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看着敌人进入伏击圈
“本官怎么觉得今晚敌营有点不一样?大家怎么看?”“使者大人,小的觉得没什么不一样。”
“可是,本官觉得敌营今晚的灯火少了很多。”
“使者大人,都这个时间,敌人为了节约物资,少一些灯火很正常。”
那个带头的人沉思了一下,道:“有道理。”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大概是觉得这山顶上风太大,因而有些冷,有个家伙小声道:“使者大人,回去吧,这里也太冷了,再在这里,恐怕弟兄们都会被冻死。”
另一个家伙却说:“使者大人,这么快就回去,万一让大人察觉到我们回去的太快,恐怕?”
“对啊!使者大人,咱们同时出来,要是别的小队没有回去,咱们先回去,却又没有什么由头,恐怕大人会怪罪的。”
那个被称为使者的家伙却问身边的人:“老哈思,你觉得了?”
“大人,他俩说的都有道理,这里寒风大,确实过于寒冷,可咱们就这么回去,也不行。要不,咱们再接近点?”老哈思沉吟了一下,突然笑道:“要是运气好,抓个敌人哨兵回去,那可就是大功一件。不仅让您在大人面前出彩,弟兄们也能跟着您喝口汤。”
使者大人显然被老哈思后面的话说的心动,却还是有几分担心的说:“可要是再接近的话,万一惊动了敌人?”
“使者大人放心。”老哈思笑道:“咱们虽然就几个人,可各个都是精挑细选,论战斗力绝对不比汉国的探马差。论马术就更不是汉国的这些兵马能比的。更何况,现在是夜色,就算惊动了敌营,也不怕他们追赶。就算是敌人敢追赶,咱们也可以利用马术,搞不好还能杀几个汉军,那可就真的是立了大功。”
“对!使者大人,听说这两天另外几个小队都有人冒险接近敌营,不仅没事,还差点就抓住敌人了。也没见敌人敢追出来。”
“好!咱们就接近敌营看看。”是浙大人终于心动了,却还是有几分担忧:“不过先说好了,要是有机会和绝对的把握,咱们就抓个敌人回去,要是没机会,咱们决不能强求。而且,一切行动都要听本官的命令。”
“只是自然,一切以使者大人的命令为尊!”
五人退后几米,骑上马就下山。
看着这几人离开,耿恭却在考虑一个问题:这几个人当中,那四个显然是西域人而那个使者应该是匈奴的人,更何况,他们口中那个居中指挥的大人,更应该是匈奴的官员。
更重要的是,听他们的意思,最近这几天的敌人探马们,都应该是由这位大人指挥。也就是说,只要找到这位居中指挥的大人,不仅能将敌人在这一带的探马系统一举摧毁,让敌人成为瞎子聋子,对于大军短时间内的动向毫无所知,有利于大军接下来的分兵。更能从这位大人口中获得更多的情报,比如说匈奴此次发动战争的动向和最终的目的。
只要一想到这两个巨大的好处,耿恭就觉得,必须要这么干。
当然,前提是现在还得先看看鸳鸯阵的夜战能力,也是第一次对于耿恭所训练出来的鸳鸯阵真正的厮杀能力的检验。
相对于山顶的寒冷来说,躲在山下小道口的王二等人就要温暖得多了,最少他们所要面对的寒冷山风就没那么冷。只不过,一直在等待,从先前的兴奋和紧张,到后来的平静,再到困意难耐,最终,当看到山上小道口接连出现了五个骑兵,让大家的困意瞬间全无,都开始有点紧张起来:刺头往往意味着胆大,多半也都是老兵油子,对于战争厮杀绝对都十分熟悉,可是,正因为熟悉,反而越发明白刀枪无眼的道理,所以才会紧张。
同时,也正因为紧张,却又都知道如何来消除这份紧张:这才是老兵和菜鸟真正的区别所在之一。
但是,此时不可能再交谈,想要消除紧张感,就只能靠自己。
五个敌人探马完全没想到敌人没有埋伏在山顶,而是埋伏在山下。因为按照正常思维来看,是个人都能想到,敌人他妈来观察敌营的话,十有八九会先到水泥钉上观察,而探马绝对不会来很多人,只要埋伏多人在山顶两边,绝对能让探马无路可逃。
因而,当他们到山顶上平安无事,又怎么可能想到敌人反其道而行之,不再山顶设伏居然在山脚下打埋伏。
王二双目瞪的如铜铃一样大,双手紧握着狼嚎,心里估算着敌人离山下的距离。
当看到敌人骑着马慢悠悠地离山脚越来越近,众人的喘气声却越来越轻,越来越慢。
终于,当底一匹马儿刚踏上山下的地面,王二一跃而起的同时,大吼一声“杀!”就带头冲了过去。
而战友们也纷纷从藏身处爬起来,飞快的冲向敌人,一下子就形成了一个半圆冲向敌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唯有二十多米外,每个小队中的两名弓箭手们没有冲,二十站在原地,拉弓搭箭,瞄准敌人,却没有射出手中的利箭。
因为耿恭早有交代:此次伏击是为了检验鸳鸯阵的战斗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尽量活捉。
如此来来,要是他们十个弓箭手射箭的话,那几个敌人探马根本就没有没有反抗的机会,就会被弓箭手给射杀了,如此,也就失去了检验鸳鸯阵夜战能力的意义,自然也没有活捉之说了。
探马都是一军中的精锐,战斗力自然不差。
虽然进入了伏击圈,而且被敌人近距离攻杀过来,让他们根本无法提起马速,失去了骑兵的意义。这几个人当机立断,还没等王二他们接近,就主动跳下马,还十分有战斗经验的往马屁股上刺了一刀。
在马儿吃痛而向下狂奔的同时,这几个人却转身就向山上跑……在没有人指挥的前提下,几人能同时做到这些,可见,这些人是何等的精锐,战斗经验何等的丰富。
只是如此一来,王二等人就有点小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