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离间计
翌日清晨,唐十三换上了太子府里的侍从服装,亲自赶着马车将姜离送到了皇宫门口。
皇宫戒备森严,臣子们上朝,家丁和车马都在皇宫门外候着。
唐十三将马车停驻在城墙根一处不显眼的地方,掀开车帘,扶着姜离下了车。
“信号竹管带在身上了吗?”唐十三不放心的问。
姜离笑了笑,伸手理了理唐十三并不散乱的衣襟,抬头望来,眼中尽是温柔。
“不用担心,这么多年我都活下来了,他不会在朝堂上要了我的命的。”
唐十三眉头轻皱,又打量了一下眼前不算高的城墙和门口松散的防卫。
他上前一步,在姜离耳边低语着:“我不放心。这皇城守卫没那么严,你若有难尽管放出信号。我会进去救你。”
姜离只觉得唐十三温热的气息喷洒在耳边,让他心里痒痒的。但他知道唐十三的话不是说说而已。只要自己放出信号,他一定会杀进宫来救自己。
姜离不在意生死,他知道,这一刻唐十三也不在意。
姜离握了握唐十三的手,那宽厚的手掌带着余温暖着姜离的心。他抬眸一笑,回应道:“知道了。遇到危险,我会放出信号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等你,坚持到你赶来。”
唐十三轻轻拢着姜离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去吧,我会陪着你。无论在哪。”
唐十三的话似上天赐下的祝福,给了姜离莫大的支持。老天让他们再次相遇,他们便要珍惜这次重逢。一定要彻底解决掉后顾之忧,往后再不受牵制。好好活着。
姜离眼神变的坚定,他转身离去,踏进皇宫的城门。
朝堂上。
姜王端坐在王座上,眯眼审视着站在众臣首位的太子。殿内噤若寒蝉,众臣没有一人敢站出来为太子说上半句美言。
太子姜离跪在殿前,腰杆立地笔直。他戏谑地望着王座上的那位君主,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
“陛下怎知我没有奋勇御敌?我三万人马将入姜谷口守的死死地。大盛虽是兵马众多,但也一样没有攻破防线。”
姜王冷哼一声:“听闻谷外已经三日没有动静。那大盛还没退兵,你这三日不在,让军士们人心惶惶,岂不是动摇军心?”
姜离抬眼瞥了一眼姜王,满朝大臣们战战兢兢不敢多言。姜国上下,对姜王和姜太子之间的这点纠葛早已人尽皆知。姜王杀不了姜太子,姜太子在姜王退位前也登不了基。
他们甚至不需掩饰,眼中对彼此的嫌恶。只是没有什么合理的理由,可以将对方置于死地。
随着这几年姜太子的快速崛起,虽然在姜国国内没有势力,但姜王就是拿姜太子没辙。他就像一块顽石,虽小却硬,捶不碎,炼不化。
自从姜离回到姜国,出现在朝堂上,他就这么膈应了姜王好几年。
姜王冷着一张脸不容置喙地道:“你要死守!谷在你在!谷失……姜国沦陷便是你的责任!你就不用回来了!”
姜离嗤笑一声:“陛下,三万人您让我守住十万大军?若我战死,他们攻进姜国就是一个时辰的事。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没听过吗?我死了,您呢?多活一个时辰吗?”
姜王被姜离气地恨不能现在就让人将他拉下去砍了。但现在这非常时期,姜国还需要姜离去当肉盾,堵住山谷入口。为他们的迎敌部署再争取出一些时间。
“大胆!口出狂言!”朝臣队列中的另一侧首位走出一中年男人。那人尖嘴猴腮,一双鼠眼透着狡猾。此人正是那十年前的穿越者,现在的姜国国师。
国师上前一步,指着还跪在地上的姜离,似是指着一个罪大恶极的罪人,怒斥着:“你作为一国太子,为国尽忠,为民尽力,那是你作为储君该做的本份!”
姜离斜眼看向国师,轻笑道:“我在尽力,那国师呢?明明有厉害的武器,为何不布置,难不成是等姜国覆灭了,你还可以留着你的先进武器投靠其他国家?”
此言一出,姜王的眼神瞬间犀利的转移了方向,眯眼审视着国师。姜离这句话虽然难听,但却提醒了他。国师迟迟不能量产炸药,又珍藏着他仅有的几盒炸药不肯布置,莫不是真有逃走投靠下家的准备?
姜王思忖了片刻,又发话道:“国师!”
国师咬牙切齿地瞪了姜离一眼,赶紧拱手道:“臣在!”
姜王审视着国师脸上的神色,片刻后才道:“你那炸药该派上用场了。跟太子一起去布置上吧,也该为守护姜国做点实质性贡献了。”
国师拱手不情不愿地应了声:“遵命。”
转头时狠狠剜了姜离一眼,他知道这太子善弄是非。却没想到一两句话,就让自己十年才在姜王这里建立的信任,瞬间皲裂。
他知道,如果这次他再不将炸药拿上战场,姜王必定怀疑他的忠心。那时恐怕他还没逃离姜国,人就已经被姜王拿下了。
国师心道自己恐怕是让这太子拴在姜国了!他硬着头皮回禀道:“炸药已经备好,明日便安排人去谷道布置。”
姜王闻言,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早朝后,一名大太监恭候在殿外石阶下,见太子踏出殿门,他便殷勤地迎了上来。
“殿下!”大太监拱手一礼。
姜离斜眼瞄了这人一眼,“什么事?”
那太监并不与姜离客气,用通知的口吻道:“皇后现在正等着见您。”
姜离心中禁不住沉了沉。难道又是要给他喝药?但大盛即将进攻姜国,他不能在此刻与皇后反目,引得皇后和皇帝猜忌。他必须保持原样,让他们察觉不到任何异样。
他深吸一口气,抬头向着宫门口的天空望了望,抬步转身,向着皇后寝宫走去。他得速战速决,唐十三还在等他。太晚出宫会让唐十三着急的。
皇后宫中。
袅袅熏香从厚重的青铜香炉中飘散至空中。一位头满金钗,身着华服的中年女人,正端坐在正厅茶桌旁。
一旁的小太监正安静地为她捶着肩。皇后舒声喟叹,眯着眼望着殿外的深幽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