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消息
第34章消息
昨天晚上刚被科普完,今天胡杨就领教了什么是大院子弟的办事儿效率。 只用了一个上午,徐淼和方宏伟的事就有了结果。赵援朝直接给胡杨打的电话。
先说了徐淼,他的情况还不错。现在已经调到了的河南冶金口下属的一家特钢厂,安排进了工会做副主席。
按惯例徐淼还没有到下放的年资。这次提前到下面单位挂职也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有人动用关系,把徐淼送到了下面。
在说这个方宏伟,的确是大院孩子。出身于外经贸部大院,但不是领头的,而是跟着架秧子起哄的角色。人还算聪明的,加上有大院的关系。恢复高考的第四年考上天津大学,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
按说这个专业背景,到冶金局来并不算对口。应该回他们自己的经贸系统才最合适。但这次人事调动,却是外贸部大院那边一力促成的。
说到这里,赵援朝还卖起了关子:“好消息和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胡杨想也没想:“先听好的。”
赵援朝说道:“查你的是国安,但这事不是国安那边起的头。据说是你们冶金局的罗鹏程打了报告申请的。”
胡杨一头黑线的反问:“我的直属领导查我也算是好消息?”
赵援朝却是肯定的说道:“当然是好消息。这事如果不经过国安,那肯定是你直属领导不相信你。但走了国安的路线,那就不是普通的调查,而是一次更高级别的政审。你想想什么人需要政审。”
胡杨思考了片刻才说道:“要么是想办我,要么就是想用我。”
赵援朝说道:“不错,能自己想明白就不用我再费口舌了。还有一个消息,是从科工委你那边打听到的。你们领导罗鹏程可能要有工作调动。”
胡杨问:“调动,没说是升还是降?”
赵援朝说道:“这现在还不好说。科工委,计委,经委都有相似的风吹出来。据说上头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但具体的职能和级别都没有消息。而罗鹏程据说板上钉钉的要去这个新部门当二把手。”
这个消息对胡杨来说还真的很重要。
如果消息属实,这个节骨眼儿上申请调查胡杨。那十有八九,就是想把他带到新部门去。
即便不在这八九成的概率之中,也会给胡杨安排一个不比徐淼差多少的缺。
胡杨轻轻点头:“要么说的话,还真算是好消息了。可这都算好消息,那坏消息要糟糕到什么程度啊。”
赵援朝沉声说道:“是很糟,你这次真的有麻烦了。”
胡杨说道:“我在认真听。”
赵援朝说道:“方宏伟对你有敌意很正常,谁叫你不光挡了人家钱途,还挡了仕途。”
胡杨很意外:“这么严重?”
赵援朝说道:“我们军区大院和地方大院交集比较少。我也是今天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那边撺了一个大局。你猜和什么有关?”
提示已经给了这么多,胡杨当然已经猜到答案:“旋耕刀片。”
赵援朝说道:“看来你还不太笨。就是你在搞的旋耕刀片。外经贸大院有个领头的叫周朝先。他联合了其他几个大院,一起在东北华北大量收购旋耕刀片。听说都是用收废铁的价格收上来的。不过要怎么处理这些刀片,暂时没打听出来。但放心,很快就会有消息。”
胡杨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既然市面上没有什么消息,那他们的收购应该才刚开始,而且进行的很低调。所以我估计更多的消息并不容易打听到,不强求随缘就好。”
赵援朝听胡杨这么一说,却反而激起大院孩子的傲气:“bj大院子弟的圈子就这么大,有什么打听不出来的。我敢说就肯定能给你挖出结果来。”
胡杨的想法是,既然已经站到了对立面上,而他又肯定不会退让。那这个时候就不应该继续大张旗鼓的调查。惊动了对方之后,会让自己很被动。
所以胡杨立刻转换了话题:“这是钱途,那仕途是怎么回事?”
赵援朝说道:“这还和罗鹏程有关。这次成立的新部门可能会有很大的权限。所以这第一批成员就显得很重要。一般说来,秘书是肯定要带过去的。”
胡杨不解:“可我不是秘书啊?”
赵援朝轻笑了一声:“你们这些外地人啊,根本就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胡杨笑着说道:“那您还给说说。昨儿晚上项凌江刚给我科普了你们大院的事儿。今儿您受累,再给我说说。”
赵援朝没接这个茬:“没那闲工夫。你自己慢慢品去。我就说一点,新部门是上面直接弄的。罗鹏程在人事上其实没有什么发言权。推荐一两个人也就是极限了。”
胡杨说道:“也就是说,如果罗鹏程带上了我,那就很有可能不带方宏伟。”
赵援朝说道:“更确切的说,是有理由不带。我听说方宏伟是那边动了关系,请一个老爷子出面,硬塞给罗鹏程的。”
胡杨说道:“都明白了,帮我转告项凌江一切照旧就行。”
挂断电话,胡杨开始回忆这个时期有什么重要的新部门成立。好像并没有特为吻合的。日后最有影响力的重大装备办公室和国家工业设备总公司,都还不到成立的时候。
八零年代毕竟距离胡杨太远,他所知道的都是一些能够被记载下来的事件。显然这个新部门并不在此列。
赵援朝的话导师给了胡杨不少启发。罗鹏程是冶金口出身。点了他将那肯定就是与工业相关。加上罗鹏程有丰富的对外经验。胡杨推测,七成以上可能性是与工业设备引进相关的部门。
在一个稳定的体系中出现的新部门,要么从其他旧部门分权,要么就获得新领域的权利,更有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
这么分析下来,也难怪有人会想方设法往这个新部门了塞人。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个新部门上限很高。
还真是像赵援朝说的那样,钱途和仕途都挡了,那真的难怪方宏伟会对他这么不爽。
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个周朝先和他的大院圈子,何尝又不是挡在了胡杨的财路上。
解决旋耕刀片的问题主要还是原料钢材的问题。而高频感应堆焊是胡杨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不是没有其他方法,但成本都要比堆焊高甚多。
更何况以这些大院子弟的一贯风格来说,就这一点成本都他们都不愿意出的。
现在还只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再过几年当全国都进入大改革、大建设、大生产的热潮中后。京城里这些大院子弟们才真正开始活跃起来,并和“批文”这个东西紧密的联系起来。
如果自己不做处理,这刀片要怎么变现?
所谓废铁价,就是五六毛一片收,七八毛钱卖。就算他们把两百万片的库存全都吃下,那刨除必要支出之后。最理想状态能赚十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