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鱼目混杂 - 娇萌鬼妻:任先生来破案吧 - 沐惜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7章鱼目混杂

楚一郎失去了生活来源,连住所也没有,只好栖身镇口的一座破庙里。身边还有一点儿钱钞,他寻思自己有开锁技艺,去置办些工具在街头摆个锁匠摊头吧。工具置办好,正要去警察局办理登记手续,忽然来了一个男子,说楚先生是英雄,决无街头设摊之理,请楚爷赏脸,去镇内的“觅春酒楼”小酌,聊表敬意。  这一去,楚一郎就上了贼船。原来,对方是几个无名黑道小子组建的“崇时帮”的大头领景守青。该帮以时迁为祖师爷,专门行窃。他们所制订的目标堪称宏大,声称要“富可敌国”,具体活儿就是撬窃保险箱。可是,保险箱不是想撬就可以撬得开的,连拜师学艺也找不到门路。正犯愁间,该帮一个小蟊贼是w镇人氏,听说当年名噪一时的“锁王”楚一郎回到家乡穷困潦倒的情况,喜出望外,马上向景老大报告,景老大即制订计划请楚一郎出山。

跟楚一郎一谈,他当即拒绝。景守青马上翻脸,说楚爷如若不识抬举,那您今天只怕就没法儿活着出这酒楼的门!楚一郎知道躲不过了,只好说“可以商量”。商量的结果是,“崇时帮”尊重楚爷的意愿,答应永远不逼他外出作案,而且楚可以不离开w镇,由“崇时帮”给他准备前店后宅格局的房子,开一间修理五金电器的店铺,正常营业,“崇时帮”如若有保险箱需要他相帮打开的,可送到店里去操作。

就这样,楚一郎为“崇时帮”效力两年多,据其回忆,打开的保险箱至少有三十多口。至于里面有多少赃款赃物,那楚一郎就说不上来了。按照江湖规矩,别说是赃物了,哪怕果真是丢失了钥匙或忘记了密码请人开保险箱的情况,锁匠把锁具打开后,开一条指余宽的缝隙就必须主动离开现场。

楚一郎为“崇时帮”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景老大给他的“劳务报酬”却少得可怜,甚至不及后者开修理铺的正常收入。楚一郎却不计较,毕竟房子是人家给他准备的。当然,像景老大这种做法,已经完全违背了该帮祖师爷时迁“你有我有全都有”的江湖法则,终于遭到报应,系列盗案被破获,景老大等几名首领全部被捕。

案情也涉及楚一郎,但警察没抓他,只是到搜查了楚的店铺和住处,用汽车拉到侦缉大队做了一份笔录,一声“等候处置”就把他给打发了,结果是再也没有来找他,就像将其忘记了一样。

“崇时帮”被摧毁后,江湖上提起楚一郎的话头反倒多了。“楚爷”的传奇一度传遍了江南黑道,经常有人去w镇拜访,当然各有用意,合法的和非法的。对于楚一郎来说,只要不是像景老大那样用暴力威胁,他都能对付得了。如果一直是这种状况,也就没有往后被扣上手铐的一幕了。不幸的是,去年12月29日那天来了一个三十四五岁的男子,当时已经暮色初降,楚一郎准备收摊了,正要开口让对方明日请早,那人却从风衣里亮出一支手枪,稍显即隐,嘴里吐出两个字:“明白?”

楚一郎意识到,自己的太平日子又要告一段落了。当下脸如土色,瑟瑟作抖,只有点头的份儿。于是关起门来说话,来者干脆利落,言简意赅,给出了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听从吩咐,相帮干一桩活儿,酬金由楚爷开!

楚一郎最怕的就是一个“死”字,只好答应效力;至于酬金,不敢领受,免生后患。对方马上称赞楚爷懂江湖规矩,许诺以后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的,可以去找他。到这当儿,手枪当然已经收起来了,还冲楚一郎弯腰作揖,自我介绍说姓印一琨,印刷的印,唤其“老印”即可。至于今后怎么跟他联系,回头他会派人来通知。

元旦那天,老印的使者来了,一来竟是两位。楚一郎一看,都认识,是原“崇时帮”的两个成员,一个叫李山,一个叫汪春,曾多次往他的店铺里送过保险箱。那二位嗜酒,而且酒量颇大。每次来总是自带酒菜,待在旁边一边喝酒闲聊,一边等着他把保险箱打开。喝酒的速度视其开箱进度而定,开得快他们喝得也快,有时遇到难度高的,弄上半宿甚至一个通宵,那二位竟然可以喝个不停奉陪到底。

这种韧劲十足的角色让楚一郎有点儿憷头,所以对他们一向很客气。这次,更是客气了,他知道肯定是这二位把他“介绍”给老印的,那说明老印相信这两人的话,如果他招呼不周,这二位回去之后跟老印嘀咕些什么,没准儿印一琨在用过他以后就会灭了他。

因此,1月7日下午四时许李、汪两人再次现身,让楚一郎带上一应工具跟他们走时,他只好乖乖从命。李、汪将其带到他俩的住处,弄了些酒菜招待他,吃喝中楚一郎得知,这二位是结拜兄弟,汪对李很尊重,一口一个哥,竟比嫡亲兄弟还热络。李山告诉楚一郎,明天三人各有事儿要做,他和汪春一路,楚爷在这边等候印一琨来接。

1月8日一早,李山、汪春就出门了,不久印一琨坐出租车来了。印一琨让司机在附近等候,他进门后先向楚一郎说了一会儿要做的事儿——只管开锁,其他不必过问,然后两人出门坐了出租车离开。这一去,目的地是万有骏氏夫妇的住所。对于楚一郎来说,打开门锁以及在里面的开锁作业那是小菜一碟。他只负责开锁,翻箱倒柜是印一琨的活儿。楚一郎昨夜担惊受怕,一宿没合眼,开完锁后竟蜷在沙发上睡着了,最后还是印一琨把他推醒的,两人把屋子里翻动过的地方恢复原状后离开。他并不知道印一琨来找什么,是否找到了。出门后,印一琨给了他一些钞票,让他自己找个地方吃饭,然后叫车返回w镇。

楚一郎回到w镇时,正好遇到派出所负责治安的副所长,二话不说唤住他作了一番法制教育。楚一郎心惊肉跳,几乎崩溃,寻思别是刚才那事儿被派出所轧出苗头了,不敢回住所,溜到镇口的表弟家住下来。想想似乎不牢靠,正盘算是否去投奔当年自己开店铺时认识的轧米厂老板处暂避,派出所警察寻过来,将其唤到分局按指纹留档。他当即断定印一琨让他干的事儿漏了,再也支撑不住,只好乖乖就范。

讯问结束,专案组随即派员去将李山、汪春抓捕归案。分别讯问下来,那两人都供称系受印一琨指使,按照指令干事,除了楚一郎供述中相同的内容外,还负责实施在电车上对景小怡的栽赃,李山化名宋某充任失主,汪春则以吴某的名义当了一回“证人”。

那么,两人是怎么跟印一琨认识的呢?李、汪供称,“崇时帮”被侦缉大队破获,李山、汪春两人也被逮了进去。以他们参与作案的程度,即便遇上法官有喜事儿心绪大好,只怕也得判个十八二十年,如果正好姘头跑路、炒股赔钱、赌博背运、家里死人什么的,随手在名字上打个红勾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是,李、汪两个竟然交上了好运,不但关押期间没吃什么苦头,最后还得以全身而退。

如此好运,缘于侦缉大队督察官印一琨,这个人脑子也比较活络,就是品行不端,吃喝嫖赌,手头经常拮据,债台高筑。他到侦缉大队任职伊始,正好“崇时帮”案发,多名帮众被捕,其中包括李山、汪春。印一琨人甚聪明,心眼可谓玲珑剔透,他之前并未办过案子,只在牢房里转了一圈,随口问了问景老大等人的基本案情,心里就作出了一个判断:李山、汪春可以不死。

印一琨跟李山、汪春非亲非故,平生还是第一回见面,为何关心这二人的死活呢?这是因为他把李、汪跟自己今后的筹财需求结合在一起了。他认为景老大等头目必死无疑,而眼前这两个同乡看来能量还可以,对其罪行的处罚似乎可以“商榷”,如果自己出面救下他们,日后必可为己效命纳财。

主意打定,印一琨就开始盘算与哪位法官商谈此事。这时,副处长徐应发来找他了。徐副处长受友人请托,要为另一案子中一名八成会被判死刑的惯匪求情留命,担心被察觉,闹不好丢官甚至丢命,故先来探口风。印一琨一听,正中下怀,就说了想开释同乡李山、汪春之意。两人一拍即合,达成协议。就这样,印一琨收罗了李山和汪春,很快就把他们开释了。

之后,李、汪果真视印一琨为再造父母,每月两三次前往拜见,孝敬通过不法手段获取的钱财,还为印一琨摆平过因嫖~娼、赌博引发的纠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