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特殊礼物 - 帝姬策:江山为谋 - 鹿时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7章特殊礼物

第177章特殊礼物

东宫太子与丞相府的联姻水到渠成,钦天监算过吉时后,礼部浩浩荡荡的队伍就从宫中出发了。  出云国史上,历来也只有轩辕大帝娶太子妃时,是本人亲自上门提亲的,而如今的太子殿下,很好的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青出于蓝……

因为,他还带上了自己的亲妹子,高阳公主。

出了皇城没多远就是金陵城高官们的府宅,不过由于宋家在金陵城有祖传的老宅,所以那聘礼是差不多绕了小半城,才送到了丞相府。

不管天子庶民,婚礼的规矩都是“一曰纳采,二曰问吉,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现在轩辕初云随着自家哥哥进行的,是第四项“纳征”。

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

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等纳征过后,礼部与女方这边还要商定吉日,是为请期,最后才能到娶亲之日。

不过轩辕初云今日送来的聘礼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礼物……

一个大活人。

前头百姓与宋府众人都在围观震惊了十里长街的聘礼,后头轩辕初云转身就把赵无庸送进了丞相的书房。

丞相夫人去世多年,府上一直是二房夫人蔡氏在打理,这会儿出来接聘礼单子的,也是蔡氏。

那琳琅满目的聘礼,真叫她看花了眼,希望以后她的女儿出嫁,也能这么风风光光的。

众人不见太子,不过大家也知道这种贵人,不是说见就能见的。

赵无庸褪下盖在头上的斗篷,露出那张养了多日,已经恢复了健康的红润面庞。

宋西风明显吃了一惊:“你是……赵无庸?”

记忆里的赵无庸一直都是个有些邋遢的中年男子,宋丞相之所以能认出他,是因为他那双充满了睿智与淡泊的眼睛。

“你不是失踪了吗?”宋丞相惊疑未定的看了看太子,又看看高阳公主,最后落在赵无庸本人身上:“你怎么和太子殿下在一起?”

赵无庸将自己被人追杀,被公主殿下所救的事又说了一遍,只是只字不提沈慕言的名字。

公主说得对,要想彻底的认清一个人,不能通过别人的嘴,而是要靠自己的眼睛和心去分析。

宋西风对他的遭遇感到很震惊:“到底是谁如此丧心病狂,要追杀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要么就是他太优秀,要么就是他身上有那人想要的东西,而赵无庸偏偏两样都占了。

以前赵无庸一点都不在乎外在的形象,也不在乎自己在旁人眼里是什么样的怪人,因为能者,都是有些奇怪的,常人不能理解的。

经过这件事情他想通了,如果他还是以前那样的形象,他就是有理有据的说出,土地分配制的作者是自己,也没有人会相信。

因为人们看看他,再看看沈慕言,高判立下。

他必须要改变。

想要改变出云国现在窘迫的国情,他就必须先改变自己。

以貌取人,自古便是如此。

安置好赵无庸,在查出凶手之前,请宋丞相对外保密。

沈慕言现在已经初步要实施土地分配的计划了。

自出云国建国以来,土地分配就是采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轩辕一族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

分封地的主权和产权还是是轩辕大帝的,诸侯只有财权和治权。

全国的土地与臣民,名义上都属轩辕大帝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现有的土地制度为井田制,井田制是和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制度划分为井田,井田以公田和私田的划分为主要特征。

在改革之前,可以说整个出云国的土地,都是贵族才有资格拥有的,普通百姓只有使用权,而且每年还要交昂贵的租金给拥有土地的诸侯。

收成好,碰上地道的主人家,那也还好,租金不会很过份。

碰上不人道的,那就惨了,收成好涨租金,收成不好,还是涨租金,百姓们别说去卖粮了,够一家老小温饱都不错了。

出云国这些年没少出为了土地打死人的事情。

特别是各受封者常常擅自割让或交换土地,渐渐将土地变为私有财产。

同时,随着新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私田的数量也在增加。私田的出现,对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起到腐蚀和冲击的作用。

各地官员与诸侯相互勾结,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像时有发生。

而土地分配制,就是解决这一现象的办法。

沈慕言顾虑到新政策对贵族群体造成的震荡,这几日去见了不少的人,想联合几个世家,一起推行此举。

但是这种涉及个人利益,家族利益的事,世家之间很是抗拒,甚至拒绝与之沟通。

初行受阻,沈慕言并不灰心。

皇上要实行新政策,这些诸侯也只是负隅顽抗而已,他们又没有胆子造反。

所以在商量未果后,沈慕言雷厉风行的直接招募流亡农民在金陵附近的许县实行屯田制。

轩辕初云得知时,正好袜子上那多粉色的蔷薇已经绣成了,她的笑容里更多的是嘲讽:“他选择破釜沉舟,诸侯必定绝地反击,屯田制虽能解决百姓无田可种的困境,但是屯田利用的还有闲赋的士兵,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终究是弊大于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