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一元一次方程
最后,还是沈长青先缓过劲来。 既来之则安之,这对自己来说其实也并不算是一件坏事。
至少现在自己该有的都有了,不愁吃穿,也在长安有了立足之地,也有了一定的地位,只要自己不作死,跟着历史的轨迹走,往后的日子再怎么也不会太差。
自己今天晚上是要给袁守诚上课来着。
至于牛顿定律什么的有点难,这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而且关于地心引力的说法还要看看朝中的风向再说,不然大家现在都觉得是天圆地方,就自己一个人说地球是个圆的,大家住在一个椭圆形的大球里面,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已经有很多伟大的实践者用亲身经历告诉沈长青——这玩意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他还是打算先把数学看看能不能推广开来再说。
“好了,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走过的路,无论是在前人的肩膀上也好,还是开创历史的先河也好,我们都要一直向前看。”
“守城啊,我现在考你一道题,你告诉我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袁守诚点点头:“师父请说。”
“长安城某家盐铺将他们的在成本价的基础上提高了四成,然后又以新价八成的价格出售,结果每两盐仍可获利50两,你来算算这盐的最初价格为多少?”
袁守诚想了想。
先提高四成,也就是变成了十四成,然后再是四成的基础上以八成的价格出售,如此一来,这十四成也就变成了新的十成。
仅仅是过去了二三十秒的时间,眼看着以安守诚就要强算出答案来,沈长青就摇了摇头。
“太慢了。”
“这道题是我随便想的,在出题之前我也没有想过具体答案是多少。”
“但现在我给你算一遍。”
沈长青一边说着,一边用木棍在地下飞快的写着。
1.4x-x=50
0.4x=50
x=125
“这就是结果,这家盐最初的成本价为125文每两。”
袁守诚看着沈长青飞快的在地下写写画画,整个过程都没用了十秒钟!
也就是几次眨眼的时间!
“这”这个袁守诚之前强行算出来的价格一模一样!
而且这还是因为这都是一些整数,若是里面缺斤少两或者换成49、51这样的数字,他还要再多算一些时间。
“师尊,这叉是何意?这线条与这点又是何意?为何用您这方法能够如此迅速的算出来?”袁守诚表示不解。
“我只是为了给你演示而已,如果我在脑海中算的话,顷刻之间就可以得到结果;这些你不懂得得符号,是一些用来替代数量以及用作运算得符号,其中一些你在刚才观摩晋王算数的时候应该已经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我给你出的题是比他们还要难一阶层。”
沈长青说道。
然后在地下写出(a+x)=(b+x)这个公式。
“看来你的基础还是太差了,这一元一次方程你就先做加减法吧,如果加减法研究透彻了就琢磨琢磨乘除,这a你就念做啊,b就念做波,和他们之前得拼音相同就好,a和b是已知得数,你自己好好研究一下。”
沈长青说完就回屋子里面去睡觉了。
看来自己还是有些高估了这个世界的人。
不过一夜得时间,应该足够对方学会一元一次方程了,要不然,这唐朝时期大数学家、天文学家袁天罡的叔叔也太差劲了点。
沈长青晚上没有冬儿暖床,忽然还有点不太习惯。
虽然现在天气热热的,但沈长青的心是冰冰的。
照惯例做了做柔软拉伸操预防老年痴呆,沈长青随后看着长孙皇后送来的誊抄道经缓缓睡去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醒来。
沈长青带他们吃过早饭过后,就开始教他们做广播体操。
袁守诚和白冬儿学得很卖力,李治则是因为已经见识过了,平日里在屋子里面也有偷偷练习,所以能够全程跟下来。
做完操之后,休息了半个小时。
李治趁着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喂猪,记录下每一只猪的身体状况。
而袁守诚则是兴高采烈得像个小学生一样,和沈长青说他已经完全掌握到这种算数的精髓了,不光是加减法,经过一夜的时间,他把自己之前就学过的乘除法也用了进去,现在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已经了然于胸!
沈长青又出了几道题,袁守诚都对答如流,不列式子,只需要简单思考几秒就能脱口而出。
白冬儿则是继续在后面收拾院子。
毕竟1600平米的大院子光是收拾也需要一段时间。
随着道观的门缓缓打开,外面的一些百姓们发现今天没有达官贵人,所以就这样站在门口有些踌躇朝里面观望。
李治此时也早已换上了小小道袍,看了看外面:“大家如果是来拜的话就进来吧,不用在外面站着,长青观里面没有猛虎野兽,只有道法高深的沈道长、精通卜算的袁道长,还有正在努力学习的我。”
原本李治的出现让他们立刻就萌生了退意,毕竟昨天他们可是听的真切,这小孩是陛下的儿子,那可是皇子来的。
结果听李治这么一说他们都笑了。
“好像,这皇子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般骄横嘛,而且这沈道长也挺平易近人的,要不咱们进去看看?”
“什么看看,你以为这长青观跟你家菜地似的?那叫拜拜!”
“对对对,进去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