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初次走镖 - 混唐 - 三角铁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混唐 >

21.第21章初次走镖

官道上,几名身强体健装备精良的大汉,骑着高头骏马,包围着中间的一辆镖车,向前慢慢走着。

中间推镖车那人正是张宝儿,他浑身吃着劲,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歪歪斜斜推着,虽然已是深秋了,却让他折腾出了满身大汗。

看着张宝儿狼狈的模样样,侯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头:“宝儿,你歇会,让我来吧!”

张宝儿也不客气,将镖车交于侯杰,这才腾出手来,一边抹着汗,一边忍不住抱怨起来:“镖局里明明有马车,却偏偏要推这么个破车,这不是折腾人是什么?”

张宝儿的确有发牢骚的理由。

镖车,听起来很威风,其实就是独轮车,两边两个把手,中间只有一个轮子,车上装着一个大木箱,死沉死沉的。

推镖车走起路来平衡不好掌握,若是不会推,走不了几步便会歪倒在一边。为了推好镖车,这一路上张宝儿可没少吃苦,经过多次练习,他也逐步掌握了一些推车的窍门:抓紧把,往前看,用上腰、臀的劲儿。虽说不上快步如飞,但也可以镖车不倒只管推了。

侯杰到底是练过武的,推起镖车比张宝儿可要轻松多了,他淡淡一笑解释道:“林镖头不是说了吗?这次送货路不好走,推镖车走崎岖不平的山路比较方便,马车就不行了!”

侯杰口中的林镖头便是林云,他是负责这次走镖的镖头。

林云是镖局里资深的镖师,按理说,这次出僄并不需要林云亲自出马。可因为张宝儿与侯杰是头次走镖,为了保险起见,龙壮还是派了林云来。林云共带了镖局的三名镖师和四个趟子手,再加上托镖之人留下的一个小男孩,他们这一趟镖加起来总共九个人。

在镖局的时候,张宝儿并不清楚趟子手究竟是做什么的现在他终于知道了。趟子手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喊镖和推镖车。

喊镖是指途中遇到状况,譬如发现路间摆着荆棘条子,就知道前面有事了。这叫“恶虎拦路”,这些荆棘条子不能挑开,必须要由趟子手先喊镖,向可能存在的盗贼示好,套江湖交情。喊得越勤越好,礼多人不怪嘛。盗贼看到车上的镖旗,有过交情的自会给一份面子。如果喊镖号不行的话,那就需要镖师唇典对话,唇典是武林中的行话,只有镖局内部的人知道,外部人根本听不懂的。

镖师在行进途中是可以骑马的,趟子手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他们四个趟子手,每两人一组,每组负责一天。若放在平日里,张宝儿早就甩手不干了。可他若不干了,侯杰就得一个人推一天车,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咬牙坚持。

除了喊镖与推镖车之外,趟子手还得要搭炉灶做饭菜。每天近黄昏时,他们会停靠在了河流边,趟子手便开始打水砍柴生火造饭。走镖多在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为了不至于饿肚子,就不得不自立更生,才可饱腹。

这一路上也并不是没有住宿的店家,但是林云比较谨慎,坚持走镖三不住的规矩:新开设的店不住、易主之店不住、娼店不住。

刚开始,张宝儿还一时琢磨不透这些规矩,后来经过林云的讲解,张宝儿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戒住新开店房,新开设的店因摸不透人心,保镖之人便不去随意冒险,只要门上写有开业大吉的店不住;戒住易主之店,换了老板的店,人心叵测会有贼店,保镖之人也不住;戒住娼妇之店,有些店娼妇纠缠会中计丢镖,保镖之人也不去冒险。

走镖三不住这样的规矩,张宝儿还可以理解,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不洗脸。

在走镖的过程中,“洗脸”和“到家”是同义语,用镖师们的行话说“该洗脸了”,也就是该到家了。究其原因,不洗脸其实是为了保护皮肤,冬季寒风凛冽,春秋风沙扑面,夏季骄阳似火,用土碱洗完脸之后,凌厉的风一吹,脸反倒很容易受到伤害,会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生疼。

张宝儿已经有些后悔了,不应该缠着龙壮非要走镖。这真正的走镖与自己想像的,完全就不是一回事,除了受罪还是受罪。可事到如今,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咽,只盼能早日结束这趟镖。

……

就在张宝儿为走镖而后悔不已的时候,委托这次镖的那名中年书生已经大步朝承天门走去,他叫燕钦融。

“站住!你是干什么的?”侍卫厉声问。

“告人谋反!”燕钦融说。

“告谁谋反?”

“要面圣时才能说。”

侍卫迅速禀告给首辅宰相宗楚客,宗楚客把燕钦融叫来问道:“你是谁?”

“国子监典薄燕钦融。”

“你告谁谋反?”

“告太平公主与相王。”燕钦融认得宗楚客。

太平公主与相王是韦皇后的眼中钉肉中刺,宗楚客一听有人要告这二人谋反,心中大喜。

按朝规,告谋反,下臣不得过问,要由皇上亲问,宗楚客把燕钦融立刻带到中宗面前。

燕钦融见了皇上,跪拜以后,呈上状纸一叠,上面不是状告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而是历数韦后、宗楚客、安乐公主等人****官廷,培植党羽,图谋不轨等罪行。

燕钦融早已经算计好了,他知道若是直接状告韦后、宗楚客等人,肯定连见也见不着中宗的面,故而他才说状告相王与太平公主,而面圣的时候来了个李代桃僵。

中宗看罢,气得浑身发抖,一个小小的典薄,敢这么大胆面君告皇后、公主和宰相,如其事实不确,岂不自己找死?而从所举的事例看,多数都有依据,并非凭空捏造。中宗原也有所闻,也想治治他们,只是没有找到适当的时机,今天借燕钦融告御状之机,可以问个明白。

中宗沉着脸道:“燕钦融,朕问你,你告皇后、宗楚客等****宫廷,受贿揽权,有谋反之嫌,有何依据?你可知道,如系诬告,是要反坐灭九族的。”

燕钦融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便将韦氏、宗楚客等人的种种丑恶罪行,一一奏报。

当说到韦氏私通宗楚客、御医马秦客,并卖官卖爵,培植韦氏势力,有谋反篡位野心时,旁边听政的韦氏听了暴跳如雷,几次出面阻止,大声怒吼:“此贼一派胡言乱语,快将他杀了!”

而中宗皇上却表现出了特别的冷静:“让他说下去,如其不实,再杀不迟。”

燕钦融继续揭露宗楚客揽权营私,又有谋反言论,公开说什么“吾位卑时,爱宰相;及居之,又思帝位,听政一日足矣……”

“陛下,这逆贼燕钦融,目无君父,张狂至极,犯下欺君大不敬之罪,臣请陛下裁断,将此逆贼仗毙廷前,以儆效尤!”斥责完了燕钦融,宗楚客又开始给中宗施加起了压力。

“臣请陛下裁断,仗毙此贼。”随着宗楚客的脚步,唐休璟、韦巨源、纪处讷、韦温等人也像是提前商量好的一样,齐齐地踏出班列,向中宗奏曰。

“诸卿免礼,这燕钦融虽然狂妄至极,欺君犯上,但念在他是朝廷正员,而且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朕以为,就暂且免他一死,革职查办吧!”

“哼“,中宗的话语才刚落,身边的韦后鼻子里就冷哼了一声,接着说道:”皇上如此一说,那燕钦融说的就是对的喽?我也真是祸国殃民之人了?“

“皇后多虑了,朕怎么会是这个意思呢。”中宗一听韦后的话,赶紧解释道:“燕钦融是我大唐的官员,肯定不会如此目无君父,我想他这个谏本,肯定也是受人蛊惑,一时糊涂写得。这才要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当面说明这谏本中的话不是出自他的本意,是不是啊?燕钦融。”

中宗一心想要保下燕钦融的命,这时居然给燕钦融使起了眼色,让他赶紧服软,顺着自己的话头接下去,自己也好保全他。

中宗的这个想法,显然是有点太幼稚,他低估了燕钦融的骨气,也高估了韦后的度量。

就连三岁的小孩儿都能听得出中宗的搪塞之词,韦后当然不会信以为真。燕钦融既然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现在有这面圣的机会,又怎么会改变了主意呢?

“小臣斗胆参劾当今皇后,犯了天颜,自知然罪。但要让臣言受人蒙蔽,所上之言并非臣之意,却万难做到,此谏本所言,句句都系臣之肺腑之言。臣虽只是从八品,但确系十载寒窗,三遭考铨、大家钦定,两省正宣的堂堂大唐官员,自然要为我大唐的江山社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能像那窃据高位,却只知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不忠君事国之辈!”

燕钦融的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直将那站于御座近旁的威风凛凛的宗楚客指斥得目瞪口呆,把那以拍韦后的马屁得封相位的唐休璟和韦巨源,说得满脸通红,赶紧整冠理袍,退回近臣班中。

这时,强压怒火的韦后,再也顾不上中宗在侧,再也顾不上百官眼见,站起身来指着燕钦融就喝道:“速灭此逆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