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原东良赶到庄子上的时候,正是吃完晚饭的时候,宁念之陪着老太太,桌子上摆着一大盆的榆钱菜,现在榆钱也有些老了,不过还是挺甜,过了水用麻油拌拌,放一点点儿的盐就非常好吃了。竹筐里放着拳头大的包子,用的是槐花馅儿,老太太今儿刚学来的,亲手做的,从挑选槐花到放到蒸笼里,全都是亲手做的。
“怎么这会儿来了?”老太太见是原东良,忙起身,拉着人在自己身边坐下,原东良先给老太太请安,又看宁念之,怎么几天没见,好像胖了不少啊。
“你看你媳妇儿,这肚子是不是已经有些明显了?”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你媳妇儿胃口好,吃的好,这孩子也就长的好,将来啊,定然和你一样,是个英俊潇洒的大将军。”
“祖母,说不定是女孩儿呢。”宁念之笑着说道,老太太一拍手:“女孩儿也好啊,小时候长的胖是福气,将来必定和你一样,是个白白净净的漂亮的小姑娘。”
“祖母这几天心情好。”宁念之一边给原东良夹菜,一边笑着解释,原东良点头,伸手拿了个包子,一口啃下去,有些惊讶:“全素的?”
老太太哈哈笑:“可不就是素的,不过,厨房准备有别的包子,你等等,廖嬷嬷已经去拿了。”
“你和你祖父在家还好吧?每天吃的什么?他没闹什么幺蛾子吧,你二叔他们,是不是已经搬走了?”吃过饭,老太太就开始询问家里的事儿,原东良坐在一边,一五一十的回答:“二叔他们前些天就已经搬走了,连带着府里的下人也少了很多,倒是比以往清净了不少,到家也没什么叽叽喳喳的吵闹了,一开始还有些不太习惯,后来习惯了倒是觉得这样更好了。”
“房屋空出来不少,管家已经让人收拾了,回头祖母看看,若是有用不着的院子,就先给锁上,用得着的时候再说。”原东良笑着说道:“或者就改成别的,种些花,得空了您和念之到里面转转。”
“祖父这几天挺想你的,时不时就要问两句,总是问什么时候才会回去,若不是衙门那边脱不开身,怕是比我还要早来一步呢。”原东良也给老爷子说了几句好话,当然,老爷子的原话肯定不是这么说的,但原东良能从里面听出来老爷子真正的意思来。
“对了,我来的时候,特意去买了祖母最喜欢吃的酥饼,但是今儿可不能吃了,太晚了,吃了要积食,祖母明儿可别忘记了让人热一下。”原东良交代道,老太太乐滋滋的点头,孙子的一番心意,可不能浪费了。
没有娶了媳妇儿就忘记祖母,更开心。
“祖母在庄子上过的如何?看我,问的太傻了点儿,只瞧着祖母这笑眯眯的样子,就知道祖母定然是高兴的,那身子还好吧?吃的用的,可都习惯?若是有什么不习惯的,祖母现下告诉我一声,我回头让人送了东西过来。”
“咱们府里的园子已经弄好了一大半,瞧着五月底之前能弄好,到时候我再来接祖母回来吧?”原东良问道,老太太犹豫了一下,点头,庄子上虽然住着轻松舒服,但到底不是家,那府里,才是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才更熟悉,更自在。
说了一会儿的话,老太太就摆手了:“你这短短一盏茶时间,就看了念之五六次了,我也不是那不恶婆婆,容不得儿子媳妇儿感情太好了,这么久没见,想必有不少话要和念之说,去吧去吧,你们夫妻俩自己去说悄悄话吧。”
宁念之的脸立马就红了:“祖母,哪儿有,他不过是看看我照顾好了祖母没。”
老太太笑而不语,摆摆手,原东良忙起身:“那孙儿就不打扰祖母了,这就先回去了,明儿一早再来给祖母请安,陪着祖母在庄子上到处走走。”
“好,那就明儿去转转。”老太太笑着点头,看他和宁念之出门了,才转头对身边的廖嬷嬷说道:“这孩子长大了,就要有自己的生活了,以前呢,只要孝敬长辈就可以了,现在,要照顾妻子,要照顾儿子,慢慢的,这生活的重心就要变了。”
廖嬷嬷忙说道:“大少爷心里还是惦记着您的,再怎么变,您永远是大少爷的亲祖母啊,老奴冷眼看着,大少爷这人,最是注重感情,老太太您对他好,他心里有数,将来也必定会孝敬老太太。您啊,就别操那么多心了,得空了就和大少夫人到处走走,散散心。吃吃睡睡,再过几个月就能抱上重孙子了,以后呢,看着孙少爷慢慢长大,活的长久一些,再看着孙少爷娶妻生子……”
话没说完,就听老太太哈哈笑起来:“还看着重孙子娶妻生气呐,那我岂不是成了千年老妖了?祸害遗千年是不是?”
“怎么是千年老妖呢?那是长命百岁的菩萨!”廖嬷嬷忙说道,伸手拍了拍自己胸口:“那我可也得注意些,将来也要长长久久的伺候着老太太才行呢。”
“你啊,你也是老太君了,岂能一直在我身边伺候着?你家大孙子,今年有十四五吧?”老太太问道,廖嬷嬷忙点头:“老太太好记性,今年刚好十五。”
说完,有些忐忑,家生子一般十来岁就会进府,不说能做多少事儿,先学着,十五六了,就能担重任了。廖嬷嬷是老太太身边伺候的老人了,她的孙子孙女若是要进府,那必得是一等二等的月例才行。
只是,大孙子从小喜欢念书,廖嬷嬷心里也是有点儿想法的,既然孙子有出息,总不能阻了孙子的前途是不是?只是,这算盘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提。现在老太太说到这个话头,廖嬷嬷就生怕老太太想将人带进府里来。
提心吊胆的等着,就听老太太说道:“我印象中,你们家大孙子很是喜欢念书是不是?这学识如何?下场的话有没有把握?若是有,回头我先让人将你们家的卖身契给销掉,回头你送了你们家大小子去科举,也是条路子,你说是不是?”
廖嬷嬷眼睛立马瞪大了:“老太太,这,这……”
“你可不许推辞,你伺候我一辈子了,咱们两个名义上说是主仆,实际上,我早就拿你当亲人看了。”老太太抓着廖嬷嬷的手说道:“我身边,这些年来来往往,也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了,我走之前,怎么也得先将你安排好了才行。”
廖嬷嬷眼眶通红,老太太又说道:“府里伺候的人不少,你啊,也就安安心心的养着吧,将来不光是我要看我那重孙子娶妻生子,就是你,也要看着你家大孙子再生重孙呢,以后,也要看着重孙子娶妻生子。”
“是,老奴和老太太一起,都要活的长长久久,长命百岁才是。”廖嬷嬷笑着说道,扶了老太太起身:“咱们要想身子健健康康,晚上就不能熬夜,赶紧洗了睡觉,明儿一早大少爷可是等着来请安呢。”
那边宁念之进了门,也颇有些心疼:“这是赶路一天一夜都没休息?”
原东良笑着握住她的手:“哪儿啊,一早出来的,我自己一个人骑马比较快,一天就能到了。你在庄子上可想我了?”
宁念之脸色微红,还是诚实的点了点头,喜欢的人不在身板,那肯定会想念啊。别看她在听雪映雪面前很是自信,对原东良抱着十成十的信任,但暗地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不是怕原东良把持不住,而是担心那些女人的手段层出不穷,生怕原东良会中计。男人心思再怎么细腻,有时候也想不到女人的手段,脱了衣服那是最简单最粗暴的。
“我也想你了。”原东良低头,在宁念之脸颊上亲了一口,将人抱在怀里,又伸手摸了摸宁念之的肚子:“孩子这段时间还算是听话吧?没有闹你吧?”
“他现在就是一团肉,哪儿能闹我?”宁念之笑着说道,将原东良的手按在自己的肚子上,自己也抬手捏了捏原东良的脖子:“你是喜欢我还是喜欢孩子?”
“当然是喜欢你,若不是你替我生的孩子,我都不要。”原东良忙举着手指一脸严肃的发誓:“我也绝对不会让别的女人替我生孩子的,你才是我最重要的人,爹娘在我心里都比不过你。”
宁念之噗嗤一声笑出来:“看你,我不过是随口问问,你不用这么认真的。”
“不管念之你是想开玩笑还是想认真的问我,我都是这一个答案,这种事情上面,我从来不会和你开玩笑。”原东良笑着说道,亲了亲宁念之的额头,细细的问宁念之这几天在庄子上都吃了些什么,白天里忙些什么。等他问完了,宁念之接着问,小夫妻俩成亲之后第一次分开这么久。这见了面,倒只顾着说话聊天了,恨不得连对方一天吃几口饭喝几口水都要问的清清楚楚。还是宁念之惦记着原东良赶路累,原东良也惦记着宁念之有了身子不能熬夜,这才没说到三更天。
就这,第二天还是起晚了。
老太太颇为担忧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欲言又止的,宁念之尴尬的简直想掩面而走了。原东良倒是脸皮厚,还笑着给老太太解释:“昨儿晚上,念之担忧我,府里就我和祖父两个人在,她怕我们吃不好穿不好,问问我和祖父每日里是什么时候吃饭,吃的热的凉的,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又问祖父是不是就由着自己的性子只吃他自己喜欢的东西,祖父毕竟年纪大了,前两年又大病过一场……”
老太太脸上就有了几分担忧,之前恼起来,也是恨不得老头子早早去见阎王。但都到了这年纪,能时时刻刻陪着自己的,也就只剩下这老头子了,老太太倒有几分舍不得了。
“那你祖父是不是就由着自己的性子了?”老太太迟疑了一会儿还是问了出来,原东良摇头:“祖母虽不在,但也有我在旁边劝着呢,只是,还是得祖母早些回去才行,毕竟祖父是长辈,我说一句,祖父有两三句反驳在等着我呢,我可不敢很管着,祖母,您看,您和念之,是不是要早些回去?”
老太太脸上有些不自在:“早回去做什么?吃灰尘吗?等园子弄好了再回去。”
“也快了,再有十来天就弄好了。”原东良忙说道,他虽说也盼着宁念之早些回去,但也舍不得人回去吃灰尘,等大部分弄好了,没那么杂乱了再回去就好了。
“好,那就再等几天。”老太太笑着说道,顿了顿,又补充道:“回去之后,你可得多看着你祖父一些,别以为我不在家,他就能随意吃喝玩乐了,若是回头被我知道了,我饶不了他。”
原东良忙点头:“好,祖母的话我是一定会带到的,祖母咱们一会儿出去转转?这庄子我也没来过呢,多是种些什么?”
“一半是粮食,另外一半儿,什么都有,果子家畜,只是庄子有些远,所以多还是买的。”一些耐放的蔬菜什么的,就是庄子上送过去的,一年四季的果子,还有家畜野味,偶尔庄头也会快马加鞭的送些新鲜的菜蔬。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药材,这庄子正经说起来,是不怎么赚钱的。”老太太一边吩咐人摆了早膳,一边说道:“那些药材,是年头越长药效越好的,所以,若是不用,就没人去动,只让它随意长着。那些果子呢,咱们家吃不完的就送了人,光是府里一年到头赏下来的就有一小半儿了。”
宁念之脑袋转得快,毕竟她只是孙媳妇儿,老太太不说,她也不好详细去问。现下就忍不住盘算了一番,这庄子总共有多少田地,府里一年的开销有多少,市面上的粮食以及家畜是什么价格,这一出一进的,就觉得,要么是老太太没怎么看过账本不知道到底收入有多少,要么就是那账本是有问题的,老太太大约是被人蒙蔽了。
之前老太太可是说了,在云城附近的庄子,就数这个最大了,偌大的庄子,养活家里二三十口人,还不带每天新鲜的蔬菜,五亩地都绰绰有余,更不要说,这将近八百亩的大庄子了。当然,要是有天灾人祸,那就说不准了。别说赚钱了,还得赔钱养着佃户们呢。
原东良也不是不通俗物的,就忍不住对宁念之挑挑眉,宁念之摇头,这几天她可没怎么陪着老太太出去走,这庄子上的收成,也不是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