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李姓探花郎 - 少年浣剑录 - 拉布拉风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少年浣剑录 >

第三十五章李姓探花郎

此时刚吃过中饭,刘家大爷刘达生,此刻闲来无事,正窝在躺椅里睡午觉。

夏天天气燥热,白天时间又比晚上要长,和刘达生一样人们不免会在白天犯困。所以在养生之道中,“三寒两倒七分饱”的理念最为世人称道。

而所谓“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也就是每天子时(晚11点至凌晨1点)和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按时入睡。

要是在平时,没人敢在刘大爷睡觉的时候打搅他的,他刘达生可是十里八村的大恶霸,没人敢招惹他。而且谁都知道他的人生两大爱好啊,那就是吃饭、睡觉。

他可是出了名儿的乡绅恶霸,表面上人模人样的,实际上心狠手辣十分歹毒。家里边前两代积累的家产,全都落到他这一根独苗头上了,自己手头上也倒腾这生意,家里面很富庶。

他人不是什么正经人,他干的生意那并不是什么好生意。说白了,他就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地主无赖。

放高利贷的人,通常只给自己能够得着的人放贷,就说刘达生吧,他只给同乡人放款。为什么呢?一个是,放贷人了解借款人的家境情况,以及偿还能力等。再一个是,如果你因为躲债跑了,你总不能拖家带口的跑了吧,你总是要回来吧,他们大可以守株待兔。

但是他们这样的人,家里总是会养一些个打手,纵使你跑到天南海北,也总有一天会被抓回来。

也不知怎么的,今天管家刘福着急忙慌地把刘达生给叫醒了。

“大爷大爷,醒醒醒醒,您快去看看吧,李或他终于回来了,听说是中了“探花”了。不见他骑马夸官游街,也没见乡里面吹打相迎。总之您快去看看吧,赶紧去他家看看,怕就怕他跟您耍什么心眼子。”

大爷本来就刚刚睡着,这下被他给吵醒了,很是生气,揉着眼睛喊:“我这刚刚迷糊一会儿,你这干嘛呀?就不能让我再睡会么,有什么事儿等会儿再说。”

“不是啊不是啊大爷,李或他回来了,李或他回来了。您快去他家里看看吧。”

“什么?李或回来了?那么长时间没回来,我还以为他死在外面了呢。”

李或是这乡里的一个书生。他两年前在“乡试”的时候靠中了“举人”,第二年的阳春二月“会试”举行,他又去考了“会试”,没想到竟然考中了第一名“会员”。

李或是想接着往上考的,他想去考“殿试”。毕竟他是只是个读书人。除弄笔洒墨之外,他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吃饭的手艺了,考中“进士”,在朝廷上某个一官半职,就是他也就是所有读书人,实现报复的唯一出路了。

但是李或自幼家里清贫,又少时失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他长大,供着他读书,如今母亲年迈,又染了顽疾,实在是无法再供应他了,就连供他读书的钱都没有了,更别提他这一路上的盘缠钱了。

要知道,供应一个读书人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且不说,笔墨宣纸之类费用,就说平时吃穿用度吧,虽说李或一介书生,吃不了多少,平时也并不做讲究,但是他一心研学,读书终归是不挣钱的。

因此,李或曾经放弃了去考“进士”念头,去做了私塾先生。

有一天,刘达生跑来说他要供着李或去科考,李或当时什么都没想,当即就辞去了私塾先生一职务,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辞别了老母,赶考去了。

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只知道大恶霸刘达生出钱,让李或去科考了,但却不知两人之间的小交易。

按道理说这李或,四月底五月初怎么也都该回来了,可他确实到了这夏中才回到了乡里,而且还是悄么声儿的。

而且他自到了京城后,就没了消息。这下突然回来了,还听说他中了探花了。话说那个进士高中了之后,不是春风得意衣锦还乡的,他还真是奇了怪了。

但是刘达生也算是沉得住气。就说了一句话:“走咱们看看去。”

说着,拍了拍衣服起身就走了。

乡试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会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

确实按道理说,就算是中了状元游街示喜、雁塔题字、登龙门鳌头迎旨,这些惯例仪式都结束后,怎么着,四月底五月初李或也就该回来了,但是如今他为什么独自一人悄悄地回来了呢?

实际上,李或就是中了探花没错。花街游行,琼林赴宴该行的仪式也都走过流程了,只是最后他回来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的。

至于其他人为什么不知道,他高中的喜讯也不知道他的行程,那是他有意提出了要替朝廷俯察民情,走山问水而还家,他说他要不希望他人打搅。

通常,只有“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会立即按规定给其封授官职。但是实际上今年官位紧缺,只有状元才有这个待遇,“状元”的职名叫做“翰林院修撰”,是个从六品官。除外其他进士,依律回乡等候圣旨予官。

既然探花郎都这么说了,而且皇帝也默许了,所以这事情也就这么瞒了下去。于是放榜之日,礼部只公布了三甲“进士”出身;二甲“进士”出身,以及二甲第一名“传胪”;一甲两名“进士”及第,也就是通称的“状元”、“榜眼”。并且对外宣称今年殿试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暂时不与公布。

于是李或就是这样回来的。

“儿啊,你这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啊,别人都是带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回来的,可是你倒好,竟然拒绝了这张脸面的机会。这……你啊。”

就连李或的母亲,听了之后也是表示有些不理解。

缓了缓,她又抹了抹眼泪,接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平平安安回来地就好。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只见李母越说哭得越厉害了。

李母本就病重,这一哭,便就引发了咳嗽。干咳不止,李或赶忙坐在了母亲的身边,用手轻抚着母亲的后背。

“娘,您别哭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要回来了。”说着,李或也擦了擦眼泪,“娘我穿进士服给您看罢,让您也跟着喜庆喜庆,说不定您的病也就好了。”

娘俩人相依为命,李或也孝心十足,是出了名的孝子。

话说他此次孤身一人而归,也为了为母亲寻药。直至夏初他都未寻得任何良药,他怕久出不归母亲担心,就着急忙慌地回到了家中。

“好好好,快穿上,让娘看看。”李母抓住了李或的手说。

李母不能起身,李或自己收拾着穿起了冠服。

科举制度中,不论是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还是二、三甲,都是进士,这些进士还不是官,只是具备了加官进爵的资格,所以状元、榜眼、探花、的服装没有区别。

凡给赐进士冠服:

宴花抹金银牌脚一副,牌上鈒(sà)即镶嵌,“恩”“荣”“宴”三字。

照六品制,上银作局办,素银带一条。

展翅全乌纱帽一顶,黑角带一条。

朝服、大红罗袍一件。大红罗裙一条,大红罗蔽膝一条,三项、共用大红线罗五丈八尺。黑青线罗一丈二尺。红生绢九尺。青苏绢五尺。连中单、共用白红丝线三钱五分。

白苏绢二丈二尺所制,白绢中单一件。

簪(zān)绦(tāo)全梁冠一顶,铜钩全玎(ding)璫(dāng)一副。青丝网环全锦绶([shou)一副,文思院造黑朝带一副。

营缮所造木笏(hu)一片,皮作局办、顺天府解银召买履靴一双,毡袜一双。

李或慢慢的就给穿好了。之前他穿的是粗布麻衣,此刻进士红袍加身,倒是衬得脸上有了些血色,整个人气色都好看了一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