱粮来,再也不会为难了。”

“大力哥,够意思。”赵云伸出大拇指:“我也是这么想的,嘿嘿,我跟你学的,跟家里租的地。又和二柱哥学去开荒,东一块西一块的,开了三亩多。土豆和西红柿我各种了三亩,卖的钱比你还多呢。卖了近两万两了,我爹和我两个弟弟辛苦,特别是我小弟弟,才九岁就跟着后面敲土坷垃。我给我爹一千两,两弟弟各五百两。我爹还嫌我给他们多了,说是太小不用给那些。我没管那事,弟弟们都支持我,都任劳任怨的,我有什么舍不得的。”

说完又对楚恒说:“恒哥,我不捐多,也是两千两,剩下一万五千两存你这,留着以后我们兄弟用。问觉得捐钱粮是细水长流的事,不是一次就完事的,以后条件允许,我们就年年捐些,不重在一时。”

“嗯,你说的对。”楚恒欣慰的看了一圈几个兄弟说:“捐五万斤粮食我不反对,毕竟你们手里还有十多万斤。但是银子除了大力哥和赵云各两千两,你们几个自己没种上西红柿,没赚着钱,就把存在这的一千两拿出二百两捐了,谁也不能反对。”

“就是。”赵云拍拍楚离,“你们的心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是一样,想支持恒哥。也想做些好事,帮补一些为我们安宁生活浴血奋战的将士。但是不需要倾尽所有,我们几个捐的多是因为今年赚钱多。我们手里现在还有不少土斗没卖呢,你们就听恒哥的准没错。

“就这样定了。”楚恒拍板:“今天难得聚一起,留这吃饭,我们好好喝点。”

“好。”楚离又精神焕发,撸起袖子:“我们都去帮忙,别让多哥儿自己忙乎。都走,一起去厨房。”

“好嘞。”李晨也挽起袖子。几个人与楚恒、张多一起往厨房走去。嘻嘻哈哈的嚷着:“一会儿要多吃点,还要一醉方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